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列提纲架框架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理论据三
事实论据三
坦然更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泰戈尔说过:“天 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坦 然”最好的诠释吗?是的,许多事情的结局我们不可 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而为,但求无愧于 心。
梵高是个伟大的天才画家,他的《向日葵》名扬 世界,可是他不能坦然地面对生活,错误地选择了死 亡。我们在哀其不幸的同时,也同样怒其不争。
•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 计数据等。
•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 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3、论证 论证过程是指运用证据阐释证明论点是正确的过程。 它要求论述要深刻、周密,讲究说理的 艺术。
立好框架的标准有四条
• 一是“三论”完整; (即“引论”、“本论”、“结
• 历史长河滚滚奔流,告诉我们———刘邦比 • 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霸业。 事例分论二
炀帝踏着龙舟走向江南的七月,黎民抱着妻小 沿河悲恸。于是血被激怒了,那由南向北奔流的 运河不再雄浑,那滔滔河水浸透了百姓的血泪。

可是就是这条劳民伤财的大运河,书写
了大都的辉煌,托起了沿河的点点明珠之城。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告诉我们———京
并列式:事例分论一

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
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殿上之
君只不过是无耻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
起兮云飞扬”,就热血沸腾。
• 可是就是这个被唾骂的人建立了中华大地的 一代霸业。没了他,哪来的张骞扶着驼铃走向天 山的雪莲?没了他,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奔向大 漠的飞沙?
五、确定从哪方面来联系实际或解决问题
六、确定结论,即如何收尾。
尝试列提纲写作文
作文题
“你可能委屈,你可能不服,但是你被淘 汰了。”这是央视“挑战主持人”马东送给挑 战者下台时的一句话。面对失败,有人说我还 会再来,有人说我能走上这个舞台就是成功。
面对生活,人们有不同的心态。请以“生 活的态度”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1、准确把握题意。 2、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力求有新意。 3、能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材料,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二、结构布局能力
4、结构完整、严谨。 5、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三、语言表达能力
6、语言文字规范,文面整洁。 7、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8、表述通顺、连贯、得体,力求有文采。
立好框架,赢得全局
成功,追求成功。 2、其次,只有承认了失败,才能追根溯源,
总结教训,获得成功。 3、再次,如果不承认失败,只能是自欺欺
人,结果将是一事无成。
思考:这三个论据是通过什么来连接的?这种 连接方式有什么作用?
明确:以节首序词的形式进行连接。(明连) 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小结:
一篇考场佳作的标准有如下几方面:
(以贝多芬挑战命运的事例来论证) 2、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
(以爱迪生坚持不懈的发明创造事例来论证) 3、坦然更是一种自信,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以梵高自杀的事例从反面进行论证)
怎样使各论据能有条理地串连起来?
实例一:
论点:面对生活,我们要多一份勇气。 论据:1、多一份勇气,你将多了一份自信,一份信心。
2、多一份勇气,你将多了一份豪气,一份气势。 3、多一份勇气,你将多了一份动力,一份力量。
思考:这三个论据是通过什么来连接的?这种 连接方式有什么作用?
明确:以首括句的排比句式进行连接。(暗连) 结构显得很工整,论证显得很有气势。
怎样使各论据能有条理地串连起来? 实例二:
论点: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承认失败。 论据:1、首先,只有承认了失败,才能正确认识
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生活的
道路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要你能在逆境中
奋起,不向困难低头,你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事实论据一
道理论据二
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一生多灾多难:情人 抛弃了他,疾病死缠着他,最终甚至于失去了音乐家 最宝贵的听觉。可他却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在这种顽强精神的支撑下,他创作出了许多如《命运 交响曲》一样的经典乐曲。

