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中土的几个重点难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中土的几个重点难点分析
----辰熙整理于2013年7月20日星期六
一、土力学学科的重要性
土——是地壳岩石经受强烈风化的产物,是各种矿物颗粒的集合体,由固体颗粒、水、和空气三相组成。
土力学学科研究和解决工程中两大类问题:⎩
⎨⎧土体变形问题土体稳定问题 第一节 土的组成与土的结构构造
土=土粒(固相)+水(液相)+空气(气相)
一、土的固体颗粒
土粒的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和级配对土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影响。
1.土的颗粒级配
⑴ 粒组的概念:
各粒组的界限粒径:200mm ,20mm ,2mm ,0.075mm ,0.005mm
⑵ 确定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
——颗粒分析试验⎩
⎨⎧≥mm d mm d 0.075075.0——筛分法——比重计法 试验成果——颗粒级配曲线
【讨论】为什么土的级配曲线用半对数坐标?
⑶ 级配曲线的特点:
半对数坐标⎩⎨⎧土质量含量(%)纵坐标-小于某粒径的)粒粒径(横坐标-对数坐标-土
mm ⑷ 判别土体级配好坏的指标⎪⎪⎩
⎪⎪⎨⎧10602301060d d d C d d C c u =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 当同时满足C u ≥5,C c =1~3时,土的级配良好,否则,级配不良。
2.土粒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二、土中水⎪⎩
⎪⎨⎧⎩⎨⎧⎩⎨⎧强结合水—对土性质影响大—弱结合水结合水用—受重力和表面张力作—毛细水—受重力作用自由流动—重力水自由水 三、土中气体⎩⎨⎧非封闭气体—对土的性质影响大
—封闭气体 四、土的结构⎪⎩
⎪⎨⎧形式—是粘性土的主要结构—絮状结构—以粉粒为主的土—蜂窝结构—常见于砂土、碎石土—单粒结构
五、土的构造⎩⎨
⎧层理构造裂隙构造
1.土是由固体(土粒)、液体(水)和气体(空气)三相所组成;
2.粒径级配曲线的特点及用途;
3.常见土的结构及构造形式。
1.粘土颗粒表面哪一层水膜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为什么?
2.为什么土的级配曲线用半对数坐标?
第二节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反映着土的物理状态,如干湿软硬松密等。
表示土的三相组成比例关系的指标,统称为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一、土的三相图
【注意】土的三相图只是理想化地把土体中的三相分开,并不表示实际土体三相所占的比例。
二、物理性质指标
1.基本指标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有三个基本指标可直接通过土工试验测定,亦称直接测定指标。
① 土的密度ρ或土的天然重度γ:V
m =ρ,(kg/m 3)g ργ=,(kN/m 3)。
试验测定方法:环刀法
② 土粒相对密度(土粒比重)G s :土粒相对密度定义为土粒的质量与同体积4o C 纯水
的质量之比。
ω
ρs s s V m G =,无量纲。
试验测定方法:比重瓶法
【课堂讨论】相对密度(比重)与天然密度(重度)的区别
注意:从公式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土,在不同的状态(重度、含水量)下,其比重不 变;
③ 土的含水量ω——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100⨯=s
m m ωω 试验测定方法:烘干法
【讨论】含水量能否超过100%?
——从公式可以看出,含水量可以超出100%。
2.间接指标(导出指标)
测出上述三个基本试验指标后,就可根据图1-9所示的三相图,计算出三相组成各自的体积上和质量上的含量,并由此确定其它的物理性质指标,即导出指标。
① 孔隙比——孔隙比为土中孔隙何种与土粒体积之比,用小数表示:s v V V e =
孔隙比是评价土的密实程度的重要物理性质指标。
② 孔隙率——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V
V n v =100% 孔隙率亦可用来表示同一种土的松、密程度。
③ 饱和度——土中所含水分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 饱和度可描述土体中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100⨯=v
r V V S ω 显然,干土的饱和度S r =0,当土被完全饱和状态时S r =100%。
砂土根据饱和度可划分为下列三种湿润状态:S r ≤50% 稍湿,50%<S r ≤80% 很湿,S r >80% 饱和。
【讨论】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能否超过1或100%?
