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谁的广板可比亨德尔的“Ombramaifu”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有谁的⼴板可⽐亨德尔的“Ombramaifu”
Ombra mai fu,亨德尔这个⼴板⽆与伦⽐
今天分享⼀⾸好听度被笔者标为“99”分的曲⼦。

该曲名为“Ombra mai fu”,可见到的中译名有“怀念的树荫”或“迟来树影”,出⾃亨德尔的歌剧《泽尔克斯》(Xerxes),是速度很慢的⼴板咏叹调。

据资料,剧情和歌词⼤意是,国王泽尔克斯在⼀个⼤热天,在花园中的⼀棵⼤树下乘凉休息,他唱道:这浓密的树荫多么令⼈怀念。

当暴风⾬侵袭时,⾛到这棵树下,仍有和平与安宁。

该剧我们基本上没听说过,但本曲⾮同凡响,何以见得?
⼴板(largo),本是⾳乐进⾏的速度名词,但“百度百科”⾥的“⼴板”的词条,直接解释为亨德尔的这⾸曲⼦。

在酷我中,搜“⼴板”即可找到本曲资源。

这些事实意味着,本曲基本上就成了“⼴板”的代名词。

那么,还有谁的⼴板,可⽐亨德尔的这⾸?
本曲有男⼥各种声部、各种伴奏的独唱,还被改编成多种器乐的合奏或独奏。

不同版本,各有其妙。

据说,此曲是专业美声(意⼤利语演唱)必练的曲⽬。

⼥低(中)⾳独唱版。

这是笔者多年前的珍藏,当时未留意媒体信息的完整性,但根据⽂件名中的⼀些信息,或能提
1.⼥低(中)⾳独唱版
⽰所在专辑:天籁美声·慢板名曲百分百;⾳乐标题:george frideric handel-迟来树影;时长:02:49。

伴奏⽐较简单,以⼤键琴和(倍)⼤提琴为主⾳量,属于典型的巴洛克式“通奏低⾳”。

据此,笔者推测本曲是⽐较接近歌剧原声的版本。

歌曲的引奏,下⾏、停顿、叹息、迟疑,从中我们能感受夏⽇的“倦怠”,这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99”级的珍藏,第⼀句“Ombra mai fu”就好听,是必须的。

