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帛画》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中美术《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帛画》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美术《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帛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帛画的背景、画面内容、主题思想以及帛画的艺术特征,学会鉴赏帛画作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帛画《龙凤仕女图》的描述、分析,了解帛画的艺术特征,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帛画作品的形式美感,提高审美意趣,领悟中国古代美术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龙凤仕女图》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征。
难点:能够从帛画作品当中领悟中国古代美术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播放国家宝藏视频《帛画魂》,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首歌唱了哪些内容?视频中出现的作品是什么?
学生认真观看并回答:歌词描绘的是千年珍宝——辛追墓T型帛画中的故事,进而揭示课题《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帛画》。
活动二:描述分析
1.画面内容
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欣赏作品《龙凤仕女图》,并提问:
《龙凤仕女图》是何时何地出土的?(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1号楚墓出土)
这幅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总结: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而立的中年妇女,发髻高盘,阔袖长袍,双手合十像在祈祷。
妇人头顶上有一只腾空飞舞的凤鸟,尾羽向上卷起。
左侧是一条体态扭曲的龙,正向上升腾。
2.造型、线条、色彩
继续观察《龙凤仕女图》,提出问题:作品中的.人物、龙凤造型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人物体态婀娜清丽,龙凤姿态极为矫健,整幅作品造型生动、形象。
放大《龙凤仕女图》局部,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作品的色彩、线条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线条极为概括洗练,刚健古拙,沉凝有力,色彩淡雅,以平涂为主。
3.主题
继续引导学生欣赏《龙凤仕女图》并追问:
这幅作品主要表达什么思想呢?(引魂升天)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这幅作品是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旌幡,反映了当时楚国上层社会流行的死后升天的意识。
活动三:总结解释
请学生总结《龙凤仕女图》的艺术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出:《龙凤仕女图》人物做正侧面的立像,以典型服饰表现其地位、身份和性别,造型生动,比例匀称,仪态肃穆。
注重形象轮廓,线条勾勒兼平涂着色,反映了“引魂升天”的主题。
活动四:鉴赏评价
1.出示帛画《人物御龙图》,请学生运用欣赏帛画的角度和方法,组织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用8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鉴赏。
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讨论结束后,以“档案”评说人的形式,每组选一名代表来介绍《人物御龙图》。
(如《人物御龙图》:造型——男子正侧面;线条——流利挺拔;主题——引魂升天)。
最后,教师从造型、线条、主题等方面进行总评(这幅画基本上运用白描手法进行绘制,用线细劲到位,人物造型相当准确,是楚国墓葬中用于引魂升天的帛画)。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课堂尾声师生共同总结升华: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帛画,体会到中国艺术作品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课后搜集自己喜欢的帛画作品,下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
2、高中美术《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帛画》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讲解、听辨,让学生大致了解中国的戏曲音乐艺术,重点掌握京剧艺术中的各个行当,再看戏时能从中分辨出各个行当的人物角色。
教学重点:京剧音乐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了解京剧知识,能听辨出京剧。
教具:电脑课件
教法:利用幻灯片,从视觉方面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学法:看、听、赏、记、辨。
看图片,听讲解,欣赏音乐,记忆知识,辨别剧种。
教学程序:
导课:创设情景,看脸谱图片,听《唱脸谱》引入主题。
新课教学:听戏曲片断,走进戏曲──戏曲知识的讲解,掌握相关知识──检验成果,考考你的记忆力──欣赏京剧《铡美案》《智取威虎山》了解传统京剧、现代京剧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具体程序:
1首先在导课部分.采用《唱脸谱》导入
这首歌曲属于戏歌,既有歌曲的成分,又有戏曲的感觉,采用这首歌曲作为中介,由歌曲过渡到戏曲我认为比较恰当。
2.(新课教学)发展阶段:
既然走进戏曲,那么在新课教学的第一个内容就要了解什么是戏曲,所以接着安排的是讲解戏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这方面内容。
由于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在此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小环节,采用师生对唱的形式来演唱平时大家比较熟知的戏曲片段,辨别几段不同地方的戏曲,从而了解学生日常这方面知识积累情况,然后再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京剧知识。
京剧知识讲解包括起源、唱腔、乐器、表演特征。
在表演特征讲解时运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如:拖腔、兰花指、跑圆场、这样做让学生切身感受,增强感染力。
本课讲解的重点放在行当的'介绍方面,采用边看边讲的方法,结合幻灯片,让学生从视、听两个角度来认识、了解京剧人物角色的不同装扮,加深印象,便于记忆。
3.课堂小赛场:
京剧知识讲完之后进行当堂小测验,测验分两组一组是理论知识测试,另外一组是让学生看幻灯片,辨别戏曲人物角色属于那个行当,检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
4.京剧名段欣赏
音乐是听觉艺术,因此接下来我就安排学生听赏两段京剧选段,传统京剧《铡美案》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
这两段京剧体现了京剧的不同板式、唱腔特点以及不同的乐队伴奏产生不同效果;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注意听出不同板式对表达情绪所起的作用;及西洋管弦乐队加入京剧的伴奏产生的不同效果。
本节课的难点,不容易很快掌握,需要多欣赏、积累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因此采用表格的形式来让学生总结概括,这样做不仅巩固加深了京剧知识的总点掌握,也有效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5.总结,拓展延伸
一节课内容结束之后,对授课内容、课堂气氛、学生掌握情况等做一整体总结,并布置课堂延伸,多欣赏戏曲,积累相关知识。
课堂是要延伸的,短短的40分钟,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走进戏曲,引导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戏曲,也让民族艺术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谢谢!
