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一、引言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对评估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筛选疾病、监测治疗效果等起着重要作用。

为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二、检验前准备
1、确定检验目的和要求
在进行血常规检验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例如,是进行例行体检还是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筛查,需要衡量的指标是哪些等。

2、确认检验仪器和试剂准备
选择适当的血常规仪器,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检查试剂是否充足,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保存。

3、制定标准操作规程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样本的采集、保存、运输等环节的详细方法和要点,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三、样本采集与处理
1、样本采集
选择合适的采集管和采集针,根据标准操作规程采集血液样本。

确保采集过程无菌、无误,避免污染和溶血等情况的发生。

2、样本保存与运输
将采集好的血液样本按照要求保存,避免暴露于阳光直射和高
温环境。

在运输过程中,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震荡和
温度过高。

四、质控样本的使用
1、选择合适的质控样本
根据血常规检验的指标和范围,选择适当的质控样本。

质控样
本应包括正常范围内的样本以及高、低浓度样本,以进行全面的质控。

2、定期进行质控样本的测定
在每次血常规检验中,都应当使用质控样本进行测定,并记录
质控结果。

根据质控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评估仪器和试剂的质量。

五、实验操作与数据记录
1、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根据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样本准备、试剂配置、投样、仪器操
作等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记录实验数据
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包括样本信息、试剂批号、操作时间、仪器校准结果等。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3、对异常结果进行处理
对于异常结果,及时进行复测和分析。

如果有重复的异常结果,应再次复测,并检查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如操作失误、试剂质量等,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六、质量控制结果分析与评估
1、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质量控制样本的测定结果,对仪器和试剂的准确性和稳定
性进行分析。

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异常结果并进行解释。

2、准确性评估
通过计算质量控制结果的均值、标准差等指标,评估仪器和试
剂的准确性。

并与参考范围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满足临床要求。

七、结论与建议
根据质控结果分析和评估,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结论和建议,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附件:
1、血常规检验质控样本记录表
2、血常规检验数据记录表
3、血常规检验仪器操作手册
法律名词及注释:
1、质量控制: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管理活动。

2、样本:指从人体中采集的生物物质,用于进行实验室检验分析。

3、试剂:用于实验室检验的化学品或生物制品。

4、标准操作规程:指实验室中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步骤进行操作的细则和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