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精读方法指导—把书读“厚”
重点精读,反复揣 摩、品味,甚至可 以角色扮演
读“厚”
学习圈点批注
做读书笔记,摘抄精彩 优美段落,或写片段简 评,及时记录自己的阅 读感受,写读后感或人 生启示。
从写作角度去读。 分析作者的立意、 构思、遣词造句、 思想感情、手法
三、精读精彩情节
(一)《大闹天宫》 (二)《三打白骨精》 (三)《车迟国斗法》 (四)《女儿国遇难》 (五)《真假美猴王》 (六)《智取红孩儿》 (七)《四圣试禅心》
(二)分析人物形象 3.悟空第一次借回假扇后,使火焰山的火越来越猛,唐僧等 人的反应如何? 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并试着分析他们的人 物性格。
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 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三藏道:“那方无火?” 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又问:“那方有经?” 八戒道:“西方有经。” 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 难。”
那罗刹女听言,忙整云鬟,急移莲步,出门迎接。这大圣,下雕 鞍,牵进金睛兽,弄大胆,诓骗女佳人。罗刹女肉眼,认他不出, 即携手而入。着丫鬟设座看茶,一家子见是主公,无不敬谨。须 臾间,叙及寒温。“牛王”道:“夫人久阔。”罗刹道:“大王万 福。” ……又道:“近闻悟空那厮保唐僧,将近火焰山界,恐他来 问你借扇子。我恨那斯害子之仇未报,但来时,可差人报我,等 我拿他分万段,以雪我夫妻之恨。”罗刹闻言,滴泪告道:“大王, 常言说男儿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我的性命,险些儿 不着这猢孙害了!” ……罗刹复接杯斟起,递与大王道:“自古 道:“妻者,齐也。”夫乃养身之父,请甚么谢。”两人谦谦讲讲, 放才坐下巡酒。
······
我来说一说 “西游”是个……的故事。
打怪
2
取经
降妖除魔 3.5
互帮互助
2.8
坚持不懈
4.3
人生修行
战胜困难
团结一心
自我成长
我们的修心之旅
《西游记》既是一部神魔小说,又是一部成长小说。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西游记》,在向理想的高 峰攀登中不断成长,虽然历经九九八十ー难,当你 取得人生的真经后,就会发现,所有的磨难都是一 种磨砺······
有所记载,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 奠定了基础。
课前小测: 一、看回目,梳理故事脉络
3.《西游记》共 100回,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1-7回):猴王出世、大闹天宫 ; 第二部分(8-12回):取经缘由、唐僧经历 ; 第三部分(13-100回):西天取经(主体) 。
4.请你梳理孙悟空在小说回目中的名称变化。 石猴 美猴王 孙悟空 弼马温 齐天大圣 心猿 斗战胜佛。
片段展示:
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烧油,骨都都 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 叫:“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 宝剑,整束出来。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 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 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 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 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 何坑陷我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语言特点: 1.富有个性特点。如罗刹女听到孙悟空三个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
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然后叫取披挂拿兵器要和孙悟空相斗,生动地刻画出罗刹 女对害了自己孩儿的孙悟空的憎恨。当遇到化成牛魔王的孙悟空时,便道“大王,燕尔 新婚,千万莫忘结发,且吃一杯乡中之水”,表现出一个在丈夫面前极尽温柔的形象。
三、精读方法指导—把书读“厚”
精读:指深入细致地研读,要细腻地感受、透彻地 理解和广泛地联想。
精读方法:细读、精思、鉴赏
精读角度: 1.赏析人物的形象。 2.品味名著精妙的语言。 3.体会名著带给我们的启示。
精读方法总结
细细地品读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深深地思索人物形象的巧妙刻画,个性鲜明 美美地鉴赏语言修辞的入木三分,真切传神
①悟空学艺 ②偷吃蟠桃 ③获封齐天大圣 ④获封弼马温 ⑤炼成火眼金睛 ⑥偷吃仙丹 ⑦与小圣斗法 ⑧被压五行山
①④③②⑥⑦⑤⑧
三、跳读方法指导—把书读“薄”
跳读:指快速、跳跃式地阅读文章, 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 跳读方法: 1、主动舍弃,跳过一些无关紧要 的篇章; 2、有意地忽略,只撷取关键部分; 3、求得更好效率。
二、壹视油频纸激伞趣,探前因后果
二、探《大闹天宫》前因后果
阅读目录第一回至第七回,将下列情节排序,将正确序号按顺 序写在横线上。 ①悟空学艺 ②偷吃蟠桃 ③获封齐天大圣 ④获封弼马温 ⑤炼成火眼金睛 ⑥偷吃仙丹 ⑦与小圣斗法 ⑧被压五行山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西游记》——
精读和跳读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能够用 跳读的方法理清故事情节,用精读的方 法欣赏精彩片段; 2.了解写作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并发扬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百折不挠、朝着既定目标一往无前的 精神。
课前作业
阅读《西游记》封面、前言和目录,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了解《西游记》
的作者概括、成书经过及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等。
课前小测:
一、读封面目录知框架
1.《西游记》的作者是 明 朝 吴承恩 ,字 汝忠 , 号 射阳山人 ,江苏淮安 人,小说/文学 家。
2.《西游记》的成书经过:这部书有真实事件的影子,即唐贞
观年间青年和尚 玄奘 只身去 天竺 (今印度)取经的 故事,在《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
精读法: 请细读第59-61回,完成下列精读任务。
(一)弄清细微情节 1.铁扇公主为何不愿意借芭蕉扇给孙悟空?之前发生过同 原因的一件事是什么? 2.分别说说三调芭蕉扇中,悟空所用方法及结果。
1.铁扇公主为何不愿意借芭蕉扇给孙悟空?之前发 生过同原因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因孙悟空之故,观音把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的红孩儿收服,做了身边的善财童子,红孩儿是 铁扇公主的孩儿,铁扇公主恼孙悟空使其母子不 得相见,所以不借扇。 之前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聚仙庵的如意真仙不愿 施水救唐僧和八戒。
2.分别说说三调芭蕉扇中,悟空所用方法及结果。 一调:(逼)悟空化作蟭蟟虫儿,钻入铁扇公主肚子里, 借到假扇。 二调:(骗)悟空变作牛魔王骗过铁扇公主拿到真扇, 被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去。 三调:(打)悟空与八戒一起,在诸神仙的帮助下和牛 魔王打斗,拿到真扇,永久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
精读法: 请细读第59-61回,完成下列精读任务。
人物 猪八戒 沙僧
唐僧
语言/反应
“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似这般火盛,无路 通西,怎生是好”、
“诚是进退两难”
“那方无火”“那方 有经?”“我只欲往
有经处去哩”
性格 惧怕困难, 心志不坚
老实憨厚,却 又无计可施
意志坚定, 不畏困难
精读法: 请细读第59-61回,完成下列精读任务。
(三)鉴赏语言特点 《西游记》的语言生动流利,尤其是人物对话,富有鲜明的 个性和浓烈的生活气息,富有幽默诙谐的艺术情趣。 请结合三调芭蕉扇举例说明。
2.生活气息浓厚,人物对话多采用口语对话。牛魔王:“我到一个朋友
处吃酒去也”,让人看到妖怪间也有迎来送往,颇有生活气息。
3.语言诙谐幽默。如写大圣骗到芭蕉扇时,文中形容他的样子“得胜的猫儿欢似
虎”,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当孙悟空被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走扇子时,猪八戒道:“大 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