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 文中第一段“似乎” 和“确凿” 有矛盾吗?怎样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不矛盾。
似乎:时隔八年,印象迷糊
确凿:因为童年生活快而难忘记
2 第九段三个“也许” 有什么表达效果?
表猜测,表达作者深深眷恋百草园和被迫离开时 无奈与依依惜别之情
3第二段“不必说……更不必说……单是……”中 哪个是强调的重点?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 一个“乐”字——乐于 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 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 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 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 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10-24)
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段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 其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环境 (第10段、第17段):呆板 学习生活: 单调枯燥,但苦中作乐 教学方法: 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百草园,绍兴城内 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是绍兴城内新台门寿怀鉴先生寓 所内的一间房子,用为书塾,在鲁迅家附近, 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先生是一位极方 正、质朴、博学 的人。
鲁迅的塾师寿镜吾
字词注音、解释
一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 哪些信息?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书先生:你认为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文中 句子加以说明并说说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和蔼、开明 思想感情:
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
1.怎样理解先生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学生提问应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 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 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
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 训
动词:扫、支、撒、系、牵、看、拉……九个表述动作的 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后捕 鸟的乐趣。
4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 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写法: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作用: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 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 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 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 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 大部分多是作者回忆自己 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作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 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 《朝花夕拾》,意思是早 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 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 事。
斑蝥
何首乌和木莲 覆盆子
桑葚
角度:分别从视觉、听觉、味觉等角度入手
顺序: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由静到动、由整体到局 部
写景的顺序
• 1、按方位的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 内,由上往下,则前到后等等);
• 2、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先写全景再 描述局部再写全景,由点到面,由面到点 ); 3、按时间顺序写(可以是春、夏、秋、 冬的不同变化,也可以景物形成的过程介绍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4日星期五2022/3/42022/3/42022/3/4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42022/3/42022/3/43/4/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42022/3/4March 4,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42022/3/42022/3/42022/3/4
4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 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1 第二段作者描写了百草园哪些景物?分别从哪些角度、哪 些顺序描写?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 ︷ 整体 顺序
局部
先静物
后动物
先动物
后静物
低 菜畦 石井栏
高 皂荚树
鸣蝉 高 黄蜂
低
叫天子
油蛉 蟋蟀 蜈蚣
的猜测,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与不舍。
3 百草园是“乐园”,体现在哪几方面?
二 体会百草园之乐
1 第二段作者描写了百草园哪些景物?分别从哪 些角度、哪些顺序描写?
2 写美女蛇的故事,属于何种叙述顺序?有什么 作用?
3 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写捕鸟,写了哪几 方面的内容?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2.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 显然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 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 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 戏的乐趣。
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 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 心理。
表明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点名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 园(先写)和三味书屋(后写)。空间顺序。
2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层(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第二层(9-24):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第九段是过渡段,这段话有什么作用?文中还有哪些过渡句?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内容上: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我对被送到私塾读书原因
何首乌
覆子
桑 葚
大黄蜂
斑蝥
云雀
皂荚树
2 写美女蛇的故事,属于何种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美女蛇的故事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 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 乐园的情趣。
3 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写捕鸟,写了哪几方面的内 容?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 种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 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 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 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鲁迅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 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 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1-8)
(9)
(10-24)
景物有声有色,充满乐趣。
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神秘 色彩,丰富了情趣。 雪地捕鸟,带来无穷乐趣。
内容:枯燥 形式:单调 环境:压抑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