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
养学⽣良好的健康⼼理,帮助孩⼦建⽴健康、科学的⽣活态度和⽣活⽅式,提⾼⾃我教育、⾃我修养的能⼒。

下⾯是⼩编为你精⼼整理的⼼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篇1
1.“健康是指⾝体、⼼理和社会的完满状态。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也就是说,仅仅具备没有残疾、没有疾患和⾝体结实这样的条件还不能代表真正的健康。

因此,中国⼼理卫⽣协会会长陈学诗先⽣说:“要判断⼀个⼈是否健康,应从⽣物医学、⼼理学和社会学等⽅⾯综合考虑”,“健康的⼀半是⼼理健康。

”也就是说,健康是指⼀个⼈的⾁体、精神和社会等⽅⾯都处于良好状态。

2.什么是⼼理健康?
所谓⼼理健康,就是⼀种良好的、持续的⼼理状态与过程。

表现为个⼈具有⽣命的活⼒、积极的内⼼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的⾝⼼潜⼒以及作为社会⼀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3.青少年有哪些⼼理障碍?
(1)学习困难综合症状(2)抑郁症(3)⾃卑感(4)过度焦虑症(5)厌学症 (6)考试综合症
4.什么叫考试综合症?为什么有的优⽣在中考、⾼考中反⽽考不到理想的成绩?
考试综合症也叫“考试恐惧症”。

即有的考⽣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旦考试,成绩就不理想,或者说平时测验(真实的)成绩较好,正规考试,尤其是中考或⾼考,成绩就不理想,有的甚⾄很糟糕。

出现这种现象当然有多⽅⾯的原因,其中有的是因为⼼理⾼度紧张所致。

考试⾼度紧张来⾃于过⼤的⼼理压⼒。

⽐如说,明天就要中考或⾼考了,今天就开始紧张了:会考什么题⽬呢?题⽬难不难?今年能不能上重点?上不了重点怎么办?⽗母会怎么说?⽼师、同学、亲戚朋友会怎么看?我⼀定要……等等,这些问题会时常缠绕在这类考⽣的脑海⾥,这样就带来有的考⽣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第⼆天匆匆忙忙赶往考场.结果⼀拿到试卷⼿就发抖,尤其是⼀眼就瞟见⾃⼰不会做的题,头脑“翁”的⼀声出现了空⽩,……整个考试在昏头昏脑中过来,成绩肯定不会理想。

这种症状也叫“⽬的擅抖”或“穿针效应”——越急越穿不进去。

⽤通俗的话说就是“塞紧的炮不会响”。

5.如何克服“考试综合症”?
进⾏⼼理调试:⾸先摒弃⼀些杂念;其次放下包袱:事到如今,急也没⽤;第三,降低期望值;第四,树⽴⾃信⼼:我不成功谁成功!第五,⽤⼀种平常⼼去参加每⼀种考试:反正平时我已尽了最⼤努⼒了,管
它“三七⼆⼗⼀”,考前睡好觉,⼀不⼩⼼,便拿到“世界杯”。

