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复习练习:第1部分 专题2 学业达标集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白天,辛德勒又在伊特兹哈克的办公室与他偷偷________。
②辛德勒默默走到________好的几只箱子前,打开其中一只看了看,只见里面装满了成沓的钞票。
③辛德勒没理会高斯的________。
他从兜里掏出一副扑克,慢条斯理地洗着,然后啪地扔到高斯办公桌上。
A.会晤整理反映B.会晤整顿反应
C.会面整理反应 D.会面整顿反映
C[会晤:相见,会面晤谈。
会面“通常”用于普通场合中或普通人之间。
“会晤”用于高级或重要场合、重要人士之间。
“整理”和“整顿”都表示改变混乱状况,使整齐,有秩序。
区别:“整顿”多用于组织、纪律、作风、队伍等方面;“整理”多用于家务、财务、材料、思绪、环境等方面。
另外,“整顿”还有“使……健全,使……正常,完善”的意思。
“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
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反应”是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由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反应”的范围没有“反映”大,“反应”多用在有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和化学反应方面,而“反映”除去“反应”所用的范围外,都可应用。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假如我们想得到自由,并拯救我们为之长期奋斗的珍贵________的话;假如我们不愿彻底放弃我们长期所从事的,曾经发誓不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决不放弃的光荣斗争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战斗!
②________能力差,遇事爱冲动,是你最让人担心的问题。
③各位先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认真________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A.权利自制合计B.权利自治核计
C.权力自制合计 D.权力自治核计
A[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跟“义务”相对。
权力:一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一指(个人或机构)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权。
自制:克制
自己的情绪。
自治:在法律范围内独立行使管理自己事物的权力。
合计:盘算,商量;合在一起计算。
核计:核算(成本等)。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既承继了这样可珍贵的一件历史遗产,我们岂可随便把它________!
②苏联斯摩棱斯克的城墙,周围7公里,被称为“俄罗斯的颈环”,大战中受了损害,苏联人民百般爱护地把它________。
③不惟如此,假使国防上有________时,城墙上面即可利用为良好的高射炮阵地。
A.毁掉修复必需B.毁坏修复必需
C.毁坏修补必须 D.毁掉修补必须
A[①“毁掉”与“毁坏”的语意,前者破坏的程度强。
②修复:通过维修使之恢复;“修补”没有“恢复”之意。
③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
A项与语境相符。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政府于1990年10月正式________,然后德、日、英、法、中等5个国家的科学家先后正式加入。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宗旨与“定时、定量、定质”的具体目标,就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________奠定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________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
A.启用阐述解释B.启用阐明解释
C.启动阐明解读 D.启动阐述解读
C[“启用”指开始使用;“启动”指(机器、仪表电气设备等)开始工作。
“阐明”指讲明白(道理);“阐述”指论述。
“解读”指理解,破译;“解释”指说明白,让别人理解。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又似丁香,也叫焦核。
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______了。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________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③至于整株树________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那样绚丽烂漫的动人景色了。
A.退化逐渐以致B.蜕化逐步以致
C.退化逐步以至 D.蜕化逐渐以至
C[“退化”意为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蜕化”意为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
“逐渐”,渐渐;
“逐步”,一步一步地。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
6.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施行以来,旅游骗局仍然层出不穷
....。
可见我国法律虽日渐健全,但不少法律仍处于休眠状态。
一大原因即是执法者缺乏执法动力,
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执法过程中,拈轻怕重
....,偷懒耍滑,奉行多一事不如
少一事的惰性思维。
另一方面,执法者与执法对象存有不绝如缕
....的利益勾连,自
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A.层出不穷B.拈轻怕重
C.不绝如缕 D.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C[A项,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B项,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C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这里应该用“千丝万缕”。
D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见装作没看见,比喻对出现的问题容忍迁就,不加干预。
] 7.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艺术欣赏是主观的,人们的经验有不同,所好有偏执,感受有深浅,都会在
认识上表现出差异。
只要不是意气用事
....,都是正常而允许的。
在书画鉴定中,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抬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则真伪是非,任你说千道
万,他只一言为定
....。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更有甚者,依人多势众,三人成虎
都是在艺术欣赏评价这一“软组织”上做文章。
至于“硬伤”,则泾渭分明
....,不
能含糊。
A.意气用事B.一言为定
C.三人成虎 D.泾渭分明
B[A项,意气用事: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B项,一言为定:一句话就说定了,不再更改或反悔。
此句中意为他说了算,不愿意听从接受别人的意见,并非指说话算数。
C项,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出现,即能蛊惑人心。
D
项,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
限清楚。
]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坐在笔者身边的一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
....。
B.华西村在海内外遐迩闻名
....。
C.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有什么难言之隐
....。
D.对于芸芸
..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众生
B[遐迩闻名:远近闻名。
成语中“遐迩”与前面“在海内外”重复。
A项,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C项,难言之隐: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的事情。
D项,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平常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平常的人。
] 9.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某某若在昏迷三个月后
竟然起死回生
....,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
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
很,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
....一般。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
...,一点也不
...,铆是铆
晓得变通。
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
......,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B[A项,“起死回生”指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不能指病人自己;B项,“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C项,“钉是钉,铆是铆”比喻做事认真,常用于褒义;D项,“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邵逸夫慈善为怀,历年来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这与
国内许多富豪漠视慈善事业、细大不捐
....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B.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
删五次”,一切优秀作品,都是创作者不辞艰辛惨淡经营
....的成果。
C.有些“编剧”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
....,做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裁缝”
编剧满天飞,“抄袭之争”“改词风波”纷争不断。
D.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只是在一念之差
....的事,但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
要想将
来不后悔,不怨恨,就要在那一瞬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B[B项,惨淡经营: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
A项,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C项,摇旗呐喊:观战的人摇动着旗子呐喊助威,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D项,一念之差:一个念头的差错,多形容做了错误的决定。
应该用“一念之间”。
]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些展品栩栩如生
....,给游览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我将怀着敬畏的心情去观赏那光色的变幻莫测
....,正是在这变幻中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C.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
....,便觉得与书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
D.在她看来,巴甫洛娃那富于节奏感的姿势是世间最赏心悦目
....的奇景。
C[C项,“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与语境不合。
]
1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不绝如缕
....,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
B.那些破碎不堪
....的毁灭了的生命,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撤退。
C.在电子媒体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时代主导的21世纪,方兴未艾
....的网络出版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D.无论怎样头绪纷繁的事,他都能有条不紊
....、从容不迫地处理。
A[A项,“不绝如缕”是形容细小微弱的声音像线一样,柔长而连续不断,这里形容鸟的叫声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