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临床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NIPPV模式、参数
PSV可与SIMV联合,支持患者的自主呼吸。
也可加用CPAP/PEEP。PSV是既能保留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又
可对患者提供呼吸支持的良好通气模式,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PSV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与
呼吸机的同步性好,病人感觉舒适。降低患者的呼吸功。
PSV的适应症:1.有自主呼吸能力,但需要通气支持的
气模式。吸气正压( IPAP) 用以产生通气;而呼气正压( EPAP)用以改善低通
气肺区的通气并抵消内源性PEEP, 同时有益于触发和增加呼气相的CO2 的
排出。
3.NIPPV模式、参数
BiPAP的气道压力和流速图
特点和用途:
1.P1相当于吸气压力(0—90cmH2O可调);T1相当于吸气时间;P2相当于
5. 气双水平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
6.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7. PEEP的应用及调节
8. 其他模式:
3.NIPPV模式、参数
3.1控制模式(ControlModeVentilation,CMV,C):
压,这就是呼气末正压( PEEP)通气(图2)。需要明确的是, 机
械通气时呼气相的动力仍是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此时,
患者处于“正压吸气、正压呼气”状态。
2.NIPPV工作原理
3.NIPPV模式、参数
机械通气模式:
通气模式可以理解为呼吸机是如何对呼吸进
行控制和辅助的。简单地说就是呼吸机何时开
始送气、如何送气、何时停止送气。
1. 时间切换,以预设的吸气时间的结束点为切换点,或呼
吸机自动计算输送预设潮气量所需的时间,以这一时间段的结
束点为切换点。
2. 流速切换,以吸气流速降至最高流速(峰流速)的特定百
分比时为切换点。例如,以吸气峰流速的25% 为切换点,峰流
速为100L /m in, 则吸气流速降至25L /m in时切换。
10个“触发窗”,每隔6秒1个,“触发窗”结束时即为呼吸机
触发
。病人只有在“触发窗”内吸气才能启动流速或压力触发, 呼

机同步予以通气支持;若“触发窗”内呼吸机未探测到病人的

发信号,则在“触发窗”结束时按预设频率触发。病人在“触
发窗”
外吸气时, 呼吸机不给予通气支持, 但允许病人自由呼吸,
此时就相当于未行机械通气(图4)。
择,选择某一模式的原则是能满足患者的通气支持
需要并尽可能地减少对生理功能的干扰。不同模式
间的本质区别即在于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工作方式
的不同,因此可以从触发、控制、切换所采用的方式
的角度去理解通气模式。
3.NIPPV模式、参数
1. 控制模式(Control Mode Ventilation,CMV,C)
也称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ventilation,IPPV)
传统的CMV是一种完全的容量控制(时间触发)。目前CMV既可采
用容量控制通气(VCV),也可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的方式。
VCV的原理:流速恒定(控制流速),优点是通气容量恒定,缺点
是气道压力随肺顺应性的降低或气道阻力的增高而增高,有导致气压伤
1正常的肺通气:人在生理状况下为“负压吸气、正压呼气”
2.机械通气:在机械通气时, 吸气相动力的产生主要或完全不
再源自于患者吸气肌的收缩, 而是由呼吸机提供。若吸气相
时呼吸机以高于大气压的压力将气流送入肺,即为正压机械
通气。在现代机械通气治疗中,呼吸机不仅行“正压吸气”,

且往往在呼气相结束时以一定的压力维持肺泡内压高于大气
ventilation,IM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SIMV):
两种通气模式均允许在呼吸机指令通气期间存在
患者的自主呼吸,分钟通气量由呼吸机指令通气和
患者的自主通气两部分组成。IMV时预设的机械通
气频率不受患者的自主呼吸影响,而SIMV可与患者
6.与CPAP/PEEP联合应用时能保持肺开放。
7.肺内气体分布更加均匀。
8.减少发生对呼吸机精神依赖的可能。
3.NIPPV模式、参数
3.4 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 ilation,PSV):
压力支持通气采用患者触发、压力控制、流速切换,即由
患者的自主吸气努力触发呼吸机,维持恒定的气道正压,当吸
综上,触发、控制、切换是通气模式必备的3个基本要素,
每个要素有数种不同的工作方式(表1) ,不同的工作方式与相
应的参数相对应(表2)
3.NIPPV模式、参数
表1
要素
触发
触发、控制、切换的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
患者触发
呼吸机触发
控制
切换
压力控制
容量控制
时间切换
流速切换
压力触发
流速触发
容量触发
时间触发
3.NIPPV模式、参数
不可能预先存贮一定量的气体输送给病人,也就不存在字面
意义上的“定容”通气。呼吸机是通过对气流和时间的控制来
实现“定容”的,因为输送的气体流速与送气时间的积分就是

