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言 学 概 论(汉语文学、对外汉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呼”
撮口呼 以[y]为韵头或韵腹的 开口呼 以[a、o、]等为韵腹的
三、词音和印欧系语言的音节结构
汉语: 一个字 一个音节 一个概念 英语:一个词 n 个音节 一个概念 (一)、 音节结构缺乏封闭性的特点: 1、同一个音素在意义相关的一组词中由于语素组合的 差异,它归属哪一个音节,可能是不同的。 2、音节由于失去意义的制约,元音的核心作用就有可 能打破原来的音节界限,进行新的组配。 (二)、音节界限的移动使音素容易保留自己的个性,在 音流中要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三)、重音是音节间强弱对比的差异,不是音节本身必 须具有的的特征。
一、 字义是对现实现象的一种摹写
字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 概念性的语汇意义 将现实现象转化为语言的“码”而产生的意义。 “现实现象”的广义性。(包括语言所要表达的一切)。 关联 反映 音 义 现实现象 I I (音义之间互相关联,彼此 符号 依存;义是对现实现实现象反 I 映;现实现象与音没有直接联 指称 系,义是联系二者的桥梁。
第二节 印欧语系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词与句
一、 印欧语语法的结构单位 1、 句子、词组、词、语素 The old farmer kills the duckling 这 位 老 农 民 宰 杀 这 只 小
2、印欧语语法结构单位的性质和特点
(
鸭
1)、句子:音义结合的最大语法单位,交流思想的最小 最基本的表述单位 a 、‘完整’的意思 b、特定的语调 c、 ‘主语——谓语’一致的结构
第一节 语音的一般常识
2. 语音的社会属性
第二节 音素:元音和辅音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人类语音根据其发音特点分为元音音素,辅音音素 本质区别:元音音素声带振动,其他发音部位无阻碍 辅音音素声带不振动,必有某部位受阻
一、元音 —母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 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元音的不同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共鸣 腔中最主要的是口腔。改变口腔的形状以造成不同的 共鸣腔有三种办法 。据此形成元音分类的三个标准: 舌位的高低:高元音. 低元音.中元音 元音的分类 舌位的前后:前元音. 后元音.央元音 嘴唇的圆展: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 二、辅音—子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需通过某 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辅音发音的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 发音部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
(二)、语义错位 :
柳树(willow) wear the willow ―失恋” “悲悼心爱者的去 世” 红豆(red bean) 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some red-bean stew 图微利而出卖原则,见利忘义 清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 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柳枝词》
五、 词和词的构成: 单音节的 单纯词 联绵词 多音节的 音译外来词 叠音词 复合式 联合 偏正 动宾 补充 主谓 词根+词缀 词缀+词根
词的构成
合成词
附加式
重叠式
第三章
一、语音的性质 1. 语音的自然属性
语音
语音的物理属性: 音高 音重 音长 音质 语音的生理属性: 肺 声带 口腔 鼻腔 喉头 音义结合的社会性 语音的系统性 语音的民族特征
第二章 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第一节 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基本特征
语音层单位:音素、音节、音位 语义层单位:字义、本义、义素、义场 语汇层单位:实字、基本语汇、固定短语 语法层单位 :词类、结构关系、
一、语言 系统
结构层次、主谓句
二 、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特点
1、 现成的:储存在每人脑中现成的结构单位。 2 、 离散性、封闭性。 3 、 在该语言社团中具有心理现实性。
(三)、语义空缺、不同的民族,因其价值观念、宗教
信仰、审美心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的不 同,其民族语言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 1、词义特殊性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 1、1 民族思维方式不同 1、2 民族审美心理不同 1、3 民族文学传统不同 1、4 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1、5 语言的语音语义系统不同 有一些字所反映的事物和现象本身不确定或相互之 间界限不确定,这就造成字义的模糊性。即字义概括反 映的只有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因现实本身是 混沌一片,相互类似的现象之间并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 界线。这就必然给字义带来模糊性的特点。
三、字义的附加色彩
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或方法
辅音的发音部位 :双唇音,舌根音,舌尖后音……
辅音的分类
阻碍的方式 塞音.擦音...... 辅音的发音方法 气流的强弱 送气和不送气音 声带是否颤动 清音和浊音
作业: 1、为什么说语音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 2 、举例说明什么是语音四要素。 3、 举例说明什么是音素,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的如何区别。 4、 以八个标准元音为例说明元音的分类标准。 5、举例说明什么是辅音的发音部位。 6、 举例说明塞擦音,浊音,送气音,舌面音的发音特点。 7、 说明辅音发音的三个阶段。 8、 举例说明声母和辅音,韵母和元音的关系。 9、什么是国际音标?它的制定原则是什么?
