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4730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注意;当圆形缺陷的长径大于1/2板厚 时应注明其尺寸
3.9条形缺陷;长宽比大于3的气孔、夹渣和 夹钨等缺陷
(1)理解;凡长宽比大于3的气孔、夹渣和 夹钨等缺陷均属于条形缺陷
(2)应用;在检测报告缺陷性质一栏中,凡 长宽比大于3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均 应称作条形缺陷
(3)注意;在管对接接头评级中,内凹、咬 边不属于条形缺陷
(1)理解;以两搭接标记之间的距离为长, 焊缝加焊缝两侧热影响区为宽的范围。对 小径管而言应是黑度大于1.5(AB级)或黑 度大于大于2.0(B级)部分
(2)应用;评片时评定范围以外的缺陷不作 为该片的评定依据,但要在备注栏中注明。 当缺陷延伸到评定范围以外时也应计算其 尺寸和数量。
(3)注意;丁字焊口的纵、环部分焊缝也应 进行评定。
3.10透照厚度比K;一次透照长度范围内,射 线束穿过母材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比
(1)理解;透照厚度比K值即横向裂纹捡出 角
(2)应用;计算纵向焊接接头一次透照长度 和环向焊接接头的透照次数
(3)注意;对100mm< D0≤400mm的环向 焊接接头可放宽≤1.2与技术级别有关(仅 限A级和AB级)
的制造偏差和加工减薄。
(1)理解;一般由设计图纸提供的厚度,不考 虑焊缝余高和垫板厚度。
(2)应用;在单壁透照时为透照厚度,在透照 厚度范围选择像质計灵敏度值(单壁透照)以 及评级时均采用公称厚度。
(3)注意;在用设备和管线测厚后,应填写公 称厚度
3.2透照厚度W;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 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 度之和。
3.4射线源至工件的距离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 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与受检工件近源侧 表面之间的距离。
(1)理解;f 等于L1
(2)应用;计算几何不清晰度,环焊缝透照 次数(单壁外透)
(3)注意;只有采当用内透法时f值可以减 小。中心50﹪,偏心20﹪而且与技术级别 无关
3.5焦距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 片之间的距离。
3.13缺陷评定区;在质量分级评定时,为评价缺陷 数量和密集程度而设置的一定尺寸区域。可以是 正方形或长方形。缺陷评定区应选在缺陷最严重 的部位。
(1)理解;缺陷系指条形缺陷和圆形缺陷。
评定区尺寸选取只与母材的公称厚度有关,与技 术级别无关。
(2)应用;按不同性质的缺陷和母材的公称厚度 择评定区,测量时评定区应与焊缝平行, (5.1.5.1)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存在条形缺陷时 要综合评级
如Ø57×3.5mm
(2)应用;计算小径管透照次数,环向焊接 接头透照次数,双壁双影计算几何不清晰 度,计算椭圆开口间隙。
(3)注意;容器一般给出的D0系指内径
3.8圆形缺陷;长宽比不大于3的气孔、夹渣 和夹钨等缺陷
(1)理解;小于和等于3的气孔、夹渣和夹 钨等缺陷均属于圆形缺陷
(2)应用;在检测报告缺陷性质一栏中,凡 长宽比小于和等于3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 缺陷均应称作圆形缺陷
(3)注意;当壁厚不等时已薄工件为准,但选择 射线能量时要考虑厚的一面以及焊缝的余高和垫 板的厚度。
3.3工件至胶片的距离b;沿射线束中心测定 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 的距离。
(1)理解;b等于L2
(2)应用;计算几何不清晰度
(3)注意;计算b厚度时要考虑焊缝余高, 双壁双影时为管子的外径+2余高,双壁单 影时为管子公称厚度的+1余高,
3.11小径管;外直径D0小于或等于100mm的 管子
(1)理解;小径管外直径的上限为100mm, 下限无规定但壁厚≥2mm。(6.1.1)
(2)应用;计算小径管的透照次数。
(3)注意;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多次透照 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缺陷的检出范围
3.12底片评定范围;本部分规定底片上必须 观测和评定的范围
(1)理解;所谓射线照射方向上即与主射垂直。
(2)应用;一般在双壁双影或双壁单影以及带夹 套工件透照时采用透照厚度如Ø57×3.5mm,透照 厚度是7mm, Ø219×7mm,透照厚度为14mm,夹 套厚度10mm,焊接头厚度是12mm,透照厚度 22mm(以透照厚度确定灵敏度,评级仍采用单 壁公称厚度)
按不同性质的缺陷和母材的公称厚度择评定区测量时评定区应与焊缝平行5151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存在条形缺陷时要综合评级3对小径管圆形缺陷评定区按10mm10mm1414
JB/T4730.2-2005在实际工 作中的应用
李伟
2006年1月于杭州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3.1公称厚度T;受检工件名义厚度,不考虑材料
(3)对小径管圆形缺陷评定区按10mm×10mm
(1)理解;F=f+b
(2)应用;计算曝光量,采用其它方式透照 环向对接接头
(3)注意当用X射线机时要考虑窗口到焦点 的距离。
3.6射线源尺寸d;射线源的有效焦点尺寸 (1)理解;X光机所提供的焦点尺寸是有效
焦点尺寸