④ 饱和密度和饱和重度
饱和密度sat ρ为土体中隙完全被水充满时的土的密度:V V m v s sat ωρρ+=
,(kg/m 3)。
饱和重度:γsat =sat ρg ,
(kN/m 3)。
⑤ 干密度和干重度 干密度——单位体积中土粒的质量:V
m s d =
ρ,(kg/m 3)。
干重度——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d γ=ρd g ,(kN/m 3)。
⑥ 有效重度(浮重度)V
V g m s s ωγγ-=
',(kN/m 3)。
同样条件下,上述几种重度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 sat γ>γ>d γ>γ'
ωγγγ+='sat
3.指标间的相互换算
已知:ρ(γ),G s ,ω——→e ,n ,S r ,ρsat (γsat ),ρd (γd ),γ'等的表达式。
推导间接指标的关键在于:熟悉各个指标的定义及其表达式,能熟练利用土的三相简图。
推导公式主要步骤:
①利用V S 作为未知数,将土的三相图中的各相物质的质量用ρ(γ),G s ,ω和V S 表示出来,填在图中;
②先将孔隙比e 的表达式求出来,然后将其它指标用ρ(γ), G s ,ω和e 来表达。
依上图,将m =(1+ω)G s V s ρω和V =(1+e )V s 代入V m =ρ中可得: 11-)+(=ρ
ρωωs G e 注意:此时e 已是“已知”的指标。
根据各间接指标的定义,利用三相简图可求得:
①ωρρ+=
1d 或 ωρρe G s d +=1 ②ωρρe e G s sat ++=1)( , ωγγe e G s sat ++=1 ③ωγγe G s +-='11 ④e e n +=1 或 ω
ρρs d G n -=1 ⑤e G S s r ω= 【思考】可否用其它简洁方法上述推导公式?如令V s =1。
【习题讲解】
【例1-1】某土样经试验测得何种为100㎝3,湿土质量为187g ,烘干后,干土质量为
167 g 。
若土粒的相对密度G s 为2.66,试求该土样的含水量γ、密度ρ、重度γ、干重度γd 、孔隙比e、饱和重度γsat 和有效重度γ'。
解题思路:利用定义先求ω,ρ,γ ,后根据公式求相关指标。
【例2-1】某完全饱和粘性土的含水量为ω=40%,土粒相对密度G s =2.7,试按定义求土的孔隙比e和填密度d ρ。
解题思路:
①本题给出的条件是饱和土——→S r =100%
②利用三相图求出各相的质量和体积 ③用定义求出e 和ρd 。
【小结】 1.各指标的定义; 2.利用三相图进行指标间的相互换算。
【思考】
1.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哪些指标是直接测定的?用何方法?
2.在三相比例指标中,哪些指标的数值可以大于1,哪些不行?
第三节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基本内容】
一、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土的密实度——单位土体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与其工程性质有着密切关系。
描述砂土密实状态的指标有:
1.孔隙比
孔隙比愈大,则土愈松散。
缺陷:①取原状砂样和测定孔隙比存在实际困难,故在实用上也存在问题。
②没有考虑到颗粒级配这一重要因素对砂土密实状态的影响。
2.相对密度D r :将现场土的天然孔隙比e 与该种土所能达到最密实时的孔隙比m in e 和最疏松时的孔隙比m ax e 相对比的方法,来表示孔隙比为e 时土的密实度。
min
max max e e e e D r --= 【讨论】相对密度是否会出现D r >1.0和D r <0的情况?
当e =e max 时,表示土处于最疏松状态,此时D r =0。
当e =e min 时,表示土处于最密实状态,此时D r =1.0。
用相对密度D r 判定砂土密实度的标准如下:
D r ≤
3
1 疏松 31 ≤D r ≤3
2 中密 D r ≥3
2 密实 优点:在理论上比孔隙比能够更合理确定土的密实状态。
缺陷:测定e 、e max 与e min 困难,通常多用于填方工程的质量控制中,对于天然土尚难以应用。
3.依规范GB5007-2002动触探确定无粘性土的密实度——标贯试验N 或N 63.5,见 表1-3。
优点:可现场测定土的密实度,得到广泛应用。
4.土的稠度
(1)性土的稠度状态
稠度——指土的软硬程度或土受外力作用所引起变形或破坏的抵抗能力。
稠度界限——粘性土由某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塑限——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
液限——土从液性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
注意:塑限、液限是一个含水量
塑限、液限的测定方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2)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①塑性指数:I p =ωL -ωP 注意:计算时含水量要去百分号
结论:塑性指数表示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其值的大小取决于土颗粒吸附结合水的能力,亦即与土中粘粒含量有关。
粘粒含量越多,土的比表面积越大,塑性指数就越高。
应用:根据其值大小对粘性土进行分类。
②液性指数: P L p P p
L I I ωωωωωω--=-=
用途:根据其值大小判定土的软硬状态(表1-4)。
【讨论】液性指数是否会出现I L >1.0和I L <0的情况?
