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变电运维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技术在变电运维技术中的应用研
究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运维技术开始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然而变电运维
技术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问题比较多,无法发挥出技术应用价值和作用,必须采
取科学措施予以处理。
文章主要探讨分析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问题,希望可以全面提升变电运维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变电运维
在智能化技术的作用下,智能变电站逐渐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能够更好地对变电设备集中化管理,使多个运转体系综合起来,这对于提高智
能变电站的运维效果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与此同时,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
对变电站的全方位监控,确保在出现风险或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发现,并提醒相关
检修人员做出快速的处理,最大程度避免故障的发生,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运维
管理的综合效益。
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智能变电维护的稳定性较差、智能互感器保护反应相对较慢等,这导致我
国智能变电站建设水平的提升速度缓慢,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国家电力事业的
快速发展。
1 变电运维的重要性
1.1 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电力企业构建变电运维一体化智能体系,进一步优化配置现有资源,促使资
源得到充分的运用。
构建变电运维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简化操作流程,创新
型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有效发展。
电力企业要注重技术方面的
管理,在每一个岗位配置专业水平高的技术人员,构建在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的
标准,构建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将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发展潜力激发出来,可
以显著降低运行成本造价,加大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1.2 增强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变电站的数字化控制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变电站可以对各项指令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调度,据此执行各项操作,减少由于管理不当所造成的设备故障问题。
由此可见,智能化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得到了转变,尤其是在引入一些新型的智能化设备之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效率更高,极大程度减少了传统工作中人力成本的使用,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2 变电站运维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所实施制度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对变电站日常的运行和管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日常工作过程中容易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危及工作人员和用电人员的安全。
在以往单一式的管理模式下,实际管理都是按照硬性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日常过程中的行为习惯,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性。
但是对于运维一体化,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巡查变电设备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需要做好对设备的维修工作和保养工作。
所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应用在新时代下运维一体化的管理中,需要电力企业集合企业发展状况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
2.2 巡视工作的不到位
巡视工作是及时发现智能变电站潜在隐患和运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场巡视工作的不到位,会致使智能变电站运行问题因不能被及时发现而加剧,严重影响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质量。
巡视工作的不到位问题。
巡视工作是及时发现智能变电站潜在隐患和运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场巡视工作的不到位,会致使智能变电站运行问题因不能被及时发现而加剧,严重影响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和运行质量。
2.3 安全控制环节脱位
有关人员要提供全方位、有效安全防护对策并运用安全交底等防护措施,进
一步提高运检一体化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之中的安全可靠性。
因为变电运检一体化
工作技术发展、开展标准、管理人员并未重视安全理念等,使得安全控制环节出
现按脱离管控的现象,对后期的具体实施过程之中对于安全指导理念的落实而言
十分不利。
另外,在先前变电站检修与维修的工作之中,务必要通过运行人员的
许可证来实施安全审查之后才能准许实施,通过运行人员来检查维修工作人员的
成果来予以把控,最终并未实质性的提高安全控制成效。
2.4 稳定性较差
稳定性较差。
智能变电站的互感器一般为有源电子,这时变电站中必须具备
有源电子的相关原件才能正常运行,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则会受到一定
程度上的影响。
此外,光学互感器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同时电磁场
或传送路径也会对高压电子互感器的运行效果产生影响,继而大大降低电力传输
的质量。
3 变电运维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运维一体化实施
的实际需求,需要电力企业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将维护电力设备运行和检修
部分进行结合,不断加强管理的力度,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监
管制度和电力设备的维修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范畴进行明确,做到各
司其职,使变电运维的规章制度可以贯彻落实,确保变电站系统能够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
同时由于变电设备运维工作的难度系数高、工作量大,增加
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量,为了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
责任性,电力企业需要合理划分工作量,针对工作人员各自的工作能力和特征分
配合理的工作,细化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2 加强巡视工作
由于电力系统的建设需要,变电站通常会建在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因此,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很容易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智能变电站
巡视工作就更加重要。
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须要根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结
合当地环境特点开展巡检工作,以检验和保证巡检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智能化技术的优势,用机器人来辅助日常
巡视工作,这样既可以降低巡检工人的工作量,还能加强巡检的量与质,使智能
化变电站的运行得到更好的保障。
3.3 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使用
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的运维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大量复杂数据的处理,综合
性较强,若采用人工方式往往难以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的
信息传播速度较慢,这将会进一步延长故障的抢修进度,不利于进行电力的持续
供应。
为此,电力企业应合理借助于信息化管理手段辅以工作的开展,利用计算
机完成对各项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同时通过服务器进行数据的传送和共享,可将
变电站与相关的供电单位进行网络连接,这样在极大程度上加快信息的传播效率,促进各供电单位的高效交流,从而有效防范电力事故的发生。
3.4 保证稳定性
(1)要合理运用电子技术和一些微型机器,由此将电压管合闸与电波图结
合起来,从而保证电网电压能够时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尽量避免电波出现较
大波动。
(2)要借助于微机技术去检测变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从中及时发现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问题,确保问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3)要加强对自我监测功能的利用,实施对变电运维系统的全方位监控,需要
将断路器作为重点监控对象,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进行预警,并提醒工作人员
采取解决措施。
在此期间,可采用智能控制器去检测二次设备的运行状况,从中
获知整个变电运维系统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4)要根据电子互感器的型号、种
类等进行维修,缩短故障检修时间,为智能变电运维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提供保障。
4 结语
为了提高智能化变电站的运作能力,要全面落实日常巡检和运维管理工作,
将智能化技术与运维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实施对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和实时监控,从而全面提升变电运维工作的效率,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滕岳桓.变电运维中的智能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
用,2020,37(11):102-103.
[2]郑磊.智能化技术在变电运维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
新,2020(08):188-189.
[3]姚智.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0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