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和谐相处(教学设计)六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和谐相处
一.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举例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举措。
科学探究
1.能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信息。
3.能用科学语言、宣传画册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4.能运用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
1.能对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2.能积极参加辩论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重点:能举例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举措。
难点:理解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导入:
(出示人与自然图片)
教师:我们应该如何与大自然相处呢?
(学生反馈)
讲解: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自然。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毁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危害人类自身。
为了生
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师:我们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呢?
(学生反馈)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相关知识吧!
新授:
出示相关资料:一棵三人合抱粗的大槐树,挡住了宝兰二线铁路的扩建,为避开此树,有关部门不得不将铺设的铁路绕了个大弯子,这一绕,多花了2000万元人民币。
青藏铁路西藏段工程,为了避开林周彭波黑颈鹤保护区,铁路绕避林周改道羊八井,延长线路30千米,为此增加投资3亿元。
教师:同学们,观看完这两条资料你有什么想法呢?这样做是否值得呢?让我们开个辩论会吧!
讲解:
观点一:花那么多的钱值得,可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观点二:花那么多的钱不值得,省下的钱可以建新的保护区,栽更多的树。
组织辩论会
教师:同学们,经过辩论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反馈)
归纳:有些自然环境的损失和影响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师:人类的哪些行为是在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呢?
(学生反馈)
(出示相关图片)
归纳: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乱扔垃圾、排放污水、污水入海、过度捕捞等都是在迫坏自然。
大自然可以没有人类,人类不能没有大自然。
我们要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师: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学生反馈)
(出示相关图片)
归纳: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城市绿化、低碳生活、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都是人类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
讲解: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搜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关事实,制成宣传册或画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