• 1、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 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它要求要正确 、鲜明、 有针对性 。
• 2、论据 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要想证明论点的正确,
首先,论据必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能够充分证明 论点。其次,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当十” 的效果。第三,论据要 新颖, 尽可能寻找一些新鲜
怨,在睚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与尽。
(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来论证)
围绕中心论点选取恰当的论证材料 实例二:
论点:坦然面对生活 论据:1、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以贝多芬挑战命运的事例来论证) 2、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
(以爱迪生坚持不懈的发明创造事例来论证) 3、坦然更是一种自信,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结构更清晰) • 分论二(事实材料) • 过渡句或过渡段 • 分论三(事实材料) • 结尾:重申或深化论题
议论文写作提纲的构思
一、确定题目 (论述的问题或论点) 二、确定论点以及怎样引出论点
三、围绕论点确定几个论据 (包括道理论据以 及与之相配套的事实论据)
四、确定论据之间的连接方式 (使读者更能清 楚地看清文章的论证脉络,条理清楚)
• 立好总体框架是提高分数的重要手 段。
• 应试作文因时间匆促,不可能反复 琢磨,必须以基本结构模式为拐棍, 迅速立好框架,才能步步到位,写 出与试题要求切合的文章,赢得全 局,获得好评。
议论文三要素
•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 论,以表明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 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 分构成。
高考语文复习 列提纲架框架议 论文的写作指导
课堂教学任务
高考写作的要求 一、指导 议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
议论文写作提纲的构思
围绕中心论点选取恰当的论证材料 二、评讲 怎样使各论据能有条理地串连起来?
学生优秀习作欣赏 三、练习 写一个完整的作文提纲(课外完成)
高考的写作要求(三种能力八个要点)
一、选材立意能力
围绕中心论点选取恰当的论证材料 实例一: 论点:生活需要宽容
论据: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
发展的重要构件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2、宽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
桥梁。
(以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来论证)
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
的保证。 (以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来论证) 4、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较中与人结
尝试为下面一篇文章写提纲
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 她生命的甘露;
•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 她生命的延续。
•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 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 子。
• 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 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提出问题:起兴,亮出论题
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鲁迅说 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 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 幸。” 面对失败或挫折,不要灰心,因为上帝在这里关上了 门,就会在别处打开了窗。
爱迪生仅为电灯所做的实验就达十二万多次,如 果他一遇到失败就缺乏勇气事,实也论许据我二们人类至今还处
论”) • 二是层次分明; • 三是衔接自然; • 四是首尾呼应。
议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
一、提出问题——论点 分论点一
二、分析问题——论证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 三、解决问题或联系实际
道理论证 正反事例
四、得出结论
本次习作出现问题
• 1、没有论点或论点不鲜明。 • 2、论据不能充分证明证明论点。 • 3、论据不典型,没有说服力。 • 4、论述不条理,不逻辑。 • 5、换题目,换论证的概念。
谢谢
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 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没有高山的雄伟,可以有平 原的辽阔!生活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当事人。
所以,我们只有坦然地面对结生论活,生活才能给我 们以快乐的体验。
怎样使各论据能有条理地串连起来? 实例:
论点:坦然面对生活 论据:1、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3、结构简化。议论文以并列式或层递式最好, 还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
4、语言干净利落。句子短小一点,成分清楚, 一看便知其义。
5、感情真实激越。
三、充实。 1、素材丰富而不滥。 2、语言厚重而富有文化氛围。 四、文采。 句式多变,修辞用得精彩,句子有诗意。 五、创新。 最好有一点的创新:观点新 、素材新、 构思新、语言新。
一、切题
1、实扣:文章的内容与话题或材料有实际的本 质的联系和契合,不是貌合神离的。
2、明扣:文章中有与话题或材料相似的明显的 语句。
3、全扣:标题、开头、主体段落、结尾等处处 体现观点。
二、明晰
1、书写清晰。
2、主旨明确。将主旨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并将这一句放在明显的位置上,如标题、开头、 结尾或独立成段。
• 以清澈的眼审视自己,对于任何过失,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灵动的心审 视世界,对任何对错,保留一份最真实的 了解。
• 给所有的事物一个旁观的眼神,让历 史的车辙辗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
重申或深化论题
此文属于议论性散文的并列式结构
• 提出问题:起兴,亮出论题 • 分析问题:并列论证 • 分论一(事实材料) • 过渡句或过渡段(最好有次环节,这样可使文章
(以梵高自杀的事例从反面进行论证)
习作欣赏
提出论点
道理论据 一
坦然面对生活
有人感喟,生活就像一条崎岖的山路,坑坑洼洼
——活着太累!
有人嘘叹,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
活着真烦!
其实生活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一首
欢快的诗——活着真好!
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能坦然地面
对生活。
那么,什么是坦然呢?
杭大运河灭了一个隋朝,却也开辟了更辉煌的
盛世。

事例分论三
太宗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开创贞
观之治的盛世。人们对此双手挥舞高呼“明
君”、“伟人”。

可即使是这样一代圣明,我们又怎能忘
了玄武门前的血泊?
• 历史的高峰回响着一个声音:“再伟大的 君王,他的身后也有白骨累累,血汗斑斑。”
• 跳出爱憎后的我们,会有一双清澈灵 动的心眼。环视世间一定会有新的认知, 更加公正、更加客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