音义的结合构成语言的符号用 来指称现实现象。)
“现实现象‘是形成字义的基础,客观性是其前提。否则无”摹 写“
(二)、语法意义 语言结构单位的组合而产生的意义(事物性、动作性、状态性) 概括性 二、字义的特点 社会性 ( 集中体现在其民族性) 模糊性 字义的形成具有社会性,社会集体对字义有共同的理解。 一旦约定俗成,人们就必须按照社会公认的规范去理解运用 民族性:字义(词义)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在构成每一种 语言的词义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限制某个词在意义上 的概括范围,使同一个客观对象在不同的语言的词义系统中获得 不同的概括反映,这是形成词义的民族性的特点的重要原因。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心若怀冰” “冰”比“心”的纯洁 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玉壶冰”喻“清 白” “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喻“作官清廉”
五、 语流音变
语流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前后音或者说话的快慢、高低、 强弱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 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音的影 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者相近。 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音的影 响而变得跟它不相同或者不相近。 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音 的影响变成一个较弱的音。 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 或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
作业: 1、举例说明什么是韵头、韵腹、韵尾、音峰、音谷、声化韵、零声母、四呼 音节、语流音变、同化、异化 、弱化。 2、举例解释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3、举例解释印欧系语言音节结构的特点。 4、为什么说汉语音节结构的原理具有普通语言学的意义(传播的不做此题)
第四章
第一节
语 义
字义的性质和特点
汉语是字义,印欧语是词义
第三节 音素的组合和音节
一、音节——音素和音素组合起来而形成的最小语音结 构单位就是音节。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峰 –音节中紧张的最高点 音谷-渐次减弱的最低点。 声母+韵母 零声母 汉语的音节无论有多少音素都是一个音节。 Liang(良)= L + iang i + ang a + ng 音节 声母 韵母 韵头 韵身 韵腹 韵尾 二、字音和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一)、 汉语音节极强的封闭性特点 1、声调使音节中各音素具有种向心力、内聚为一个整体 2、给以元音开头的音节加一点辅音性成分。 汉语有种完善的办法来保证音节结构的封闭性特点。
―搞” “东西” “上午—中午—下午 ” “过去—现 在—将来” “青年-中年-老年” “高-矮” “快-慢 ” “咸-淡” 这些字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大都与时间、空间、程度有关, 具有连续性,互相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因而这些字义之间也划 不出绝对的界限。 字义的明确性和模糊性,,既决定于存在的客观对象,又决 定于社会交际的需要。 “大雨—中雨—小雨” 作为气象学术语是准确的 24小时内10—25毫米 10—25毫米 10毫米或1小时2.5毫米 字义的模糊性并不是语言中的一种消极因素,相反,它在人 们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每个字义都有精确的界限 交际反而困难。
第三节
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字
一、 英汉的区别 “词” “ 意内而言外也” 《说文解字》 “句”有两义:语气;语意 “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诗 经》 不管是语气句还是语意句,与印欧系语言由一致关 系所维持的主谓结构的句法规则没有任何关系。所以, 我们历史上虽然有“词”和“句”的概念,但没有以此 为基础进行语句结构的分析,产生相应的语言理论。 二、“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 同形替代: “买书”——买票,买菜;看书,借书。*“琵琶” “说个明白” ——程度 , “图个方便”——目的 后可加前不可加。
扩展法或插入法 海带——*海的带 海浪——海的浪 好手——*好的手 好书——好的书 大家——*大的家 小河——小的河 加: “和” 东西 兄弟 买卖 三、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形、音、义三位一 体。汉语音义关联的基点。 四、现代汉语的语素、词和字 自由语素:天、跑、红、 语素的分类 半自由语素:境、伟、民 不自由语素:阿、第、初
(一)、语义重合:以人类生活的客观环境的相似性和人类认
知心理的趋同性为基础。 桂树(laurel) look to one’s laurel. rest on one’s laurel 桃 (peach) a peach of a room .She is really a peach. 汉语:青春妙龄女子: 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岸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酒后脸上红晕:一杯竹叶穿肠过,两朵桃花脸上来。
(二)、汉语音节结构的第二个特点—二分的层次性 韵腹—音节的核心,发音时必须突出这个核心的音值。 韵头—实际上只是从声到韵的一个过渡音。 韵尾—处于音节的末尾,音量较弱,仅表滑动的方向。 声调—它驾驭由声、韵组合的音段、使各个部分浓缩为 一个难以分割的“音块”,“块”内各音素具有强烈的 “凝聚性”,而对“块”外则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离散性。 声调以音高变化的方式保证音节结构的独立性和封闭性 (三)、汉语音节结构的第三个特点—对韵头、韵尾的 位置上出现的音素有严格的限制。 齐齿呼 以 [i]为韵头或韵腹的 合口呼 以[u]为韵头或韵腹的
(2)词组 a、没有语调 b、语义能搭配、内部有语法结构关系、c、自由 词组、固定词组 。 (3) 词 a、 “单说”和“独立运用”区别词和语素 ; b 、 “最小”区别词和词 两个标准:单说,充当句子结构成分;不可分解为更小的构 成成分。词------能单说、单用的最小构成成分 (4)、语素 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句子、词组、词、语素是印欧系语言的语句的四种结构单位 从语素到句子的各类语法结构单位构成一个阶梯式的层级体 系,上一级单位由下一级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构成。 三 、词和句子是印欧系语言的两个基本结构单位。 句子的构造框架是现成的、封闭的,词是现成的。 语素和词组: 1、不是现成的,词组需要根据交际的需要临时 组配, 语素需要从词中分离出来。 2、不离散、不封闭,没有 专业训练的人很难对这两种结构单位进行分离和鉴别 。 3 、在 语言社团无心理现实性。
第二章作业
第 5题传播专业同学不做 1、举例说明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特点。 4、举例说明句子、词组、词、语素的性质和特点。 3、句子和词为什么是印欧语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词组、 语素为什么不是。 4、举例说明什么是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自由词组和固 定词组。 5、举例说明目前较流行的鉴别词的两种方法。 6、举例说明“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说明语言基本 单位是驾驭语系统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