“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管理会计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不完善 根据《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团体标准,管理 会计专业人才要具备财务会计能力、管理筹划能力、创新能 力、领导力和职业道德。但当前高校财会专业课程体系的设 置,依然偏向于财务会计能力的培养,对于管理筹划能力的 培养不够重视,战略管理、风险防控、数据分析等方面较为 缺乏,并且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内容非常有限,与管理会计 实务界和相关行业部门缺乏沟通。 (四)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由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因此我国尚未 形成企业界和理论界皆认可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目 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来源主要是:通过高校培养通用会 计人员,再经由行业工作经验积累后转变为该行业管理会 计人才。为培养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有学者提出了“三层两 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层指基础能力、会计专业能力、全面 的管理和创新能力,两式指传统教学模式和“互联网+教学” 模式。目前,虽然网络慕课资源不断完善,但大多数高校依 然采取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也有一 部分流于形式,没有明显的效果提升。另有学者提出依托优 势学科,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的模式,即创新一种以管理会计 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模式,接轨多科性大学的计算机、统计 运筹、管理等专业,拓展传统类会计人才在信息化培养上的 专业局限性。但目前该模式亦未得到普遍推广。 三、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多方合力,拓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 目前,我国各级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较大。要填补缺口, 主要方法有两个:第一是从高校供给侧进行改革,培养各级 管理会计人才;第二是促进现有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
作者简介:罗明明(1991—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 179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R人力资源 EN LI ZI YUAN
的一门课程,并未形成以培养管理会计专业人才为目标的 课程体系。为了解管理会计课程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 地位,本文搜集了武汉市10所高校20个财会专业的管理会 计课程情况(详见表1)。
从调研结果来看,个别高校的财会专业未开设管理会 计课程,另有部分高校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开设为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约90%的高校财会专业只开设了 一门管理会计课程,其中约20%为选修课。从学时学分来 看,超过一半的高校财会专业管理会计课程的学时学分并 不高,也侧面反映了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人才的转变。目前,我国高校财会专业依然以传统会计为 主,鲜少有管理会计专业。而要大量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势 必需要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多方合力,共同促进管理会计 专业建设。例如在当前财会专业下开设管理会计方向班、校 企合作定向培养行业管理会计人才、开设在职人员特色班 以促进财会人员转型等。只有拓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 才能从源头解决管理会计人才短缺的问题。
表 1 管理会计课程情数 比例 个数 比例
是否开设 19 95% 1 5% 是否为专业核心课程 16 84% 3 16% 是否为必修课程 15 79% 4 21% 学分分布(百分比) 2.5学分 3学分 3.5学分 4学分
图 1 管理会计课程体系
(三)借助互联网,优化教学模式 在“大智移云”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为了 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合理地借助网络资源和平 台,改变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 模式:学生通过慕课资源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线下课堂则侧 重于答疑、知识应用和思路引导,最大程度地利用课堂培养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同时,实践教学也是能力 培养的重要组成。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 方式,如借助网络实训平台进行模拟操作、参加案例大赛、与 企业协同开发案例等,以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 四、结语 在大智能云的背景下,企业和财务人员如何应对新挑 战是当前时代的热点问题,引发了新一轮的企业会计发展 浪潮。需要分析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优化 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完善了相应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陈芸.财务共享服务对管理会计能力构建的影响研究[J].会计 之友,2019(17):8-14. [2]李克红“.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财务 与会计,2016(15):62. [3]张原,薛青梅.多科性大学行业导向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构想[J]. 财务与会计,2016(11):63.
R人力资源 EN LI ZI YUAN
“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罗明明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415)
摘 要:2019年3月25日,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正式发布《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团体标准。至此,我国管理会计人
才培养有了统一规范的标准,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完善。但我国当前尚未形成企业界和理论界皆认可的管理会计人才
- 180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0.53% 57.89% 21.05% 10.53% 学时分布(百分比) 40学时 48学时 54学时 56学时 64学时
10.53% 42.11% 15.79% 21.05% 10.53%
(二)以能力框架为导向,完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 自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发布《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 架》团体标准后,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已基本建成。接下来的 工作,就是以团体标准为导向,以《应用指引》为依据,完善 管理会计课程体系。为培养适应当前时代的管理会计人才, 该课程体系应注重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能 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如下(如图1所示)。
培养模式。本文在分析管理会计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高校管理会计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了管理会计人才培
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以期为财政部推进管理会计应用进程以及高校、企业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28(2021)01-0179-02
是MAT(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主办,含初级、中级、高级)和 CNMA(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主办,含初级、中级、高级),但 权威性和市场认可度尚有待考证。]
(三)现有会计人员管理会计能力急需提高 在“大智移云”背景下,要培养能够助力经济转型的管 理会计人才,需要构建符合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管理会 计人才能力框架。2019年3月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发布《中国 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团体标准,至此我国才建立了统 一规范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标准。但它的长期空缺,致使我 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无据可依,人员能力亦参差不齐。企业 现有的会计人员以及高校目前的培养方式,依然偏向于财 务会计方向,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能力亟须提高。 二、高校管理会计教育现状分析 (一)开设管理会计专业的高校数量少 为了解高校开设管理会计专业的情况,本文以武汉市 公立本科院校为对象进行调研。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 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武汉市共有23所公 立本科院校。 调研结果显示,有18所院校设立了财会专业,占比高 达78.26%,但没有一所院校开设有专门的管理会计专业。 开设注册会计师方向班(含CPA方向班和ACCA方向班) 的高校有9所,占比39.13%,而开设管理会计方向班的(含 CMA方向班和CIMA方向班)的仅有2所,占比8.70%。受高 校信息公开程度的限制,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放眼全 国,不排除有开设管理会计专业的高校存在,目前尚无权威 的统计数据。但绝大多数的高校依然是仅将管理会计作为 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课程,并没有有意识地培养管理会计 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在为市场和企业培养人才的源头之 地——高等院校对于管理会计的忽略,已经决定了目前及 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才市场上管理会计人才会出现短缺。 (二)财会专业对管理会计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依然是只将管理会计作为财会专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 网和云计算迅猛发展并逐渐应用于企业管理,这在提升管 理效率的同时,也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 求。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校,本文以高校教育为基 础,探究在“大智移云”背景下,如何进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模式的变革。
一、“大智移云”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分析 (一)企业及经济转型需要管理会计人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而大力推进和加强管理会计工作 对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转 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需以财 务工作转型为基础,即需要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 变,这也是市场及企业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 (二)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大 根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信息,截至2019年,全国累计有 814万人通过初、中、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其中,初级资格577 万人、中级资格217万人、高级资格18万余人,已然超过《会 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下文简称《规划纲要》) 中提出的“到2020年具备初级资格会计人员达到500万人左 右,具备中级资格会计人员达到200万人左右,具备高级资 格会计人员达到18万人左右”的目标。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的是,管理会计持证人数严重不足。 据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统计,截止至2020年8 月,中国区CMA持证会员人数接近2万人,远不能与财务会 计持证人数相提并论。 此外,财务会计相关的考试体系已日趋完善,国内有初 级、中级、高级、正高级职称考试与注册会计师考试,国际上 有认可度较高的ACCA考试。而管理会计目前认可度高且 具有含金量的则是国际通行的CMA和CIMA考试,国内的 管理会计师考试制度尚不完善,权威性、市场认可度、普及 性尚有待加强。[注:国内管理会计师考试目前规模较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