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思路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思路构建
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将我科2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名护理人员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10名护理人员行层级管理,对比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文书书写、
基础护理及护理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
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
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
用层级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密切护患关系,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层级管理;护理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123-01 护理层级管理指的是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对每个职位的权利、利益及权利加
以明确,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严格按组织程序开展护理工,以提高护理质
量[1]。
我院近年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层级管理,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20名护理人员随即分为对
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
为(28.3±2.6)岁;工作年限为1~19年,平均年限为(6.7±1.8)年;主管护师1名,
护师2名,助理护士7名。
观察组1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为21~32岁,平均年龄为(27.8±3.3)岁;工作年限为0.5~15年,平均年限为(7.6±
2.2)年;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助理护士7名。
两组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层级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文化程度、专业技术及职称等情况,成立护理层级岗位,明确工作职责。
②护理层级共包括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4个层级,护士长主要负责检测、评估全科的护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制定相应处理措施;护理组长的工作主要是本科室的护理工作,制定相应的护理
方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开展方案,定时向护士长报告工作情况;责任护士
主要负责确定相关护理项目,确定生活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内容;助理护士主
要负责为患者开展用药护理、查房、陪检等具体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以护理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质量及
护理操作水平进行考评[2];以我院自制问卷对分别两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的100
名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满分100分,按照得分分为[3]:十分满
意(得分>85分)、一般满意(得分60~85分)、不满意(得分<60分),满意度=(十
分满意+一般满意)/小组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
2.0软件包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
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及护理操作评分明
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1所示。
2.2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
3.00%,观察组
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4]。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康复,因此,护理工作对于临床治疗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而如何更好的实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提升护理质量已经成为护
理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护理层级管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管理模式,通过连续排
班制度,确定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以更好的实现护理人员的价值,提高护理质量[6]。
本研究通过对20名护理人员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护理层级管理的观察组
的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及护理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护理层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让临床护理服务向人文化、人性化发展。
除此之外,通过对两组护理人
员开展护理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
为83.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原因为护
理层级管理因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也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总之,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层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
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新娜.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0,6(14):1620-1621
[2] 殷爱顺,李秋容,贺晓萍,等.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价值[J]. 航空航天医
学杂志,2014, 25( 4) :577-578
[3] 吕学华.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 ] .吉林医学,2012, 33( 6) :1315
[4] 杜旭.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特需病房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4,
35( 33) :7506-7507
[5] 鲁杰.观察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
1( 20) :141-142
[6] 吕学华.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2,2(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