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抒情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三句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轻轻宕开 一笔,以壮阔而悲凉的景象收束全诗,将不 尽之情以不尽尽之,这种以景结情,真可谓 “绝处生姿”。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相关链接:以情结景
所谓“以情结景”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主 要用于写景,不言情事,全诗将要结束时,才加 一抒情之笔。这种手法的妙处在于:画龙点睛, 一笔点活全诗,使诗前半所写之景都变成主观之 景、染情之景,引人回味无穷。
我不能捧一把月光赠给远方的友人,只希望能 在梦中与你重相聚。这里暗用陆机《拟明月何皎 皎》“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诗意,并且进一 步升发,表现出绵绵不尽的情思。
尾联进一步抒写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 此诗写情颇具特色。情可以是亲情、爱情、友 情。对“情人”一词可有不同理解。这里理解 为“多情之人”,指诗人自己;但也可理解为 “亲爱之人”,即亲人或男女情人。情与景的 完美结合形成清丽而深远的意境。诗中通过描 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传达情思,构思巧妙。全 诗紧紧围绕“望月”而展开,从望月写到怀人, 从灭烛写到披衣,由室内写到室外,又由室外 回到室内,从月升写到月沉,由相思写到入梦。 由景入情,情景相生。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 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 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 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 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往往以景结情。一切景 语皆情语。
情景交融的特点:以景结情 诗的前面大半篇幅用抒情,最后以写景物来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 发了作者的联想,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 情。
3、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是指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 情熔铸到笔下描写的客观景物中,笔下的景物渗透了作者 的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景中有 情,情中见景,景与情完全融合在一起。
2、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 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 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 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 点?请简要分析。
月华如此美好,光彩照人,诗人不由得吹灭 烛火,披衣踱出房间,凝神望月,而这一轮明 月啊,竟是如此撩人思绪,诗人不禁久久伫立, 直到露水沾湿了衣服才知夜深。一个“滋”字 不仅有润湿之意,还有愁思滋生不已的意思。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不堪:不能。 盈手:满手、一满把。 佳期:重逢之期、欢会之期。
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 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这首词前四句写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以情 结景,使抒发的感情由隐而显,实属点睛之笔。
题 李 凝 幽 居
贾 岛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人归隐志向表达得写乐情
反衬
直抒胸臆:以第一人称“我”为 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 感情。
• 安能摧眉折腰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 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
沉郁悲凉
前——后 不见 念 天地之悠悠 独 怆然、泣下
时间之长 无奈之苦 感慨之深 宇宙之广 孤独之切 悲苦无限
: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 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 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因此才有下面的感慨,自 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 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 不平之情。(触景生情)
如《月夜》(刘方平)、《黄鹤楼》(崔颢);
三、以季节早晚等时间名词为题
如《春晓》(孟浩然)、《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此类诗歌以写景作为主要内容,多借描写 眼前之景来抒发作者当时特定的感情。
景与情的关系: 从抒情方式看: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从表现手法看: 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此句为千古传诵之句,背景阔大,感 情深挚,意境幽远含蓄。全句没有一 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 却自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令人回 味无穷。
“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月赋》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流水对 多情之人因为整夜相思难眠,不 禁埋怨起夜之漫长。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收束全诗。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在抒情的紧要处戛 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 意于言外。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二句写事写情,已露出“愁”字,似乎接 下来就要正面写愁,然而诗人却将笔触转到景物 上,巧妙地以景结情,含不尽之意于景中。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一切景语皆情语
—即景抒情诗鉴赏
知识点:
▪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 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 交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诗歌。
即景抒情诗特征
一、以“登”、“书”、“望”、“游”、 “观”、“题”等词语为题。
如《登鹳雀楼》(王之涣)、《望庐山瀑布》(李白)
二、以自然景物、山川名胜为题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有一句诗,千百年来为人传颂,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结:前三联记叙寻访李凝居所经过,描写居所 环境的幽静、自然、恬淡。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尾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烘托出诗的主旨,即 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 此诗紧扣“幽__”字,首联写李凝所 居之地的_幽__僻_,颔联写所居之地 的幽__静__,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 _幽__美_,尾联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 的向往之幽__情__,层层铺垫,将诗
知识点总结:直抒胸臆
陈子昂:一个大气超然,仰天长叹的孤 独的英雄。
这是一种绝对的孤独,是时间和空间的 交汇处一个孤独的点,这个点以浩瀚的天宇 和苍茫的原野的浑然交融为背景,无限辽阔 且苍凉。人是孤独的,能面对孤独的人的内 心是充实的,狂欢放纵是对孤独的逃避与慌 张。面对孤独会体悟到人生的另一种真谛: 超然物外,敢问苍天。人的尊严不是身居高 官要职的显赫,也不是名利双收后他人的青 眼,人的尊严是孤独地展现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