总之,⼼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的成败。

⼀件事情的成功,⼼理素质起着⼀半或者更多的作⽤。

6.中考前⼣考⽣应作哪些准备?
中考考什么?考知识、考能⼒、考⼼理素质、考体质。

中考前的孩⼦,由于长时间的⽇夜奋战,⾝⼼疲惫,睡眠不⾜,营养不良,体质较差,故应作以下调适:
⼼理准备:保持良好的⼼理状态。

诸如乐观、向上、开朗。

⽣理准备:适当运动或参加⼀些⽂体活动,使疲劳的⼤脑得以调节或增氧。

有利于提⾼复习效率和考试的正常或超常发挥。

⽣活准备:加强时间管理,作息时间有规律,睡眠充⾜,切记“三更灯⽕五更鸡”;另外还要加强营养(蔬菜、⽔果、适当的鱼类、⾁类、糖类、禽蛋类等)。

7.当今孩⼦的四⼤缺失:
⼀缺童年快乐。

呈现出三⼤状况:⽣活空间越来越⼤,⽣(成)长空间越来越⼩(独⽣⼦居多);住房空间越来越⼤,⼼灵空间越来越⼩;学习负担越来越⼤,内在动⼒越来越⼩。

⼆缺精神⽂化。

⼀个孩⼦如果从⼩就缺少爱⼼,将来就有可能⽆情⽆义,缺少精神⽂化滋养,将来就很难把握⾃⼰。

三缺亲情沟通。

爸爸妈妈成了孩⼦⼼中的未知世界,沟通不畅成了当今家庭教育的最⼤障碍。

四缺成就感。

很多家长往往不⾸先肯定孩⼦成绩,只⼀味地攀⽐、责骂。

8.⼼理专家给社会提出六条忠告:
⼀是成⼈⽐成功更重要;
⼆是成长⽐成绩更重要;
三是经历⽐名次更重要;
四是付出⽐给予更重要;
五是对话⽐对抗更重要;
六是激励⽐指责更重要。

9.健康是21世纪⼈们的最⼤追求
健康是21世纪⼈们最⼤追求之⼀。

也是⼈们普遍关注的⼀个重要课题。

健康是⼈们的基本需求之⼀,是每个⼈所渴求的。

没有健康,⼀切都将失去意义。

中学⽣更应该树⽴科学的健康观,使⾝⼼都得到健康发展,成为社会有⽤之才。

⼼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篇2
⼀、什么是孤独?
所谓的孤独,是由⼈与⼈的往来体会中产⽣出来的。

