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陈述性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征这一句子的命题网络可以是:
赠予
关 系
时间 客体 接 受 者
曾 凯迪拉克车
2
尼克松
主体
1
勃列日涅夫
主 体 关系
3
时间 客 体

漂亮的
关 系
领袖
苏联
按层级组织起来的记忆信息网络
“房子是人们的居住处”
房子是一类建筑物。
房子有房间。
房子可能用木头、砖头或石头建造。
房子常常具有矩形和三角形形状。
(三)进行组块化编码 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 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 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 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 程。 (四)适当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 以后的附加学习。
(五)合理进行复习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三) 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 •1.激活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
•2.设计“组织者”,补充必要的学习材料:在正 式学习之前,给学生补充一些过渡性的学习材料。 “组织者”分解释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 者”。
• 3.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促进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 4.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教 师要和学生展开讨论,平等对话。加深双方对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
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
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 关于“怎么办”的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 生是系统的形式表征的。
(三)哲学的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
显性知识 也称“明言知识”( articulate
knowledge ),是能用语言文字(包括数 学公式、图表)等诸种符号表达的知识。
•3.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作用。
•(二) 呈现学习材料的教学策略
•教师为学生呈现学习材料主要通过教科书和讲课 (口头讲述)两个渠道,另外,还有一些直观材料。 呈现时要精心的组织和设计。在呈现学习材料时, 促进学生选择性知觉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1. 教科书的编排策略。 2. 教师讲课时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 了。 •3、直观材料的呈现要突出关键特征、形式的多样 化。 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把以上几方面结合起来加以 运用,也是呈现学习材料的重要策略。
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
保证。
三、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 整块的知识以图式(schema)的形式表征 1.命题和命题网络 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元。相当于 头脑的一个观念。 人是用命题而不是用句子将言语信息贮 存在头脑中的。
命题网络是享用同一些主题的若干 命题发生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 例:“尼克松曾将一辆漂亮的凯迪 拉克车赠予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 这一句子包含三个命题: ( 1 )尼克松赠予勃列日涅夫一辆凯 迪拉克车; (2)这辆凯迪拉克车是漂亮的; (3)勃列日涅夫曾是苏联的领袖。
4、同化论
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它强调 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精神,即有意义学习
的心向;强调有潜在意义的新观念必须
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 点。
三、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 (一)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知识获得阶段
知识巩固阶段 知识提取阶段
(二)影响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因素
内部因素 先前知识 学习者自身 学习准备
促进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 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包括 如何安排教学事件的先后顺序、如何选择传递信 息的媒体、如何进行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一、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 段: •1.激发学习动机,提示学习目标,引起意义学习 的心向。 •2.呈现学习材料。 •3.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4.指导学生整理所学内容,促进知识的保持。 •5.提供各种提取线索,测评学习效果。
二、 促进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 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弗鲁姆(V.H.Vroom1964)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行为激励公式:激 励力量=效价×期望。效价是指个体所认为的目标价值的大小, 期望是指个体认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根据这一公式, 教师在提示教学目标时要做到: •1.充分利用学习目标的激励作用。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l.从测量学的观点来区分前者可以通 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 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2.从心理表征和贮存来区分
前者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或 者是在表征形式上,主要通过网络化和 结构性来表现观念间的联系。后者主要 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或者是在表 征的形式上,以产生式的形式,通过目 的流将一系列的"条件—行动"组装起来。
•知识掌握的实质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命题网络的建立。对知 识的提取不是把输入头脑中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单独再现出来, 而是对知识的网络结构进行搜索并作出决策的过程,具体有: • 1、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测量认知结构特征的技术,教师 编写测量知识内在联系的试题。 • 2、在知识的提取阶段,教师还要注意提示学生利用情景 和身体动作线索提高提取效率。
默会知识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四)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
1、知识的机械学习 机械学习的结果是机械记忆,如艾宾 浩斯的无意义音节的记忆。 2、知识的有意义学习 通过有意义学习获得的知识是有意义 知识,主要是概念和命题。
思考???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的区别和联系?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②热与体积为己知的关系,现在要学习需求 与价格的关系 ③在原来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腰三 角形时已形成了轴对称图形概念。现在新学 习菱形,“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的命题。
①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②大人说电视,幼儿指电视 ③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 ④胎生、哺乳的动物
“狗”只表示儿童最初所见到的某条 狗。 “狗”表示一类事物如犬类,而不论 其大小、毛色、习性
