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三语文试卷(金山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学年金山区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有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呼嘘毒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

(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

B.下片笔锋一转,写出词人而今历尽半生的艰难辛酸。

C.词人以痛苦和矛盾的心情,强烈抒发了对朝廷的不满。

D.全词构思巧妙新颖,语句平易浅近,颇耐人寻味。

8、请分别说说上下片中的“愁”字的不同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
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 (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9、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_____(人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写捕鱼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B.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的自然环境。

C.第三段写桃源人好客及渔人辞去的过程。

D.上文以渔人行踪作文文章的行文线索。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12分)
两瞽
新市有齐瞽①者,行乞衢中,人弗避道,辄忿骂曰:“汝眼瞎耶?”市人以其瞽,多不较。

嗣②有梁瞽者,性尤戾,亦行乞衢中。

遭之,相触而踬③。

梁瞽故不知彼亦瞽也,乃起亦忿骂曰:“汝眼亦瞎耶?”两瞽哄然相诟。

市子讪之。

噫!以迷导迷,诘难无已者,何以异于是?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梁瞽故不知彼亦瞽也()(2)何以异于是()
13、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市人把他当作瞎子,大多不去计较。

B.市人把他当作瞎子,大多不去较量。

C.市人因为他是瞎子,大多不去较量。

D.市人因为他是瞎子,大多不去计较。

14、文中“市人讪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对文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待人处世要相互谦让,多为他人着想。

B.没看清事物本质前,不要一味责备他人。

C.遇事决不能暴躁,要冷静地处理问题。

D.我们要同情弱者,不能嘲笑他人缺陷。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22分)
世博建筑变身文化新地标
1 世博会中国馆华丽变身为中华艺术馆,城市未来馆改建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改建后的两馆已于今年国庆节正式开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这不仅仅是一次建筑上的改造,还是一种文化上的创新。

2 中华艺术馆和当代艺术博物馆都力求在原来的规模上有很大的改变。

3 中华艺术馆的改建是“在房中建房”,新增有阳光展厅、专题展厅等27个展厅以及影视报告厅、公共艺术图书馆的功能设施。

改建后的总建筑面积达到16.7万平方米,展厅面积6.4万平方米,是原上海美术馆的10倍多。

总面积的增加让美术馆原有馆藏的许多作品有机会“重见天日”,也让各国国内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得以集结,原来美术馆可展出300多张画作,现在中华艺术馆已经展出1400余张,按一分钟看4幅画作的速度,看完一次展览要花将近5个小时,和原来逛美术馆的感觉完全不同。

4 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改建则是“部分结构改变”,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

改建完成后,博物馆具有高度不一、适合各种展览的展厅12个以及图书馆、研究室、报告厅等功能性设施。

博物馆主要将收藏、展示和陈列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实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文学、电影等领域的jian容并蓄,打造成跨媒介、跨学科的艺术综合交流平台。

5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周期性大展—2012上海双年展作为开馆展览。

本届双年展借当代艺术博物馆为原来的“南市发电厂”这一地利,将主题定为“重新发电”,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98位艺术家参加了主题展。

除此以外,全球30多个城市还将参与城市馆的展出。

在交替举办“上海双年展”和“设计时尚类双年展”的基础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还将创办主题性的长期艺术作品陈列,如“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等,可以这样说,两大重量级新馆的开幕都以高质量展品来说话。

6 中华艺术馆和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都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公益性艺术博物馆。

未来三年,两馆将结合举办的展览,有计划地进行艺术品的收集,根据近代美术史的脉络,收藏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师作品。

根据上海近现代美术史的脉络,建立完整的上海中国画、油画、雕塑、漫画、水彩画等艺术门类的收藏。

7 中华艺术馆将在目前1.4万件馆藏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系列的呢过藏品体系。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目前依然没有藏品,它将力争在三年内完成作品收藏3000件,基本形成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系列等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藏品体系。

8 据悉,两馆的收藏将以年均约45件的增量稳步扩充,形成以上海为基础,覆盖全国的近现代美术藏品体系。

(2012年9月《上海中学生报》,有改动)
16、(1)根据第4段中拼音写汉字。

Jian( )容并蓄(2分)
(2)第3段中“重见天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第3段划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第4段划线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__________,请说说理由。

(4分)
中华艺术馆开馆展览由“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等五个部分组成,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和原“国之瑰宝”等高质量作品的专题展厅都将保留。

A.2、3段之间
B.3、4段之间
C.4、5段之间
D.5、6段之间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纵观全文,作者依次从____________________、高质量作品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世博建筑是如何变身为上海文化新地标的。

