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样板课活动总结教学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样板课活动总结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样板课活动总结-教学总结
6月3日,我校举行了“幸福课堂”教学形式的样板课活动,本次活动,所有数学老师全员参与,活动完毕后进展了集体研讨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统计过程要有所体验,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搜集、和描绘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答复一些简单的问题。
对于李老师的这堂课,《数据的搜集和》,表达了我们学校的课改主题:释放师生潜能,打造幸福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老师教得开心、愉悦。
详细来说,有以下几个优点:
1、教学目的明确。
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才能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2、老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展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根底性目的,同时还注意学生开展性目的的实现。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没有把教学目的仅仅局限在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让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体验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通过复习数据的搜集方法自然引入新课,创造了知识之间的'链接。
然后通过学生出生的月份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这种需要很自然地转化为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的内在动力。
其次,李老师又试着在教学的安排上做了一点尝试。
详细细节:在数据的搜集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分配好任务,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搜集工作,整个过程中,学生活动有序,真正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表达了“释放潜能课堂”的主旨:相信学生。
3、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泼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本节课的教学中,李老师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
其次,让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理解填写统计表的格式,掌握搜集、数据的方法,培养观察考虑、动手操作、猜测推理的才能。
4、老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考虑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考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老师精心创设情境,鼓励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展开讨论,做出分析,进展交流。
5、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老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展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存在的问题:
1、在学生统计的过程中,老师假如能详细的让学生列出算式,说说最后汇总时应该用加法完成,效果会更好。
2、学生活动时,由于第四小组孩子汇报出错,导致整个数据与班级人数不符,这时老师应该停下来纠错,这样统计才有价值。
另外,样板课评课活动完毕后,我们还就我校的课改主题进展了研讨。
整个研讨过程中,老师围绕“什么样的的课堂才是幸福的课堂”各抒己见,最后根本达成共识:以后这样的活动可以多搞,
不同的课型中如何表达师生的幸福,大家通过观摩,研讨,会有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