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贩卖/皈依靓妆/痉挛雇佣/佣金宁愿/息事宁人
B . 泥淖/悼念盘桓/城垣强求/强颜赝品/义愤填膺
C . 菲薄/绯闻蔓延/藤蔓绸缪/纰缪蹩脚/惊鸿一瞥
D . 回溯/朔风高亢/伉俪偏僻/癖好讴歌/呕心沥血
2. (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悼念/桂棹瞥见/蹩脚揠苗助长/偃旗息鼓
B . 陨石/殒命房檩/仓廪无稽之谈/缉拿归案
C . 混沌/馄饨伶俜/聘礼稗官野史/不无裨益
D . 镂刻/佝偻敛裾/潋滟不可估量/量体裁衣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中国文化在欧洲广受欢迎,让世界另眼相看,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以及当今中国的地位与影响力。
B . 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但其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抢救和保护民族村寨迫不及待。
C . 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它们的价格都很高,与消费者期望值相去甚远,在这种形势下,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D . 获知雅安地震后,社会各界人士或在微博上为震区人民祈祷平安,或慷慨解囊,纷纷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心。
4.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秋佳节,官场上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礼尚往来”的暗流涌动,行贿受贿,冠冕堂皇地贴上“礼尚往来”的标签。
这种建立在传统的“礼仪”文化、“人情”文化基础之上的,被严重歪曲了的“礼尚往来”,不就是赤裸裸的钱权交易?让人叹为观止。
A . 心知肚明
B . 礼尚往来
C . 冠冕堂皇
D . 叹为观止
5. (2分)下面对文学名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这段话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形象。
B . 大学生加尔拉斯装扮成“白月骑士”与堂吉诃德决斗,堂吉诃德败北后不得不服从命令,从此停止游侠活动。
后来他一病不起,临终承认自己不是骑士堂吉诃德,而是善人吉哈诺。
C . 堂吉诃德劝说又矮又胖的农民桑丘做自己的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了个把海岛后就封桑丘做海岛的总督。
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就答应了堂吉诃德的请求。
D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罗贯中为小说《三国演义》写的开篇词。
6. (2分) (2019高三下·天津模拟) 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
”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
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A . ①③④
B . ③④⑤
C . ④⑤⑥
D . ①②⑤
7.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
②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
③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
④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⑤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
⑥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
A . ⑤③①⑥②④
B . ④⑤③①⑥②
C . ④⑥②①③⑤
D . ⑤④⑥②③①
8. (2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
A . 文庙——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
B . 书房——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钩任翕张。
C . 宗祠——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
D . 寺院——法云广荫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
9. (2分) (2019高二上·连城期中) 找出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
A . 而御六气之辩云销雨霁
B . 此小大之辩也而后乃今培风
C . 所赖君子见机而征一国者
D . 景翳翳以将入夙遭闵凶
10.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 .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
C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损害
D . 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11. (2分)下面划线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②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B . ①莫不响震失色②莫用众人之议也
C . ①蒙冲斗舰乃以千数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
D . ①吾其还也!②其皆出于此乎?
1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④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⑤俯察品类之盛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⑦或取诸怀抱⑧放浪形骸之外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⑩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A . ①③⑤⑦⑧/②④⑥⑨⑩
B . ①③④⑧⑩/②⑤⑥⑦⑨
C . ①③④⑤⑩/②⑥⑦⑧⑨
D . 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
13. (2分) (2016高二下·沁县期末)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项羽遂西
A . 项羽解而东归
B . 吕公因目留高祖
C . 先入关者王之
D . 稍稍宾客其父
14. (2分)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相同的一项是()
A . 竖子不足与谋
B . 大王来何操
C . 吾属今为之虏矣
D .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5.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末) 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原文: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译文: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的人都背叛他。
B . 原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其孰能讥之乎?译文:竭尽我的志向却不能到达(那里),我可以无悔无怨,大概没有谁能讥讽我吧?
