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课件:1.2-地图(含答案118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3.图例和注记 珠穆朗玛峰 8 844.43 米 中“ ”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 米”为注记。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海拔和相对高度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1.根据比例尺比较地形坡度大小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等高线地形图中,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 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上图中的坡度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图中两条 400 m 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2)图中 310 m 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2.几种特殊等高线图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3.等潜水位线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 命题角度一 利用比例尺确定位置 1.(高考经典题)图 1 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 图 2 为校园图局部。读图,指示牌在图 2 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一、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
①图上 1 cm 代表实
典例
②1∶5 000 000
地距离 5 km
形式
文字 式
数字式
③ 线段 式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3)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如 上表中比例尺由大到小依次为① >②>③。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 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 详细,精确度越高。 特别提示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比例尺的地图,如世界政 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比例尺的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一般情况下,地势高处潜水位也较高。潜水的流动方向是 “垂直于等潜水位线,并由高值流向低值”。如上图中,甲处、 乙处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当地潜水的流向。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高考经典题)下图示意某 GIS 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 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 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若在该 GIS 软件中量 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 300 m,宽为 220 m,要将此用地的 平面图用 1∶1 000 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 面的地下水。从本质上来看,等潜水位线其实就是一种等高线, 其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潜水面的高度(海拔)状况,各线的数值就 表示该地区的潜水位高程。等潜水位线图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 图上。如上图所示。
2.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 4 倍,同时保持实际范围不
变,则( )
A.新图比例尺为 1∶800 000
B.同一地点,土地下陷速度变大
C.新图面积变为原图面积的 16 倍
D.相邻两条等值线间差值比原图扩大
3.甲区域的面积接近( )
A.1 平方千米
B.2 平方千米
C.4 平方千米
D.8 平方千米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规范审答
从题干中获取信息
获取信息
推断结论
局部用地长 300 m
局部用地宽 220 m
比例尺 1∶1 000
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
30 cm 22 cm
所选纸张幅面应略大于 30
选项中纸张幅面大小 cm× 22 cm
我的答案: B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根据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两点间的图上距离除以 比例尺。 (2)根据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两点间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 (注意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单位要统一)。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1)倍
的(n+1)2 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 小到n1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1 倍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 (n1)2 倍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变化 将原来比例尺缩 小n1倍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为原来比例尺的(1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部位 地形
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
剖面图示意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 C 山脊
脊线高于两侧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 重合,一
般图用“ ”符号表示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 E 鞍部
中间相对较低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相比较而言,G 表示缓坡部位(等高线较稀疏),F 表示陡坡部 位(等高线较密集)。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特别提示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如 C 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如 B 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且山谷处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3.地形剖面图 可以直观反映出沿剖面线 地势起伏的变化状况和坡度的陡缓 状况。
()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A.A4 纸(29.7 cm×21 cm) B.B4 纸(36.4 cm×25.7 cm) C.A3 纸(42 cm×29.7 cm) D.B3 纸(51.5 cm×36.4 cm )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判断基本地形类型
地形 类型
等高线特征
平原 海拔在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规范审答 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1)D (2) A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形部位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 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如下图所示: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2.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 (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 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 的比例尺越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 命题角度二 比例尺的计算与缩放 (2017·平顶山模拟)土地下陷速度是指土层平均每年下陷的
深度,下图是某城市土地下陷速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 2~3 题。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二讲 地图
C目录 ONTENTS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考纲展示
[考纲展示] 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 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等高线地形图,地 形剖面图。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解析:第 2 题,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 4 倍,新图的长 和宽都变为原来的 4 倍,因而面积变为原来的 16 倍。第 3 题, 结合图例可知,图中甲区域的面积与一个边长为 2 千米的正方 形面积相近,由此甲区域的面积接近 4 平方千米。 答案:2.C 3.C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2.常见地形部位的判读
部位 地形
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
剖面图示意
等高线 闭合,等高线数值 A 山顶 内高外低 (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
例标注) B 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
谷线低于两侧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考向一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和基本地形类型的判断
(2015·高考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 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回答(1)~(2)题。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2.方向 地图 类型
方向判定方法
一般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
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指向标
右图中,B 在 A 的正南方向,C 地图 在 B 的东南方向 经纬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地图 东西方向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3.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将原来比例尺放 为原来比例尺的 n 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
大到 n 倍

n2 倍
将原来比例尺放 为原来比例尺的(n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
大n倍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解析:从指示牌上的信息看,校训碑位于指示牌的正前方 80 m 处,气象站位于指示牌右侧 150 m 处,老校门位于指示牌左侧 200 m 处,地理园位于指示牌前方 350 m 处,再结合图中的比 例尺,即可反推得出指示牌位于图中②处。 答案:B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n1)倍
的(1-n1)2 倍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例如,将一张 1∶100 000 的地 图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1∶ 50 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 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 4 倍(见右图)。若将一张 1∶ 50 000 的地图缩小 l/2,则新图比例尺为 1∶100 000,如果保持 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 1/4 (见右 图)。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2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1)等高(深)线:在地图上海拔 (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如 图,C、F 两点的海拔分别为 800 米、 600 米。 (3)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 C、F 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200 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