(2)应用;计算几何不清晰度 (3)注意;采用γ射线两个以上源叠加时以
长轴计算
3.7管子直径D0;管子的外径 (1)理解;一般给出的管子规格均指外径,
3.9条形缺陷;长宽比大于3的气孔、夹渣和 夹钨等缺陷
(1)理解;凡长宽比大于3的气孔、夹渣和 夹钨等缺陷均属于条形缺陷
(2)应用;在检测报告缺陷性质一栏中,凡 长宽比大于3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均 应称作条形缺陷
(3)注意;在管对接接头评级中,内凹、咬 边不属于条形缺陷
(1)理解;以两搭接标记之间的距离为长, 焊缝加焊缝两侧热影响区为宽的范围。对 小径管而言应是黑度大于1.5(AB级)或黑 度大于大于2.0(B级)部分
(2)应用;评片时评定范围以外的缺陷不作 为该片的评定依据,但要在备注栏中注明。 当缺陷延伸到评定范围以外时也应计算其 尺寸和数量。
(3)注意;丁字焊口的纵、环部分焊缝也应 进行评定。
3.10透照厚度比K;一次透照长度范围内,射 线束穿过母材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比
(1)理解;透照厚度比K值即横向裂纹捡出 角
(2)应用;计算纵向焊接接头一次透照长度 和环向焊接接头的透照次数
(3)注意;对100mm< D0≤400mm的环向 焊接接头可放宽≤1.2与技术级别有关(仅 限A级和AB级)
的制造偏差和加工减薄。
(1)理解;一般由设计图纸提供的厚度,不考 虑焊缝余高和垫板厚度。
(2)应用;在单壁透照时为透照厚度,在透照 厚度范围选择像质計灵敏度值(单壁透照)以 及评级时均采用公称厚度。
(3)注意;在用设备和管线测厚后,应填写公 称厚度
3.2透照厚度W;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 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 度之和。
3.4射线源至工件的距离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 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与受检工件近源侧 表面之间的距离。
(1)理解;f 等于L1
(2)应用;计算几何不清晰度,环焊缝透照 次数(单壁外透)
(3)注意;只有采当用内透法时f值可以减 小。中心50﹪,偏心20﹪而且与技术级别 无关
3.5焦距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 片之间的距离。
3.13缺陷评定区;在质量分级评定时,为评价缺陷 数量和密集程度而设置的一定尺寸区域。可以是 正方形或长方形。缺陷评定区应选在缺陷最严重 的部位。
(1)理解;缺陷系指条形缺陷和圆形缺陷。
评定区尺寸选取只与母材的公称厚度有关,与技 术级别无关。
(2)应用;按不同性质的缺陷和母材的公称厚度 择评定区,测量时评定区应与焊缝平行, (5.1.5.1)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存在条形缺陷时 要综合评级
如Ø57×3.5mm
(2)应用;计算小径管透照次数,环向焊接 接头透照次数,双壁双影计算几何不清晰 度,计算椭圆开口间隙。
(3)注意;容器一般给出的D0系指内径
3.8圆形缺陷;长宽比不大于3的气孔、夹渣 和夹钨等缺陷
(1)理解;小于和等于3的气孔、夹渣和夹 钨等缺陷均属于圆形缺陷
(2)应用;在检测报告缺陷性质一栏中,凡 长宽比小于和等于3的气孔、夹渣和夹钨等 缺陷均应称作圆形缺陷
(3)注意;当壁厚不等时已薄工件为准,但选择 射线能量时要考虑厚的一面以及焊缝的余高和垫 板的厚度。
3.3工件至胶片的距离b;沿射线束中心测定 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 的距离。
(1)理解;b等于L2
(2)应用;计算几何不清晰度
(3)注意;计算b厚度时要考虑焊缝余高, 双壁双影时为管子的外径+2余高,双壁单 影时为管子公称厚度的+1余高,
3.11小径管;外直径D0小于或等于100mm的 管子
(1)理解;小径管外直径的上限为100mm, 下限无规定但壁厚≥2mm。(6.1.1)
(2)应用;计算小径管的透照次数。
(3)注意;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多次透照 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缺陷的检出范围
3.12底片评定范围;本部分规定底片上必须 观测和评定的范围
(1)理解;所谓射线照射方向上即与主射垂直。
(2)应用;一般在双壁双影或双壁单影以及带夹 套工件透照时采用透照厚度如Ø57×3.5mm,透照 厚度是7mm, Ø219×7mm,透照厚度为14mm,夹 套厚度10mm,焊接头厚度是12mm,透照厚度 22mm(以透照厚度确定灵敏度,评级仍采用单 壁公称厚度)
按不同性质的缺陷和母材的公称厚度择评定区测量时评定区应与焊缝平行5151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存在条形缺陷时要综合评级3对小径管圆形缺陷评定区按10mm10mm1414
JB/T4730.2-2005在实际工 作中的应用
李伟
2006年1月于杭州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3.1公称厚度T;受检工件名义厚度,不考虑材料
(3)对小径管圆形缺陷评定区按10mm×10mm
(1)理解;F=f+b
(2)应用;计算曝光量,采用其它方式透照 环向对接接头
(3)注意当用X射线机时要考虑窗口到焦点 的距离。
3.6射线源尺寸d;射线源的有效焦点尺寸 (1)理解;X光机所提供的焦点尺寸是有效
焦点尺寸
(2)应用;计算几何不清晰度 (3)注意;采用γ射线两个以上源叠加时以
长轴计算
3.7管子直径D0;管子的外径 (1)理解;一般给出的管子规格均指外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