采用陶喆的歌曲《苏三说》导入主题,原因在于流行歌曲是学生的最大喜好,而这首歌曲巧妙的将流行音乐和戏曲音乐完美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并很自然的导进了本课主题戏曲。
3、高中美术《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帛画》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梨园英秀》,体会歌曲热烈、欢腾的情绪,能自信演唱这首歌曲。
2、通过对锣鼓经和数板的了解与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让学生了解当代京剧发展中新的种类—戏歌的形式。
3、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梨园弟子学习技艺的艰辛与顽强毅力,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中能表现出戏歌的风格,咬字吐字清晰,表情丰富。
2、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依靠卓越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艺术瑰宝,而中国戏曲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世界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这是我们的骄傲。
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戏曲剧种共约三百六十余种,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梨园,先欣赏,说一说各属于什么剧种?
2.播放视频唱段:听一听连一连
二、寓教于乐
1.初次聆听戏歌《梨园英秀》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最丰富的音乐艺术形式,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唱不好的,为了满足人们的演唱需要,作曲家们将京剧的元素融入到歌曲中,创作出了一种新颖的歌曲种类----戏歌。
今天我们来做做小戏迷,唱唱戏歌。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思考:歌曲可以分成几段?各段有什么京剧特点?
2、学唱第一部分
学习戏曲音乐与打击乐象声词组合的旋律。
师:歌曲中将锣鼓经的记谱法配上旋律变成歌曲,让我们跟着音乐也来唱一唱。
轻声朗读歌词—师生配合读—学生读,找出难读部分—学生分组作读—合作演唱两边-用活泼、诙谐的腔调朗读
(要求在演唱中带点活泼、诙谐的腔调,使唱段更富感染力,完成歌曲第一部分的教学。
)
3、解读数板
(1)数板什么是数板?按节奏说白)
(2)跟着录音轻声朗读。
a找出不懂词语b难读部分
解决a“南昆北弋”,指南方的昆曲,北方的弋阳腔;“东柳西梆”,指东部地区的柳子戏,西部地区的梆子腔,“五法”是指:“口、手、眼、身、步。
”。
手、眼、身、法、步。
手指手势,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台步,法指以上几种技术的规格和方法。
解决b跟着老师打的节奏读一读,找出难读部分,分句练习解决难点节奏。
(3)处理,有感情朗读)出示难点节奏(“生旦净丑呀,绝活是个个棒”),划拍练习,并强调掌握节奏的最好方法就是划拍。
(4)师生互动,跟琴集体演—合伴奏读练数板式节奏说白。
教学意图:(层层递进,强调切分节奏的练习,熟练后配以唱词进行节奏说白,完成歌曲第二部分的教学。
)
4、学唱第三部分(旋律部分)
1)、师生合作,数板部分学生朗诵,完整演唱《梨园英秀》,
2)、学唱第三部分师示范,动作躲板伴唱
3)、跟琴学唱
用lu轻声哼唱—唱歌谱—唱歌词—找出难点,解决难点节奏—集体唱—指导用坚定果断的语气来演—指名唱。
5、学生随音乐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分组配上动作、伴唱)
考考你:歌曲《梨园英秀》运用了戏曲中的哪些素材?
(1)戏曲中的锣鼓经;
(2)戏曲中的.念白;
(3)戏曲的常识;
(4)戏曲的曲调(躲板);
三、拓展:
京剧脸谱
师介绍脸谱的由来和相关知识了解颜色与人物性格、品质、命运之间的关系学
今天我们学唱了富有京韵的现代歌曲《梨园英秀》,了解了京剧的一些基本知识,京剧还有一个我们都很熟悉而且很有趣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京剧脸谱
1、脸谱的由来
师:京剧的脸谱被称为角色的“心灵画面”。
我国的戏曲脸谱艺术,它的起源与民间风俗活动中的面具有着密切的关系。
京剧脸谱中色彩很有讲究,不同的颜色能寓意人物的性格品质,使观众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看到脸谱就知道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戏中人物的忠、奸,善、恶一目了然。
看脸谱课件(一)
2、脸谱欣赏
3、刚才我看了很多脸谱,你知道哪些脸谱的代表人物。
四、小结:
1、学习了歌曲《梨园英秀》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你对我们中国戏曲是否有话要说?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而京剧脸谱更是五彩缤纷,精彩奇特,是一种富有民族性、夸张性的化妆艺术。
作为龙的传人理应把它发扬光大,使之源远流长。
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京剧不仅是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当之无愧的“国剧”。
孩子们可在课外多了解我们的国剧,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京剧艺术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