当⼈认为⾃⼰是孤独时,那就是他处在想和他⼈接触、交往的状态中。

顽固的⼈、⾃我主张强烈的⼈、反抗的⼈,和阴晴不定的⼈、不满的⼈、插嘴的⼈、过于溺爱宠物的⼈,都是具有容易成为孤独的危险的类型。

我们必须能耐得住孤独,才能完成重⼤的⼯作,才有某种成就的希望。

打⼊团体,或是⾮得⽣活在团体中才能安⼼的⼈,都不能称之为独⽴⾃主的⼈。

个⼈进⼊了群体中,⾃⼰的姓名、地位、职业,⼀切都成为⽆关紧要的东西了。

个⼈完全成为⽆⾊透明的存在,以群体的⼀分⼦⽽⾏动着。

虽然没有不安和焦虑,但是⾃主性也丧失了。

为了考虑估计到⾃由和独⽴,⽆论如何必须要有不能败于团体性的想法的强烈概念,以及不可动摇的精神之⽀柱。

在孤独中,才能诞⽣真正的⾃由。

作为⼀个独⽴⾃主的⼈,如果没有忍耐孤独的精神,和缺乏控制孤独的创造⼒,则⽆法存在于社会。

⼆、如何挣脱孤独?
1、伸出友谊的⼿
(1)克服孤独的两种⽅式
⼀个是⾃⼰积极地打破这种孤独状况;另⼀个是等待周围环境向你接近。

⾃我极端地忍受着孤独,绝缘于向⼈招呼、微笑。

预期渴求着交谈对象,不如在多向⼈打招呼、亲切交往上下功夫。

(2)待⼈亲切
渴求谈⼼对象的,⼤多是以⾃我为中⼼⽽⼜强烈依赖⼼的⼈。

在许多场合,⽆法充分被爱的⼈,经常是到了成年仍残留着⾃恋成分。

依赖⼼强⼤⼈⼠渴求着爱。

对别⼈亲切是免除⾃⼰本⾝孤独的第⼀步。

但是,我们往往吝啬于对别⼈表⽰亲切。

表⽰亲切所需要的勇⽓,事实上正式治疗⾃⼰孤独的特效药。

我们要注意避免对⽅拒绝我们近似做作的亲切,使⾃⼰的善意能确实为⼈所接受。

这样做的⾸要秘诀,是悄悄地,不使当事⼈觉察出我们的表现是出⾃善意。

(3)⼰所欲施于⼈
⾃⼰⾟苦收集的资料,如果对别⼈也有⽤处,不妨提供出来,这也是⼀种有效的善意表现⽅法。

像这种利⼈⼜利⼰的事情,我们应该当⼀个习惯来培养。

有了这样的好习惯,往往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这些收获正是孤独的特效药。

(4)善意的谎⾔
未能受到真诚相待的⼈,不久亦对撒谎者不可捉摸的⼼态感到失望,⽽相继离去。

唯有帮助他⼈的谎⾔,才会使⼈感到愉快。

(5)熟记他⼈姓名
⼈只有在被呼唤时,才会去思索对⽅是何⼈。

希望⾃⼰的名字为别⼈所牢记,边应该先去记熟别⼈的姓名。

嫌恶感可以凭直觉来感受,同样的,善意也可以借助直觉来交流。

⼈有多⽐⾃⼰所厌恶的⼈的本
能,但如此⼀来,只有使双⽅的关系更加疏远,更强烈地注意对⽅的缺点。

为了避免恶性循环下去,你不能等待对⽅来与你接近,必须主动去接近对⽅,⼀味地等待,可能使你失去得益友的机会。

“我未曾遇见有我不喜欢的⼈。

”这正是⼈与⼈交往的真谛,不要去嫌恶他⼈。

(6)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失意的推销员聚在⼀起,他们有共同的烦恼,能相互了解对⽅苦恼的情形,在他们来说,聚在⼀起可以解决⼀切,同是天涯沦落⼈,⾃然会同病相怜,透过共有的不平不满所产⽣的⾔⾏思想,以求得解脱。

在⼼理学上,这种逃避不安的⼼⾥,在我们每个⼈的内⼼,都或多或少的有这种情形存在。

“这是在现代社会中,⼤多数的正常⼈所采取的解决⽅法,这种⼼理活动相当于某些动物的保护⾊。


2、开放⾃我
(1)去除悲观情绪
欲使本⾝改观,必须有所兴⾰。

⾸先,要彻底洗⼼⾰⾯,也就是改正不良的思想模式,爱钻⽜⾓尖正是其中之⼀。

过分钻⽜⾓尖是损多余益。

与⼈交往时,悲观思想尤其要祛除。

郁郁寡欢的性格,只会给对⽅带来不快。

“和⽓致祥”,⼈都乐意向春风满⾯的⼈招呼问好,⽽不愿与满脸阴沉的⼈搭讪说话。

孤独所存在的根本原因便是悲观。

停⽌那毫⽆益处的悲观思想,培养“永不放弃”的思考模式,这是我们开放⾃⼰的第⼀步骤。

(2)坦然⾯对失败
⼈是可以改变的,只有克服失败,不悲观,⼈才有价值。

(3)活泼⾃⼰
(4)踊跃发问
早上与同学碰⾯时,必须清晰⽽亲切地道早安,点头明确些,以使对⽅能感受到;遇到问题时,不要吝于启齿请教,即使⾃⼰会做,也最好请别⼈再加以肯定。