输送的气体容量。以“定容”方式通气时,需设定气流的峰流

和波形,呼吸机在吸气相输送这种特定形式的气流,当潮气量
设定后,吸气时间也就确定了。“定容”通气时吸气压力由吸
2. 辅助/控制通气(ACV)(A/C)
3. 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
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SIMV)
4. 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 ilation,PSV)
即如何送气,称之为控制( control);最后需确定何时
从高压相转为低压相,即何时停止送气,在大多数情
况下这也是由吸气转为呼气的时间点,称之为切换
( cycle)。不难发现,通气模式可简单地理解为触发、
控制、切换的循环往复。
3.NIPPV模式、参数
触发:
1.患者触发:患者的吸气动作使呼吸机管路内压
气流速降低至最高吸气流速的特定百分比时(如25% ),送气
停止, 呼气阀打开,病人转入呼气相。应用PSV 时,需预设压
力支持水平(通常为5~30cmH2O)和触发灵敏度,而呼吸频率、
吸/呼比由患者自主呼吸控制, 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取决于预
设支持压力水平和自主呼吸的强度。
在无创呼吸机中这种模式有时指自主( S)模式。
系统,空气- 氧气混合气流在通过呼吸机活瓣的过程
中被“加工”,也就是对气流的大小和形态进行调控,
成新的气流形式,输送给病人。气流的大小通常以峰
流速表示。气流的形态主要有方波、减速波、加速波
和正弦波
3.NIPPV模式、参数
3.NIPPV模式、参数
1. 容量控制
在现代呼吸机中并无可储存一定容量的结构(如风箱),因此
PEEP(0—90cmH2O可调);T2相当于呼气时间。
主吸气时,呼吸机以AMV 方式工作,为流速或
压力触发。若病人的呼吸频率小于呼吸机预设
通气频率,CMV 方式会保证实际通气频率达到
预设频率;若病人呼吸频率高于预设频率,则
呼吸机完全按AMV 工作 。在NPPV 呼吸机中这
种模式有时指自主/时间控制( S /T)。
3.NIPPV模式、参数
3.3 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病人。2.有自主呼吸的COPD患者或其他呼吸肌疲劳患者需
长时间机械通气(>48h)治疗,并且已经使用SIMV或
CPAP模式进行通气支持时。
3.NIPPV模式、参数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
指在保留病人自主呼吸条件下,分别调节两个气道正压水平和持续时间。

流速和呼吸系统阻力共同决定,是无法直接控制的。
3.NIPPV模式、参数
2. 压力控制
“定压”通气时, 呼吸机以一定形式的气流使管路内压力稳

于预先设定的水平。吸气相压力设定后,吸气所需的气流速
度由呼吸系统阻力和病人的吸气用力程度共同决定,吸气初
流速较大,以迅速达到预设压力,为了维持压力不变,吸气流
力下降,产生吸气气流, 呼吸机的传感器检测到这种
微小的压力、气流变化,并感知为触发信号,开始送
气。以压力变化为触发信号则为压力触发,以气流变
化为触发信号则为流速触发或容量触发。病人触发方
式有利于呼吸机与患者协调。
2. 呼吸机触发: 也就是时间触发,呼吸机按预
设的时间间隔(通气频率)完成触发,不与病人的自主
吸气同步。呼吸机触发不利于呼吸机与患者协调,适
用于自主呼吸驱动消失或极微弱的病人。
3.NIPPV模式、参数
(2)控制
可分为“容量控制”与“压力控制”两种基本
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控制方式的关系,需首先了解
呼吸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图3)。如图所示,可
把呼吸机看作是由一系列传感器和控制器调控的活瓣
速自然递减,呈减速波型。“定压”通气时潮气量仍然为气流