C . 原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文: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抒发情怀的原因是人们的思想情趣一致。
D . 原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译文: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啊!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
16. (7分) (2019高三上·金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书魏郑公传后
曾巩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
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
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复嗟惜,,恨其不思,而益知郑公之贤焉。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
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①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
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
存之于书,未尝掩焉。
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
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
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
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
与此戾也。
”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岂恶乎?“然
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
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②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选自《宋文鉴》,有删节)
(注解)①亮:同“谅”,诚信。
②必:断定。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是启其怠且忌矣启:启发,引导
B . 至于辽东之败至于:到,到了
C . 成区区之小让让:谦让
D . 非其史之遗遗:遗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①其渊源皆出于此也②其皆出于此乎
B . ①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 ①以其书可见也②泊牧以谗诛
D . ①而不欺乎万世者②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赞扬了魏征以诚信持己事君、不欺于万世、大公至正的品德,也指出他所以能直言进谏,是因为遇上圣明的君主。
B . 本文还阐述了为君不掩己过的道理,着重指出保存谏诤文辞和事实的重要意义,批评了替君王掩饰、隐瞒的不良行为。
C . 本文举出《春秋》“对君主、父母、贤德之人要避开其过错”的原则,作为唐太宗晚年愤恨魏征把谏稿写入史册的原因。
D . 本文叙事说理,注意运用对照法,既写魏征等人因敢于谏诤而名垂后世;又写唐太宗后期不能纳谏而导致“辽东之败”。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②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②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17. (14分) (2017高二上·湖北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剧,才藻相类。
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
”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
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
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
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
事发,当诛,会赦除名。
时勃父福畴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
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
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等四人,必当显贵。
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二)
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
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
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三)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是亦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唐摭言》卷五)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据此,是交构之渐渐:兆头
B .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物:事物
C . 事发,当诛,会赦除名当:应当
D . 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器:器物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
A . 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嘱托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在头天晚上就构思好了。
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巡视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B . 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预先构思好了。
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C . 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嘱托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预先构思好了。
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巡视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D . 王勃虽然在座,但阎公本想让女婿孟学士来写这篇文章,已经在头天晚上就构思好了。
等到(阎公)拿纸笔在宾客间来回推让时,王勃并不推辞谦让。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剧才华相当。
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
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 . 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倒非常偏远的交趾。
