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3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7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8.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
除粪便都很迅速。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⑦双重呼吸。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运动系统关节
肌肉
3、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双臂自然下
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神经系统:调节控制,骨:杠杆,关节:支点,肌肉:
动力。

运动:肌肉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

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
动。

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腔:滑液,减摩擦;关节软骨:减摩擦,
减震。

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二、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目的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
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菜青虫取食
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4、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5、通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
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不是一尘不变的平衡。

3、生态系统稳定;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4、生物防治:生物杀生物,方法: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好处:环保无污染。

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生物反应器和仿生等。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只含有一种细菌或真菌。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
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16
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细胞真菌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无成型细胞核√
总结:细菌:无成形细胞核,特有荚膜和鞭毛;除植物外无叶绿体。

17.真菌结构特征:菌盖
孢子子实体
霉菌直立菌丝蘑菇菌柄
营养菌丝:吸收外界营养
菌丝
18. 青霉:扫帚状
霉菌
曲霉:放射状,球状
19.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酵母菌。

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称为食用菌。

22.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制造有机物。

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

如链球菌引起
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
③与动植物共生。

地衣:真菌与藻类共生;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
素;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23.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食品制作。

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冷冻法、冷藏法;真空包装法;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
③疾病防治:抗生素:杀细菌干扰素:杀病毒
④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
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26.制作馒头或面包时,用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
和松软。

27.生物技术应用实例:酵母菌:面包,馒头,酿酒
乳酸菌:酸奶,泡菜醋酸菌:陈醋霉菌:酿酒
转基因技术:工程菌克隆技术:克隆羊多莉
病毒培育:体外组织培养无土栽培:植物生长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1.生物分类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3.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4.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同种生
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

我国是裸
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7.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10.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
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11.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
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
12.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
;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1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
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1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种子、精子库)(4)健全法制管理,全球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