时间的积分, 与“定容”通气不同的是, 此时潮气量是无法直

控制的。
因此,所谓“定容”通气就是以潮气量为目标控制气流,而
“定
压”通气就是以压力为目标控制气流。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只
要确定流速和波形,就可实现对气流的控制
3.NIPPV模式、参数
(3)切换
因此广义而言,通气模式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就是在基线水平上的高、低相压力转换,以满
足吸、呼气要求
3.NIPPV模式、参数
实现一种模式, 首先要确定由低压转为高压的时
间点,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也是由呼气转为吸气的时间
点,即呼吸机何时开始送气,称之为触发( trigger);
其次要确定呼吸机在高压相采用何种方式调控气流,
SIMV 时患者仅得到预设频率的通气支持。
3.NIPPV模式、参数
图4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3.NIPPV模式、参数
SIMV的优点:(与CMV相比)
1.避免或减少镇静剂或肌松剂的应用。
2.减少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
3.预防呼吸肌萎缩。
4.加速撤机过程。
5.减少对循环功能的干扰和气压伤的发生率。
的危险。
PCV的工作原理:压力恒定(控制压力),优点是流速可变,患者
舒适性较好,气道压力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引起气压伤的风险小,
但缺点是潮气量随肺顺应性的降低或气道阻力的增高而降低。选择此模
式需注意监测: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
应用CMV注意:在病人有自主呼吸时,较容易发生自主呼吸与呼吸机
不协调,临床上为避免两者对抗,常需要应用镇静剂,甚至使用肌肉松弛剂,
的自主呼吸同步,避免了自主呼吸与机械呼吸之间
可能存在的不协调现象。
3.NIPPV模式、参数
目前呼吸机多提供SIMV模式,与A /CMV 不同的是,SIMV
设置了“触发窗”。“触发窗”是一个时间段,其数目与预设
的通气
频率相等,位于呼吸机触发点(时间触发点)之前,其长短由各
品牌呼吸机预先设定。例如预设频率为10次/分,则每分钟有
综上综上触发控制切换是通气模式必备的触发控制切换是通气模式必备的33个基本要素个基本要素每个要素有数种不同的工作方式每个要素有数种不同的工作方式表表1不同的工作方式与相不同的工作方式与相应的参数相对应应的参数相对应表表23nippv3nippv模式参数模式参数表表1触发控制切换的工作方式触发控制切换的工作方式要素要素工作方式工作方式触发触发患者触发患者触发压力触发压力触发流速触发流速触发容量触发容量触发呼吸机触发呼吸机触发时间触发时间触发控制控制压力控制压力控制容量控制容量控制切换切换时间切换时间切换流速切换流速切换3nippv3nippv模式参数模式参数表表2触发控制切换以不同工作方式工作时需设置的参数触发控制切换以不同工作方式工作时需设置的参数要素要素工作方式工作方式需设置参数需设置参数触发触发压力触发压力触发压力触发敏感度压力触发敏感度流速触发流速触发流速触发敏感度流速触发敏感度容量触发容量触发容量触发敏感度容量触发敏感度时间触发时间触发通气频率通气频率控制控制压力压力吸气压力吸气压力容量容量峰流速峰流速气流波形气流波形潮气量潮气量切换切换时间时间吸呼比或吸气时间吸呼比或吸气时间流速流速峰流速峰流速3nippv3nippv模式参数模式参数3
应用控制通气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呼吸肌萎缩和呼吸机依赖。
在NPPV 呼吸机中,CMV联合PEEP常指时间控制性通气( T)。
3.NIPPV模式、参数
3.2 辅助/控制通气(ACV)(A/C):
A /CMV兼备呼吸机触发( CMV )和病人触发
( AMV ),当病;当病人有自
两个压力均为压力控制,相当于CPAP,但CPAP水平在高压力水平和低压力
水平之间交替,利用高低压交替产生的压力差增加肺泡通气量。另外,高
压力水平和低压力水平所持续的时间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无论在高
压力水平还是低压力水平阶段都允许病人有自主呼吸。
NIPPV 中压力支持和PEEP联合应用即为B iPAP,是目前最常用的无创通
表2
触发、控制、切换以不同工作方式工作时需设置的参数
要素
工作方式
需设置参数
触发
压力触发
流速触发
容量触发
时间触发
压力触发敏感度
流速触发敏感度
容量触发敏感度
通气频率
控制
压力
容量
切换
时间
流速
吸气压力
峰流速
气流波形
潮气量
吸呼比或吸气时间
峰流速%
3.NIPPV模式、参数
3.常见机械通气模式
临床上根据病情的需要有多种通气模式可供选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临床的应用
优选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
临床的应用
1.机械通气简介
► 有创
无创
有创
有创—无创序贯
无创机械通气的类型
负压通气
各种躯体通气机(铁肺、胸甲式、
茄克衫式等)间歇腹部加压通气
正压通气
经鼻(面)罩容量控制、压力控制、
压力支持通气等
高频通气
高频胸壁压迫震动通气
2.NIPPV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