一、促进陈述性知识的一般学习条件
(一) 深度加工材料 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 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 解和记忆的方法。 (二)有效运用记忆术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 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 策略。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学习内容
陈述性 知识的 学习
陈述性 知识的 获得
陈述性 知识的 学习 策略
一、知识的概念
狭义知识;一般仅指能贮存在语言 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 如各门学科的事实、定理、公式等。 广义知识:是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 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组织。它既 包括个体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 ,也包括在获得和使用这些信息过程中 所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技能、技巧和能力。
材料:木头、砖头、石头
功能:供人居住
形状:直线形或三角形
面积:100-1000平方米
•香克和阿伯尔逊(R.C.Schank & R.Abelson, 1977)
把表征反复出现的有序事件的图式称为脚本。脚本
不同于客体图式,它表征的事件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一、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结果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结果可分为性质不 同的两种类型。
(四) 促进知识保持的教学策略
•1.及时复习。
•2.复习方式要多样化。
(1).树状图法和网络图法 ( 2).列表(3).各种记忆术
•3.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
•4.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5.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合。 •6.掌握复习的量;既要防止过度疲劳,又要提倡过度复习。
(五) 测评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
3.从它们的激活和提取来区分 陈述性知识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 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获得之后, 要进行调整或修改的话,比较容易; 程序性知识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获得之后,要对它进行修改,具有很大 的难度。
4.从它们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和结果来区分
陈述性知识用于说明事物的状况、特 点及关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 和“怎么样”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发出行为的指令,从
而对某些信息进行识别或转换,做出某些
动作,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5、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区分 前者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习
得速度慢,遗忘也慢,尤其是运动技能,
一旦达到熟练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
二者的联系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又是密切联
系在一起的。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
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二、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一) 促进简单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 的策略 复述策略 精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二)促进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 与保持的策略
复述策略
精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思 考 题
给你一百个外文单词,需要你用最经 济合理的方式牢固记住。请你根据本章 介绍的学习与记忆原理设计一个最佳的 学习与复习方案。
影响知识 学习的因素
外部因素 教师的态度
班级心理气氛
环境因素
思考: 请结合实际谈谈陈述性知识 学习的作用。
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作用
☆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 任务之一 ☆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促进技能形成和 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 知识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前提 ☆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的态度和品 德形成的因素之一
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
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即新学习的 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这就是上 位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 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 系。而在有意义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 义,即原有观念和新学习的观念是并列 的,这就是并列结合学习。
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了“萝卜”、 “菠菜”、“大白菜”等概念,再学习“蔬 菜”这个新的概念
二、知识的分类
(一)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感性知识是主体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 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 种水平。
理性知识是主体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与
内在规律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题两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 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关于 “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 李白是唐代诗人。 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形式 的形式表征的。
机械学习的结果
有意义学习的结果
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类型
(一)有意义的言语学习理论 1、符号表征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二) 命题学习
1. 下位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的水 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
2、上位学习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指认知结 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
房子一般大于40平方米小于150平方米。
2、图式(Schema)
图式是人头脑中关于普通事件、客体与 情景的一般知识结构。
其含义是 (1)图式具有概括性 (2)图式中含有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也 含有非本质特征 (3)图式中的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或结构组 织起来的 (4) 个体的图式是发展的
房子的图式表征如下 (安德森): 上位集合:建筑物 组成部分:房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