(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

(26分)
1 那段日子,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磨得快疯掉了。

2 我家住二楼。

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

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出去载客,深更半夜才回来。

那辆摩托车破旧得像严重的哮喘病人,“突突突”的响声像哮喘病人的咳嗽,不但巨大,而且让人揪心般的难受。

每晚,我躺在床上,刚有一点睡意的时候,那辆摩托车就拼命“咳嗽”着回来了,声音___(攀,飘)上楼来,_____(传,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3 我楼上的那家住户,不知怎么心血来潮,给女儿买了一支箫。

每天天刚麻麻亮,他就逼着女儿练习。

那声音呜呜咽咽,毫不连贯,毫无乐感,听在耳里,像鬼哭狼嚎。

4 我每晚被楼下摩托车的“咳嗽”搅得没有睡意,早晨又早早地被楼上的箫声“哭”醒,)(3)弄得我精神不振,心情烦躁。

我想,应该好好与楼上楼下的住户谈一谈。

但临到他们的门口,我又犹豫了,谈什么呢?让他们不要再发出噪音?可楼下的那个住户,破摩托车就是他们的饭碗;楼上的那个住户,箫声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希望。

难道我要他们放弃饭碗放弃希望?我不忍开口,他们也不会答应。

5 几经考虑,我决定搬家,搬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去居住,那样有利于我的写作,也有利于我的健康。

我找到一位朋友,诉说了我的苦衷,叫他帮我物色好的住所。

朋友笑眯眯地听着,然后问我:“你觉得我居住的环境怎么样?”我说:“就是觉得你这里清静,所以叫你帮我找住的地方。

”朋友得意地点点头,说:“好吧,你先在我家里坐一个小时,感受一下。


6 一个小时后,隔壁的阳台上传来一种含糊不清的类似于说话的声音,像原始部落的人用特殊的声音在喊叫,声音刺耳而使人不明所以,让人听了格外不舒服。

7 我问朋友这是什么声音。

朋友说:“一个9岁的男孩,在学说话。

你仔细听听,他说的是什么?”我侧耳倾听,那男孩无疑在重复一句话,但我怎么听都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我猜测说:“他好像在说,羊刚仆倒在地。

”朋友哈哈大笑,说:“你错了。

他是说阳光普照大地。

”说着话,他拉开了通往阳台的门,以使那孩子的声音更大一些。

这时我听到,有一位妇女,在不断地纠正那个男孩。

妇女说的,正是“阳光普照大地”。

但无论妇女怎么纠正,那男孩说的,仍是“羊刚仆倒在地”。

8 朋友见我一脸诧异,便解释说:“这孩子是个弃儿,一出生就又聋又哑,所以他的生身父母抛弃了他。

是我的邻居将他捡了回来,不但抚养他,而且到处求医问药为他治疗。

从他4岁开始,我的邻居就开始锲而不舍地坚持每天教他说话,到他5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居然开口叫妈妈了,虽然声音那么模糊,但我们都听清了。

我的邻居当时就激动得哭了,我们在场的许多人都热泪盈眶。

我的邻居含辛茹苦这么多年,终于让这孩子开口说话了,这怎么不让人激动?你听这孩子的声音,很刺耳,很不舒服,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我们听这孩子的声音,很动听,很欣慰,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世间的许多声音:有动听的,吸刺耳的,有美妙的,有聒噪的,这些声音全部入耳,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享受,也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折磨。

但如果用爱去听,这世界上,就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美妙与和谐,让人觉得欣喜和欣慰。


9 我打消了搬家的念头。

奇怪的是,再听楼下摩托车的轰鸣,我没觉得刺耳,而是觉得欣慰,这对下岗夫妇今天又有生意了,又有收入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

而再听楼上的箫声,我也能听到小女孩的进步。

10 上帝给了我们耳朵,是让我们能听得到世间所有纷杂的声音;人类给了自己爱心,是让我们将所有纷杂的声音,转换成美妙动听的音乐。

想享受美妙的音乐,就要学会用爱倾听。

21、选词填空(2分)
那辆摩托车就拼命“咳嗽”着回来了,声音___(攀,飘)上楼来,_____(传,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22、联系上下文,在第8段划线处填写适当地语句。

(4分)
23、第2段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4、第8段朋友介绍男孩经历部分在记叙顺序上属于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5、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最恰当的是()(4分)
A.倾听他人心声能增进彼此友谊。

B.包容理解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C.用爱倾听能感受世界的美妙和谐。

D.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学会换位思考。

26、当“我”再度听到楼上楼下传来的声音时,我又会有哪些感受呢?请在第9段省略号处作适当补写,80字左右。

(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我的良师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