第⼀个元⾳“O”,⼥中⾳平起,⾜⾜持续了6秒,长达最少两个⼩节(三拍⼦的慢板)。

虽然长,但这个声⾳⼀直是平的,毫⽆⼒度,隐隐地与我们保持着不变的距离,没有穿透性,也没有明显的“到达”感。

这个长平⾳很纯粹,纯粹得只是声⾳,真是空洞⽽百⽆聊赖;⼜或许正是因为⽆聊之极,像是被管制在⼀条幽长的隧道中,便有了令⼈难以琢磨的意义。

当然还是可以想像的,⽐如很热的狗,喘息着,⼀直把⾆头吐在外⾯,不肯收回;⼜如,似睡⾮睡的⼈,⼿中的扇⼦摇摇欲坠。

此外,也不是不可以想像此曲与爱情有关,有⼀点可以确定,那个爱情进展得很不顺利。

因为,我们从随后的旋律中,听到了太多的哀怨、叹息、解释、乞求。

不管怎么说,此曲唱出的第⼀个⾳,令⼈印象深刻。

本曲还有⼀个特点,即虽然是独唱歌曲,但在⾼中低⾳区常做毫⽆征兆的切换。

甚⾄,在⼀个乐句之内,前后乐节的调性似乎都都会改变。

在实际听感上,独唱歌⼿在进⾏中,时不时地变声、变调。

令⼈奇怪的是,在⼀⾸短歌中这样⾼频地折腾,并没有把歌曲搞得⽀离破碎。

原因在哪⾥呢?笔者觉得,声调的频繁改变,恰好适合表现哀怨、叹息的主题,因⽽使全曲获得了主题的统⼀。

嗯,前⽂所说本曲“令⼈难以琢磨的意义”是什么?笔者⾄此确信,本曲的主题就是哀怨、叹息。

本曲好听,爱乐者应该都会认同,但究竟为什么好听,⼜有不同的说法。

有专家说,本曲是“格调⾼贵、崇⾼的宗教式作品”。

⾼贵?笔者觉得有那么⼀点点吧。

崇⾼,好像听不出来。

评论⼀⾸好听的歌曲,肯定有朋友会“习惯性”地脱⼝⽽出:深情流畅。

可笔者不得不说,本曲是⼀个⼤慢板,全曲进⾏得有⽓⽆⼒,⾳乐缺少向前驱动的动⼒,还经常变声变调,原地打转转,显然不具有“流畅”的特点。

⾄于“深情”,尤其是本曲抒发了哪⼀类的“情”,也是不明确的。

但好听的⾳乐,总得有⼀个理由。

笔者考虑再三,感觉本曲体现的,应该是贵族式的“慵懒”之美。

伦敦交响乐队版。

标题:Largo:Ombra mai fu;专辑:Ultimate Classics;参与者:London Symphony
2.伦敦交响乐队版。

Orchestra,George Szell;时长05:31。

序奏时(前47秒),管弦乐即表现出⾼雅含蓄的“英国味”,其中的单簧管,从开始,就在合奏中贡献了清幽的⽓质。

⾸句的那个著名的“O”⾳,由⼩提琴担当,此时背景⾥的竖琴,较序奏更加突出。

如⽉夜⾥的波光闪烁,此句相当迷⼈。

由竖琴营造的“波光”背景,在全曲中⼀直存在,将全曲固定调为宁静、幽思的风格。

此后单簧管独奏多次出现,每次都像是从乐队中“溜”出来的,并与弦乐组续接呼应。

不单有单簧管独奏,还有⼩提琴独奏,不光是“溜出来”,也有“冒出来”和像⽔⼀样地“滋出来 ”,由于是速度很慢的⼴板,这些独奏(包括弱奏的弦乐组)出来后,以持续⾳的套路呈现,与之前的⾳乐⽓氛,形成极强的对⽐效果。

在这个管弦乐版本中,原声歌唱中的变声、变调,被切换处理为强、弱奏和独、合奏。

弱、独奏在本曲中⽐例较⼤,是全曲着意表达的重点,宁静、细腻,有幻想意味;强奏时,情绪丰沛,呈抒发状态,更主要的,还是为独奏提供对⽐。

本曲最动⼈⼼弦的部分,正是那些独奏和弱奏,尤其是单簧管的独奏紧接⼩提琴的独奏,以02:57-03:17段为例,真是⾼雅、芬芳,令⼈陶醉其中。

管弦乐的强项,在于营造整体⽓氛。

前⾯专家所说的“⾼贵”,在这个管弦乐版中,确实有⽐较充分的体现。

演唱版与管弦版,如果⼆选⼀,笔者宁愿选管弦版。

百度⾳乐搜“Ombra mai fu”,单曲多达10个页⾯。

笔者印象深的例举如下:
管弦乐版。

听感与上⾯的伦敦交响版相似。

标题:⼴板 (亨德尔);所在专辑:世界着名交响乐团演奏的古典“华语群星”管弦乐版。

⾳乐系列之三·世界着名教堂⾳乐(着名,应为“著名”),参与者:华语群星;时长05:31。

爱乐者请注意这个系列专辑,⽆论是选曲、还是乐队的编曲演奏,绝对是⼀流中的⼀流。

其中有不少曲⼦,都被笔者标注为“97”分以上。

双簧管(加⼀种像琉特琴的弹拨乐器)与乐队版。

专辑:New Seasons - Händel für Oboe und Orchester(Albrecht 双簧管(加⼀种像琉特琴的弹拨乐器)与乐队版
Mayer,Sinfonia Varsovia,Monika Razynska)。

现代钢琴加海浪⾃然⾳伴奏的⼥⾼⾳版。

专辑:《Aria》(Dan Gibson's);时长06:56。

现代钢琴加海浪⾃然⾳伴奏的⼥⾼⾳版
伴奏⼤⼤简化了,除了钢琴和海浪⾳,还有令⼈印象深刻的⼤提琴独奏;通过简化伴奏,强化了宁静、幽思的特点。

唱得当然也很好。

钢琴器乐伴奏⼥⾼⾳版。

专辑:Dream With Me(Jackie Evancho),时长03:34。

钢琴器乐伴奏⼥⾼⾳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