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之光》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穴之光》读后感
前几天看了《洞穴之光》,感触颇多。

《洞穴之光》决定以孩子影响孩子:即把几位令家长头疼的孩子带到一个环境艰辛的洞穴村落。

让洞穴村落发奋向上的孩子,鼓励这群让人头疼的问题少年。

让他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起上学,以孩子影响孩子,到达锻炼城里独生子女的目的。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谢南杉和李万龙这一组,他们和山里的孩子王朝全分配在一组。

由于王朝全家的经济状况很不好,生活条件非常艰辛,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在家忙农活、织布。

王朝全每天走五个小时山路上学,放学后还要帮妈妈干家务,让这个孩子从小就有了钢铁一般的意志。

第一天,谢南杉和李万龙第一天迟到了。

其实对于城里的独生子女每天上学放学五个小时山路是十分艰辛的,也怪不得他们,王朝全没有一点怨言,默默地陪他们罚站。

放学回家以后,王朝全的妈妈专门为客人煮了一锅地瓜,对于城里人来说,一锅地瓜不算什么,但对于山里人王朝全家来说,算是美味了。

吃完以后,他们就睡觉了,城里孩子有些不习惯,他们说怎么八点钟就睡觉了,这时候正是我们的高潮时间呢。

王朝全对他们说,我们早上五点要上学了,如果现在不睡,明天起不来。

接着为他们床铺,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在之后的日子中,这两个城里孩子深受影响。

懂得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好好珍惜,也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对于山里的孩子们,在他们的餐桌上甚至看不到油荤,为了款待城里孩子,他们要从别人家借来大米和公鸡。

他们洗澡的香皂也没有,是洗衣粉代替。

他们的衣服也只是那么几件。

他们的学习条件是艰辛的,每天都要很早起床,上学要走两小时的山路。

他们条
件那么艰辛,但仍然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迟到。

他们知道自己生活的目标,他们明白要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

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他们爱父母、爱别人。

他们知道父母的艰辛,他们没有怨恨与不满,他们默默地努力。

在看到做一餐好吃的不容易后,他们只匆匆吃了一碗就放下碗筷,将好吃地留给客人。

一群半大的,十三四岁的城里孩子,在过惯衣食无忧,家长娇惯的富裕生活后,对父母越来越冷漠、对生活越来越麻木、对未来越来越没有追求,不学无术成了他们的通病,他们常常通宵上网,有的孩子甚至为了对抗父母对自己的管束要挟要跳楼,有的还跟自己的母亲动手。

这让疼爱孩子却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的父母,那么无奈那么无助。

山里的孩子们让那几个问题学生知道了自己心灵的黑暗,他们对生活的隐忍与热爱,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对父母和身边人的关心与真诚,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问题学生,也让我们这些观众羞愧难当。

问题少年的觉醒,有道德上的感召与鼓励,但还有个问题我们不容无视,那就是超强苦难的震撼与震慑。

单就物质条件讲,他们宛如从新社会回到了万恶的旧社会,置身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

这里的和困苦,强烈地刺激着城里孩子的每一根感官神经,迫使他们不自觉地收敛了骄气和蛮横。

这是他们短短两周,判假设天渊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其实,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

换言之苦难和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

当然,苦难在一定的意义上,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使得一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生命的庸碌。

但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苦难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是有条件的。

这首要的条件就是苦难的承担者必须具有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对自己牺牲较低价值换取更高价值的坚决不移。

在此问题上,我比较看好王朝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的早熟和坚韧,他的强烈的好学上进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当然,这有一个条件,即他上完小学后,能继续进学深造,否那么前途也是堪忧的。

我在沉思: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地努力学习?为什么他们既能扛住生活的重担,还能努力奋进?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前,永不后退的精神,而这是我们城里孩子们不具有的。

因为我们从不知道的、从未体验过生活的艰辛,也就不明白现在的生活有多幸福。

山里孩子们正是明白了生活的苦,所以他们将这种困苦转为动力,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他们希望有一天,能穿破层层迷雾,过上像我们一样的幸福生活。

从中,我也悟出一个人生哲理:父母平时不能忽略了孩子,应多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从而解决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与误会。

我觉得这些坏孩子并不是真正的坏,而是他的内心没有方法让人发现。

看了这个节目以后,我深有感触,其实他们也并不是无可救药,重要的是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沟通。

少一点溺爱。

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问题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去实践!孩子是祖国明天的太阳,教育好他们,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