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增补》大续命汤节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要略增补》大续命汤节选
21.《古今录验》大续命汤方治中风痱(一作入脏),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得转侧。

大续命汤《古今录验》
麻黄(六两)石膏(四两)桂心(二两)甘草川芎干姜黄芩当归(各一两)杏仁(三十枚)
上九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黄,再沸掠去上沫,后下诸药,煮取四升。

初服一升,犹能自觉者,勿熟眠;可卧厚覆,小汗出已渐减衣,勿复大覆,可熟眠矣。

前服不汗者,后复一升。

汗后稍稍,五合一服,安稳乃服,勿顿服也。

汗出则愈,勿复服。

饮食如常无禁忌,勿见风。

并治上气咳逆。

若面目大肿,但得卧,服之大善。

君:麻黄6
臣:桂枝2 干姜1 当归1 川芎1 杏仁1
佐:炙甘草1
使:石膏4 黄芩1
风痱,是比偏枯重,比“风懿”轻,是介乎于中风的轻重之间。

偏枯,是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

风懿,是奄勿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

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

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

言微可知,则可治。

风痱的症状,还有一个,是相对四肢不收的症状,也就是猝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者是也。

一个是瘫痪不收,软瘫。

一个是拘急痉挛。

因此,风痱有这两种表现。

并不是单纯的软瘫证候。

对于拘急的,可以用仲景的三黄汤或者西州续命汤去对证治疗。

而这一条啊,可是很重,偏于风懿了。

因此,他方子后面标个注解,“一作入脏”。

为什么说这个还是属于风痱?因为病人还是有意识的,他知道背痛,想自主的翻身。

他是肢体软瘫不遂,但是后背还痉挛疼痛。

想翻身还翻不动,冒昧,就是糊涂,认不准人,说话说不清,舌头硬。

那个风懿就重了,根本就不知道什么了,深昏迷了,喉咙的痰涎拥堵的
很厉害,呼吸困难。

这是这条为什么叫做风痱的原因。

他用了《古今录验》大续命汤方。

《古今录验》,是部医书。

这个方子是它记载的。

这个方,在大续命汤基础上,加了甘草,干姜、川芎,杏仁减量了。

这样看来,它药力比大续命汤缓,比仲景续命汤急。

他重用的还是麻黄、桂枝、石膏,这个量没变。

但是加了甘草,就要药势缓解了,干姜和川芎减量,也是减轻升散的力量,以及减轻其助里热的弊端。

杏仁的量由70个减为30个,是逆气不十分盛,同时,也怕量大了牵制麻黄等的开泄。

大续命汤的那个“荆沥(一升)”,是后人加的,为的是祛除喉咙里的痰涎。

加上也对。

不加呢,也没什么。

因为杏仁本身就有祛痰作用。

学生:荆沥用鲜竹沥代可以吗?
完全可以。

这个录验续命汤方子,就是大续命汤的变方,只加了一味甘草,变化全在药量的加减上。

从这里我们看出,抢救中风,要根据病情轻重来调整药量,在量上下功夫。

比如说,续命汤家族有10个方子,这10个方就都是按照大小的顺序排的,你用的时候要对号入座,随证治之。

药呢,基本都是那几味,来回变换药量而已,加减范围不太大,很好掌握。

把这个续命汤系列方子的不同药量的加减变化掌握熟练,经方的学术你就通彻了一半以上。

经方学术,就是辨方证和通变化。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方子的服用法则:初服一升,犹能自觉者,勿熟眠;可卧厚覆,小汗出已渐减衣,勿复大覆,可熟眠矣。

前服不汗者,后复一升。

汗后稍稍,五合一服,安稳乃服,勿顿服也。

汗出则愈,勿复服。

饮食如常无禁忌,勿见风。

并治上气咳逆。

若面目大肿,但得卧,服之大善。

服一升,尚有自主意识的,要告诉他,不要睡觉,要保持清醒,盖上几层厚被,看到病人出汗了,注意,不是大汗淋漓,那样会伤人。

这时候,就要把盖在身上的棉被减去一些,可以熟睡了。

如果没出汗,那就要紧接着再服一升,如上法。

如果服后,汗出的不多,微微出汗,这也不行,也要接着服,这个时候要把一升药分成2次,先服半升,
不满意,再服半升,不要急躁,怕一次服下大汗淋漓,反而出危险。

等汗出透了,就不要再服了。

不要见风,这个要谨记。

饮食如常,这个不提倡,要清淡饮食,多喝粥,要喝羊汤或者吃羊肉。

“并治上气咳逆。

若面目大肿,但得卧,服之大善。

”这句是说,这个方子不是只能治疗中风,还能治疗哮喘咳嗽气逆。

如果脸面眼睛浮肿,躺在床上静养,再服这个药,也会好。

除了火热能上攻,是不是痰饮也能上逆啊?那么,这个方子开泄,排风邪水湿,是不是也可以降低水饮上冲的力量?干姜、杏仁,是不是降逆祛痰化水饮?这类病都是寒热错杂的,有热偏盛的,有寒饮偏盛的。

寒饮偏盛,你可不可以把干姜和杏仁加量呢?凡是有这个症状的哮喘,从西医上讲,是不是有心肺瘀血呢?这个方子破上焦部位的痰凝血瘀吧?这个理儿懂了吧?肺心病、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知道怎么治疗了吧?说心源性哮喘不能用麻黄,那是西医说法。

麻黄久煎,就不要紧了。

凡服此汤不下者,人口嘘其背,汤则下过矣,病患先患冷汗者,不可服此汤。

若虚羸人,但当稍与五合为佳。

有辄行此汤与产妇及羸人,多有死者,皆为顿服三升,伤多且汤浊不清故也。

但得清澄而稍稍服,微取汗者,皆无害也。

如果喝药,往出吐,咽不下去,是内有浊气逆堵,他说要在后背用口呵之,可以补上焦气,镇压上逆浊气,就可以喝下去了。

如果病人得病就有四肢逆冷,是真阳不足,不要用这个药,怕用了大汗脱阳。

其实啊,是可以加入大量的干姜和附子的。

如果病人身体太虚弱了,可以服半升,减量服用。

他后面说了,有人用这个方子给产妇和虚弱的人服用,给吃死了。

原因呢,就是一顿给服三升,他不亡阳还跑了他?汤要澄清了喝,这主要是说的那个麻黄,一定要去沫,不然这么大的量,会出危险的。

最后告诉你,要微取汗,不要大汗淋漓,才能去病。

麻黄的沫子到底是什么成分,这个要研究。

吃了那个沫子,要头痛头晕恶心。

(刘志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