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三中2011届高三化学质量检测试题之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三中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三)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
第I卷均为必考题,第II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14 H:1 Cl:35.5 Ca:40 N a:23 S:32 Al:27
第I卷 (选择题共10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6.亚硝酸(HNO2)及其钠盐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当它们作还原剂时,生成的含氮产物可能是()
A.NO B.N2 C.NO2 D.NH3
7.下列各组解释合理的是()
物质的检验、制备和用途及实验现象解释
A 在一定浓度的乙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溶
完全是由于乙酸根水解所致液pH增大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
B 向少量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
成
C 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铁、铝表面发生了钝化现象
NaHCO3是难溶于水的盐
D 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和CO2,有NaHCO3
固体析出
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中含C—Cl 键的数目大于 2.0N A
B. 标准状况下,22.4LNO和 O2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为N A
C. 含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金属铜完全反应,产生SO2的数目为N A
D. 1L 0.1mol/L Na2CO3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3N A
9.已知:含C=C的物质(烯烃)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含羟基的烃的
衍生物);有机物A-D间存在图示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D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 B.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B与乙酸发生了取代反应D.可用B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10.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盐桥中装有用饱和氯化钾溶液
浸泡过的琼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为正极,石墨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FeCl2溶液中c(Cl-)会增大
C.导电时,外电路电子由Fe流向石墨,内电路电子由石墨流向Fe
D.原电池装置中的盐桥完全可用金属导线代替
11.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4的醋酸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
B.0.1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B2-)>c(H2B)
C.相同温度下,0.1 mol·L-1与0.2 mol·L-1醋酸溶液中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之比大于1︰2 D.浓度均为0.1 mol·L-1醋酸钠和醋酸混合溶液中:
c(CH3COOH)+ c(H+)=c(CH3COO-)+ c(OH-)
12.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 .3 molA 、0 .1 mol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 t1阶段 c ( B)未画出]。
附图乙为 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并且所用条件均不同。
已知,t3 ~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t1=15 s,生成物C在t0~t1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
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0.02mol
D.t5~t6阶段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0.03 mol,而此过程吸收热量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ΔH=+100akJ·mol-1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92分)
必考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9题,共157分)
23.(16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
....回
族
ⅠA 0 周期
1 ①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③④
3 ⑤⑥⑦⑧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______,⑧的阴离子结构
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4.(14分)TiO2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I、工业上用钛矿石(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②发生的反应为:2H2SO4+FeTiO3=TiOSO4+FeSO4+2H2O。
(1)净化钛矿石时,是否需要除去杂质FeO?答: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2)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
II、TiO2可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是电解TiO2来获得Ti(同时产生O2):将处理过的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Cl2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
(3)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过程中需定期向电解槽池中加入碳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是先将TiO2与Cl2、C反应得到TiCl4,再用镁还原得到Ti。
因下述反应难于发生:TiO2 (s) +2Cl2 (g) TiCl4(l) + O2 (g) △H = +151 kJ·mol-1
所以不能直接由 TiO2 和 Cl2反应(即氯化反应)来制取TiCl4。
当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后,碳与上述反应发生耦合,使得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顺利进行。
(5)已知:C(s) + O2 (g) = CO2 (g) △H = - 394 kJ·mol-1。
请填空:
TiO2 (s) + C (s) +2Cl2 (g) = TiCl4 (l) + CO2 (g) △H = ______________
(6)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时,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5分)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的实验。
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
已知发生装置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s) + H2SO4(85%)==Na2SO4 + SO2↑+ H2O
(1)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Ⅰ、Ⅱ、Ⅲ处连接合适的装置。
请从下图A~E装置中选择最适合装置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Ⅰ、Ⅱ、Ⅲ处连接的装置分别是、、。
(2)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中在加热催化剂与滴加浓硫酸的顺序中,首先应采取的操作是。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写2点)。
①原因,验证方法
②原因,验证方法
(4)将SO2通入含 1.5mol氯酸的溶液中,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用a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测得装置Ⅲ增重了bg,则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用含a、b的代数式填写)
选考部分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35分。
其中,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8、29题都作答,则按第28题计分,若第30、31题都作答,则按第30题计分;第32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
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卷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
)
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⑴富勒烯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上具有非常
光明的前途。
富勒烯(C60)的结构如右图,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
为 ;1 mol C 60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
⑵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为无机盐,其主要包括砷化镓、硫化镉、硫化锌及铜锢硒薄膜电池等。
①.镓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
②.第一电离能:As Se (填“>”、“<”或“=”) ③.二氧化硒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⑶金属酞菁配合物在硅太阳能电池中有重要作用,一种金属镁酞菁配合物的结构如下图,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配位键。
N
N N N N N N
N
Mg
31.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
格氏试剂(RMgX )是有机反应中的一种重要试剂,它的制法为:Rx+Mg −−→−乙酰
RMgX (R 为烃基,X 为卤素)格氏试剂能与醛反应生成醇,反应历程为:
(R ,R ,可以是相同的烃基,也可能是不伺的烃基)现用乙烯和适当的无机物合成乙酸
异丁酯 的过程如下(反应条件没有列出):
试回答:(1)上述过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填反应序号),并写出
下列指定物质的结构筒式:C E F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漳州三中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三)答案
化学部分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A
D
B
B
D
23.(16分)(1)Na>Al>O (2分)
(2分)
(2)HNO 3>H 2CO 3>H 2SiO 3(2分) (3)
或
(2分)
(4)a b (2分)
(5)Al 3++3NH 3·H 2O===Al (OH )3↓+3NH 4+(3分)
2Al 2O 3(熔融)
4Al+3O 2↑(3分)
24.(14分)(1)不需要 (1分)
(2)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SiO 2+2NaOH =Na 2SiO 3+H 2O (各2分,共4分) (3)TiO 2+4e -=Ti+2O 2-(或Ti 4+
+4e -
=Ti )(3分) (4)碳单质会与阳极产生的氧气反应而不断减少(2分) (5)—243Kj ·mol -1
(2分)
(6)碳单质与氧气反应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导致反应顺利进行(2分) 25.(15分)(1) B A E (2分,错写1个扣1分,至0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2)先加热催化剂再滴入浓硫酸 (2分) (3)①原因 Na 2SO 3变质 (1分),
验证方法 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 2SO 3固体变质(2分) ②原因 不是浓硫酸 (1分),
验证方法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4)SO 2 + 2HClO 3 = H 2SO 4 + 2ClO 2(3分) (5)
a b
a 16251600- %(或者1006464⨯-a
b a %) (2分)
+17 2 8 8
Cl —
30.(13分)
⑴sp2,90N A
⑵①略②> ③v形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