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4dtnl》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4 d t n l》公开课
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4 d t n l》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汉语拼音4 d t n l》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字母的认读、书写以及正确的发音方法。
在这一课中,“d、t、n、l"这四个声母是教学重点。
教材通过形象的图片、儿歌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这几个声母。
例如,“d”的配图是一个队鼓和鼓锤,形象地展示了“d"的形状,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记忆发音,像队鼓敲响“d d d”。
这部分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拼音,提高识字、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在汉语拼音学习方面,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例如对单韵母“a、o、e、i、u、ü"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
然而,声母的发音和书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相对复杂,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引导。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
(2)能够正确书写这四个声母,掌握正确的书写笔顺。
(3)学会“d、t、n、l"与单韵母的拼读方法,能准确拼读音节。
示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模仿发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2)通过练习拼读,提高学生的拼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汉语拼音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
1. 正确认读声母“d、t、n、l”,掌握其发音方法。
例如,“d"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舌头位置,并用手感受气流的冲出,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2. 正确书写“d、t、n、l”,明确书写笔顺。
“d"先写左半圆,再写一竖;“t”先写竖右弯,再写一横;“n"先写一竖,再写右弯竖;“l”写一竖。
五、教学难点
1. “n"和“l”的发音区分。
“n"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鼻腔出来;而“l”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两个音的区分较难。
可以通过让学生捏住鼻子发“l"音,感受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而发“n”音时,松开鼻子,感受气流从鼻腔出来,从而区分这两个音。
2. 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
例如“d - a"拼成“dā”,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从单独认读声母和韵母到将它们拼读在一起是一个思维的转换过程,需要不断练习。
六、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
通过展示图片、动画等直观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认识声母的形状和发音方法。
如展示“d"的队鼓图片,演示队鼓敲响的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d”的发音。
2. 游戏教学法
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开火车"读声母、“找朋友”(声母和韵母拼读)等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对比教学法
在教学中对比相似的声母,如“n"和“l”,通过对比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帮助学生区分。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1 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去拼音王国里认识四个新朋友。
在去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小困难,拼音王国的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了,密码就是我们之前学过的单韵母。
只有正确读出单韵母,大门才会打开。
"然后出示单韵母卡片,让学生认读。
1.2 情境引入
大门打开后,教师说:“看,我们来到了一个奇妙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它们都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有关呢。
”
2. 讲授新课
2.1 学习声母“d"
(1)观察图片
展示“d”的图片(队鼓和鼓锤),引导学生观察:“小朋友们,看看这张图片,像什么呀?"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总结:“这个队鼓和鼓锤的形状就像我们要学的声母‘d’。
”
示例:
(2)学习发音
教师示范发音: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让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错误的学生。
可以让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发音。
(3)记忆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我们怎么记住‘d’的形状呢?可以想象一下,队鼓的半圆就像‘d’的左半圆,鼓锤就像‘d’的一竖。
"让学生用手在空中比划“d”的形状。
(4)书写指导
教师在黑板上的四线三格中示范“d"的书写:先写左半圆,再写一竖。
强调书写的笔顺和占格位置,然后让学生伸出手指在空中跟着写,再在练习本上写3 - 5个。
教师巡视,对书写不规范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2 学习声母“t”
(1)观察图片
展示“t"的图片(一把伞把和伞面),提问学生:“这个图片像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像声母“t"。
示例:
(2)学习发音
教师示范发音: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舌尖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让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把手放在嘴边感受气流来检查发音是否正确。
(3)记忆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我们可以把伞把想象成‘t’的竖右弯,伞面想象成‘t’的一横。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
(4)书写指导
教师示范“t"的书写:先写竖右弯,再写一横。
提醒学生注意横的长短和位置,然后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3 学习声母“n”
(1)观察图片
展示“n"的图片(一个门洞),问学生:“这像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像“n"。
示例:
(2)学习发音
教师示范发音: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鼻腔出来。
让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捏住鼻子感受一下发“l”音和“n"音的区别。
(3)记忆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门洞的形状就像‘n’,这样是不是很好记呀?”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4)书写指导
教师示范“n"的书写:先写一竖,再写右弯竖。
让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纠正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2.4 学习声母“l”
(1)观察图片
展示“l"的图片(一根小棒),问学生:“这像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像“l"。
示例:
(2)学习发音
教师示范发音: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让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舌头感受气流的走向。
(3)记忆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小棒的形状就像‘l’,很容易记住吧。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思路。
(4)书写指导
教师示范“l"的书写:写一竖。
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对书写规范的学生进行表扬。
3. 课堂练习
3.1 认读练习
(1)教师出示“d、t、n、l”的卡片,让学生认读,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即一个学生读完后下一个学生接着读,看哪一组“火车”开得又快又好。
(2)打乱顺序出示这四个声母,让学生快速认读。
3.2 书写练习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四线三格,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d、t、n、l”,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并指出书写错误的地方。
(2)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这四个声母,每个写5 - 8个,教师巡视,对书写工整、规范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书写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3 拼读练习
(1)教师先进行示范拼读,如“d - a - dā”,然后让学生跟着拼读。
(2)教师出示“d、t、n、l"与单韵母“a、e、i、u、ü”的组合卡片,让学生进行拼读练习。
例如:“t - i - tī"n - ü- nǚ”“l - u - lǔ"。
(3)进行“找朋友”游戏,将声母和韵母卡片分别发给学生,让学生找到能拼成音节的朋友,然后一起读出这个音节。
4. 课堂小结
4.1 回顾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今天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四个新朋友‘d、t、n、l’,我们学会了它们的发音、形状和书写方法,还学会了它们和单韵母的拼读。
"
4.2 强调重点
教师强调:“在发音的时候,大家要注意‘n’和‘l’的区别,在书写的时候要按照正确的笔顺来写。
”
5. 布置作业
5.1 书面作业
(1)在拼音本上书写“d、t、n、l"各一行。
(2)将“d、t、n、l”与单韵母“a、e、i、u、ü"的拼读组合每个写3遍。
5.2 口头作业
(1)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这四个声母的发音。
(2)和爸爸妈妈玩“找朋友”的拼读游戏。
八、课堂练习例题及答案
1. 认读例题
(1)认读下列声母:d、t、n、l。
答案:正确认读声母“d、t、n、l”,发音准确。
(2)找出下列卡片中声母“d”:(出示卡片:d、a、t、n)
答案:选择“d"卡片。
2. 书写例题
(1)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声母“t”。
答案:先写竖右弯,再写一横,占中格和上格。
(2)写出声母“n"的笔顺。
答案:先写一竖,再写右弯竖。
3. 拼读例题
(1)拼读音节:d - a - dā。
答案:正确拼读出“dā”。
(2)将“l"和“u”拼成音节。
答案:l - u - lǔ。
九、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直观演示法,学生对声母的形状和发音方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然而,在“n"和“l”的发音区分上,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练习。
同时,在书写指导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笔顺,但仍有少数学生书写不规范,需要更多的个别指导。
此外,在拼读练习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一些组合的拼读不够熟练,需要增加更多的练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