(5)加⼊⼈群
我们不必急着隐藏⾃⼰的缺点,这些缺点让别⼈直销并不可耻,反⽽可借此建⽴愉快的⼈际关系。

(6)舍弃优越感
成功的关键不在你昨⽇的荣耀,⽽在于今天⼯作上的成果。

只要抛弃⾃⼰的优越感,对⽅也⼀定会摘下它冷漠⾯具。

(7)不要过分强调⾃我
不是⾃我吹嘘便是满腹牢骚,开⼝闭⼝全是⾃⼰的事的⼈很难交到真⼼的朋友。

整天把“我”挂在嘴边的⼈,易使⼈反感,受⼈轻视。

他们被认为是强迫性的⾃我推销,故遇到重要事情也不愿与之商讨,他们将因此⽽陷⼊孤独的泥沼中。

同样,打断别⼈的交谈或⽆故转换话题,也都是造成孤独的原因。

被你打断话柄,⽽必须听你发表的⼈,可能会感到不愉快。

⾃⼰觉得有趣,便认定别⼈也有兴趣,是⼀种过分⾃我中⼼的想法。

别⼈说话时,应该静听其说完。

“善⾔者,善闻⼈⾔。


(8)⾃我解嘲的艺术
害怕被⼈看轻,正是缺乏⾃信的证明。

会说话的⼈,常把⾃⼰失败的经验当作笑料。

若⽆其事的⾃我解嘲,像是在说⼀件与⾃⼰⽆关的事。

它不会引起别⼈的不快,反⽽使听众开怀⼤笑,越糊涂的事越能引起笑声,使⼈在愉悦中,松懈戒⼼。

谈论⾃⼰的成功经验,或许会使听众受到某些不必要的刺激,但⾃⼰的蠢事,却常能引起四周朋友的开怀⼤笑,使⽓氛和谐轻松。

(9)给⼈留余地
喋喋不休地强调⾃⼰⾔论的正确,只有使对⽅因下不了台⽽困窘。

透过这种穷追猛打的⽅式,或许可以得知谁是谁⾮,但在⼈际关系上,显然将会有很恶劣的影响。

理屈的⼀⽅⾃然会明⽩⾃⼰的错误。

如果你使对⽅⽆地⾃容,将引起他⼈不必要的不满。

(11)克制过强的竞争意识
假若你将对⽅当成竞争对⼿,对⽅会报以相同的态度。

你的竞争意识愈强,对⽅给予你的刺激也愈⼤。

如果想从孤独中挣脱出来,就务必要压抑⾃⼰过分强烈的竞争意识。

⼼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篇3
⼀、基本知识和理念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是⾝体、⼼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都有维护⾃⾝和他⼈健康的责任,健康的⽣活⽅式能够维护和促进⾃⾝健康。

3.健康⽣活⽅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理平衡4个⽅⾯。

4.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时睡眠。

5.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9.献⾎助⼈利⼰,提倡⽆偿献⾎。

10.成⼈的正常⾎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汞柱;腋下体温36℃-37 ℃; 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针⼀管。

12.从事有毒有害⼯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4.肺结核主要通过病⼈咳嗽、打喷嚏、⼤声说话等产⽣的飞沫传播。

15.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6.坚持正规治疗,绝⼤部分肺结核病⼈能够治愈。

17.艾滋病、⼄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常⽣活和⼯作接触不会传播。

18.蚊⼦、苍蝇、⽼⿏、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异常肿块、腔肠出⾎、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20.遇到呼吸、⼼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呼吸和胸外⼼脏按压急救。

21.应该重视和维护⼼理健康,遇到⼼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22.每个⼈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员。

23.在流感流⾏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24. 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童接触。

25.发⽣创伤性出⾎,尤其是⼤出⾎时,应⽴即包扎⽌⾎;对⾻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健康⽣活⽅式与⾏为
26.勤洗⼿、常洗澡,不共⽤⽑⼱和洗漱⽤具。

27.每天刷⽛,饭后漱⼝。

28.咳嗽、打喷嚏时遮掩⼝⿐,不随地吐痰。

2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30.少饮酒,不酗酒。

31.不滥⽤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32.拒绝毒品。

33.使⽤卫⽣厕所,管理好⼈畜粪便。

34.讲究饮⽔卫⽣,注意饮⽔安全。

35.经常开窗通风。

36.膳⾷应以⾕类为主,多吃蔬菜⽔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37.经常⾷⽤奶类、⾖类及其制品。

38.膳⾷要清淡少盐。

39.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40.⽣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治疗,按照医嘱⽤药。

41.不滥⽤抗⽣素。

42.饭菜要做熟;⽣吃蔬菜⽔果要洗净。

43.⽣、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

44.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品。

45.妇⼥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少5次,住院分娩。

46.孩⼦出⽣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合理添加辅⾷。

47.⼉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和发展。

48.劳动者要了解⼯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49.孩⼦出⽣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预防接种。

50.正确使⽤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51.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不⾷⽤病死禽畜。

52.家养⽝应接种狂⽝病疫苗;⼈被⽝、猫抓伤、咬伤后,应⽴即冲洗伤⼝,并尽快注射抗⾎清和狂⽝病疫苗。

53.在⾎吸⾍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接触疫⽔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54.⾷⽤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55.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

56.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57.避免⼉童接近危险⽔域,预防溺⽔。

58.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农药。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中毒。

三、基本技能
60.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61.能看懂⾷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62.会测量腋下体温。

63.会测量脉搏。

64.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65.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体,会⾸先切断电源。

66.发⽣⽕灾时,会隔离烟雾、⽤湿⽑⼱捂住⼝⿐、低姿逃⽣;会拨打⽕警电话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