【例1-3】某砂土试样,通过试验测定土粒相对密度G s =2.7,含水量ω =9.43%,天然天然
密度ρ=1.66/㎝3。
已知砂样牌最密实状态时称得干砂质量m s1=1.62㎏,牌最疏松状态时称得
干砂质量m s2=1.45㎏。
试求此砂土的相对密度D r ,并判断砂土所处的密实状态。
解题思路:
①先利用三个基本指标求出天然孔隙比e
②土最密实时有最大干密度ρdmax 和最小孔隙比e min ,土最疏松时有最小干密度ρdmin 和最 大孔隙比e max 。
利用公式ρd =V
m s 和e =1-d s G ρρω求得e min 与e max 。
③利用相对密度的定义式m in m ax m ax e e e e D r --=
求得其密实度。
第四节 土(岩)的工程分类
【基本内容】
一、《土工试验规程》中土的分类
1.一般程序 2.巨粒土和含巨粒土的分类和命名
3.粒土的分类和命名 4.细粒土分类和命名
5.特殊土分类 6.土的简易鉴别、分类和描述
注意:
①各类土的定义;
②利用塑性图对细粒土进行分类的方法。
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中地基土的分类
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岩),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注意:
①各类土的定义;
②对碎石土、砂土进行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③依塑性指数对粉土、粘性土进行分类:
粉土——指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 、塑性指数I P ≤10的土。
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I P >10的土。
粘性土⎩⎨⎧≤171710 P P I I 粘土:粉质粘土:
【例1-5】接例1-4,试按塑性指数I P确定A、B、C土的名称。
解题思路:
①先计算塑性指数;
②依塑性指数对粉土、粘性土进行命名。
【例1-6】图1-15为某三种土A、B、C的颗粒级配曲线,试按《地基规范》分类法确定三种土的名称。
解题要点:
①能看懂颗粒级配曲线图
②熟悉《地基规范》分类法;
③对碎石土、砂土进行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第五节土的压实性
【基本内容】
一、击实试验——土的击实机理(粘性土)
二、影响土(粘性土)的压实性的因素
1.含水量的影响:只有在某一含水量(最优含水量)下才能获得最佳的击实效果。
注意:
①在填土工程中注意控制土的含水量,在土较干或较湿时都不容易将土击实到最密实状态。
②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对填土工程都是不利的。
2.击实功能的影响:
由击实试验可知:
①土粒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不是常数。
最大干密度随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最优含水量则逐渐减少。
但是这种增大或减少是递减的,因此,光靠增加击实功能来提高土的最大干密度是有一定限度的。
②当含水量较低时击数的影响较显著。
当含水量较高时,含水量与干密度关系曲线趋近于饱和线,也就是说,这时提高击实功能是无效的。
3.土的类型和级配的影响
无粘性土的击实特性与粘性土有很大不同。
【工程经验】在工地现场要判别土料是否在最优含水量附近时,可按下述方法:用手抓起一把土,握紧后松开,如土成团一点都不散开,说明土太潮湿;如土完全散开,说明土太干燥;如土部分散开,中间部分成团,说明土料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附近。
4.粗粒含量的影响
【小结】
1.评价无粘性土的密实度有多个指标;
2.对同一种土其塑限和液限是不变的。
3.对土进行分类时,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分类;
4.击实曲线所反映的土的击实特性;
5.控制含水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复习与思考】
1.判断砂土松密程度有几种方法?
2.地基土分几大类?各类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3.土的压实性与哪些因素有关?何谓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4.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凭经验判断土料是否处于最优含水量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