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描述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学会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描述水生生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在活动中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
1、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物的特点。

前置学习:回顾一下鲫鱼运动方式
二:描述鱼的呼吸过程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P7观察与思考
2、通过相互交流,归纳整理,得出鱼在水中呼吸的过程。

3、拓展反思:1)鱼鳃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
2)在生活中怎样判断买来的鱼是否新鲜?
三: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
拓展:怎样判断什么的动物是鱼类吗?
(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来适应水中生活)。

四:了解其他水生动物
1、学生自主学习P8——P9认识书中的各种水生动物。

2、质疑、总结得出结论
(1)腔肠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 常见腔肠动物有哪些?
(2)软体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 常见软体动物有哪些?
(3)甲壳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 常见甲壳动物有哪些?
五:认同水域环境的污染给水中生物带来的危害
1、学生观察录像内容和问题,表述各自的观点,达成共识,保护水域环境非常重要。

2、拓展:你的家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你对这种状况有什么感想?
展示交流:
1、海马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

海马是鱼吗?
2、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跳出水面,而天亮以后,鱼便停止浮头。

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达标检测:
1)鲫鱼背面呈__色,腹面呈__色。

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___。

体表覆盖__,呈__状排列,体表(干燥、有粘液)
2)鱼鳃位于____两侧,外有___保护,共有____对鳃,颜色____。

当水流经鳃丝时,溶解于水里的____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____扩散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

3)鱼是适应生活的一类动物,它们的体表常常被有,用呼吸,通过身体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鳍起着作用。

4).李东将鲫鱼的胸鳍剪掉,再把鲫鱼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鲫鱼仍可游泳,但行进路线异常,鱼体失去了平衡而侧翻,这说明胸鳍的作用主要是()
A.保持身体平衡
B.产生前进动力
C.保持前进方向
D.控制鱼体沉浮
5).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是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哺乳的,所以它应该属于()A.鱼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
6).以鲫鱼为例,说明鱼类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而且必须生活在水中?
(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是:①鲫鱼的体色是背深腹浅的保护色,不容易被水域上下的敌害发现;②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鱼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③体表覆盖鳞片,既有保护作用,又减少水的阻力;④鱼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它对水的温度、流向、水的化学成分都有感知作用;⑤用鳍辅助游泳,鳍是一种特化了的适于水中运动的器官,离开水,鱼儿就无法运动;
⑥用鳃呼吸,鳃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溶解于水中的氧能直接进入鳃;⑦有的鱼类如鲫鱼有鳔,它能调节鱼体的比重,帮助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

(2)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构造和功能都特化了,与水生生活有着特殊适应的关系,如鳍是特化了的运动器官,离开了水鱼就无法运动。

又如鳃是呼吸器官,离开了水,鱼就得不到氧而死亡,因此鱼必须生活在水中。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