王勃前往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参与了盛会并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C . 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是万幸。
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D .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②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18. (1分) (2019高一上·诸暨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
(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2) 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 ___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怀古》)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9.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屋顶上的梦
宁肯
如果从空中看,1957年的北京就是一大片四合院,一大片房顶,屋顶一般是猫和鸽子的世界。
偶尔会有小孩爬上来,探头探脑,与猫、鸽子互不相扰。
现在无论什么时候想起自己小时候一个人独自坐在一大片房顶上,就觉得有一个梦始终没做完,总想回到儿时的屋顶,那时的一片青瓦的北京。
我记得刚开始上房时我还太小,十岁左右样子,一般总是被小伙伴们托着屁股上,或者踩着大点孩子的肩膀上。
不是哪儿都能上,一般是院与院的分隔墙,连接墙,这种墙都比较矮,墙那边就是另一个院。
一般都是从后院上,我们院说是后院其实不过就是个露天夹道,夹道另一边是别人家的院子,院子的大门已在另一条陌生的街上了。
别小看这种夹道,北京胡同所有院与院连接全靠它,叫“××夹道”的胡同也特别多。
夹道一般不是正式胡同,宽了才叫胡同。
一般这地界都很幽静,小时不知为何有这种地方,只觉得神秘,静悄悄,而哪个孩子天性不喜欢幽暗、神秘?在这儿玩的东西可多了,捉迷藏、弹球、拍三角、种花、养草鱼、掐蛐蛐,还有就是实在没事了上房。
前院也能上房,但大人见了会骂,只有到了后院——夹道才是我们的天下。
我们后院上房的地方有两个,一个夹道一出口的右面的连接墙,一个是里两处山墙连接的凸出的“出水口”,雨水从两房之间顺这儿流下。
这儿跳起来,扒着“出水口”的瓦,可引体向上,脚翻上一蹬就到了上面。
一般大点的孩子才在这儿上房,我是小学快毕业了才像吊死鬼儿似的挂上去。
我在这儿出过事,一次吊上去正艰难地引体向上,结果出水口突然垮了,把我连人带砖瓦一起掉下来,右手砸破一个大口子,鲜血迸流,可我连医院也没上,上了点红药水几天就好了。
那儿以后,那个出水口彻底废了。
房上是一个陌生世界,别人看不到你,你看得到别人,除非下面有人知道你上房了,但即使如此,这人也在你居高临下的监控之下,你会随时隐蔽。
在这个意义上,高处是一种梦想的权利,也是一种实际的权力。
换句话说,你到了房上意味着你获得了一种超越别人、观察别人的权力,你不仅看见自己院中熟悉的人,还看到了别的院陌生的人。
此外,更重要的是,放眼望去,屋顶世界完全是一个新世界,不再有胡同,不再有院门,不再有道路,世界是平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房上虽没有道路但你却可以走得很远,甚至感觉可以在屋顶上走遍北京。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我从来也不会走出太远,一般最远也不过是穿过四五个院子,在一个叫小西南园的胡同拐角处抱着一棵电线杆子下来。
电线杆下半截有水泥方柱,我出溜到水泥方柱处,站稳了,跳,就算完成了房顶旅行。
小西南园是条很窄很短的胡同,北口对着周家大院口,中间横过的前青厂胡同,胡同东头连着琉璃厂,对,就是那条著名的文化街,鲁迅经常走的街,我上小学的街。
我从电线杆子下来一溜烟跑回自己的院子,再次上到房上,大口喘息,无比兴奋。
有时是我一个人,有时是我们一大群孩子。
一群孩子通常走得更远,像一次房上的长征,这
很危险,因为人多动静大,难免被下面哪个院子的大人发现,那会被骂死,甚至打将上来。
也正为如此,更吸引我们一次这么干。
孩子世界之所以和成年人世界不同就在于天生的超现实性,房顶世界刚好满足了这点。
房顶通常是压抑的,因此带来了超越性,因为遮挡因此带来了想象,它鼓励了孩子一种东西:世界除了是你看到的样子还有另外的样子;可以做你不能做的,做了是那么的有趣。
此外,屋顶上的世界对于喜欢孤独的孩子还有特别的意义,这点我同样体验很深。
屋顶上那种明亮又隐蔽的空间,让像我这样平时家里没大人的孩子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和与安慰。
我与上面哥哥姐姐隔得太远,几乎是意外出来的,或者像是投胎,我刚懂事上面就全是成人世界,我非常孤独,别的孩子都有相邻的兄弟姐妹我没有,别人都有家,我觉得好像没有,因此我经常就一个人跑到房顶上看太阳。
在屋顶上,一切都是平的,没什么高出我,谁也看不见我,一个人面对暴晒的阳光,独自享受着世界的寂静。
多少年后,具体地说四十年后,我读到意大利小说大师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不禁感叹人类看上去多么不同也有共同的东西,《树上的男爵》写了一个孩子一生都生活在树上不愿下来,这不正是我小时的心境吗?卡尔维诺写出了儿时我内心深处的东西。
(选自《收获》,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前几段用大段篇幅回忆儿时“上房”的经历,既为下文作铺垫,也表明自己对这一行为印象深刻。
B . 文章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我”上房扒掉出水口的一段描写、场面生动,画面感强,富有表现力。
C . 作者提到琉璃厂这条“著名的文化街”,并说是“鲁迅经常走的街”,是为了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
D . 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又有恰当的议论或抒情,作者想象力丰富,感悟深刻。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3)文中“屋顶上的梦”对于“我”有哪些意义?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20. (6分)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不胜感激。
至于您托我为您的犬子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尽力而为,请您放心。
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
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份厚礼,希望您能喜欢。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21. (5分) (2017高一上·钦州港开学考) “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
初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
《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
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
16-1、
16-2、
16-3、
16-4、
16-5、
17-1、
17-2、
17-3、
17-4、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18-1、
18-2、
18-3、
18-4、
18-5、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9-1、
19-2、
19-3、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6分)
20-1、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