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及改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及改进建议
李
颖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周口
466001)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5)03-0166-03
教育心理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QN-443)。
摘要为了解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以245名河南省学业不良学生为对象,使用长处和困难问卷测查。
结果表明:(1)河南省学业不良学生情绪行为问题较多,除情绪症状,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均在20%以上;(2)女生的情绪症状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小学生品行问题和同伴交往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多动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4)学业不良学生品行问题、多动、亲社会行为问题和全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非学业不良学生。
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学业不良情绪行为问题改进建议
On th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the Improvement Sugges 原tions //Li Ying
Abstract To learn about th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a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cerning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was implemented on 245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He'nan Province.The result shows that:(1)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He'nan Province have many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over 20%,let alone emotional symptoms;(2)The scores of girl students in emotional symptom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oy students,while the scores of boy students in conduct problems and prosocial behavioral problem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girl students;(3)The scores of pupils in conduct problems and peer interaction problem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while the scor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yperactivity problem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upils;(4)The con-duct problems,hyperactiv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full scale scores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professiona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e end.
Key words learning disabilities;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improvement suggestions
学业不良是指学习成绩没有反映其智力的潜能,表现为智力正常或较高而学习成绩低下[1]。
关于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
影响,并从这几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2-3]。
随着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研究的深入,心理和性格因素对学生学业不良的影响开始受到重视。
沈烈敏发现,胆汁质和抑郁质气质类型与学
业不良有关[4]
;俞国良等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学业
情绪显著低于一般青少年,消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一般青
少年[5];雷雳[6]、俞国良[7]和张丽华[8]实证调查指出,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不良学生,突出表现在孤独感、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等方面。
但是以往研究均是以教育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生为对象,而以欠发达河南省中小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较少,河南省属于人口大省,教育资源短缺,农村留守学生比例较多,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值得研究。
因此,探究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分析影响学业不良的主要情绪行为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为教育部门提供教育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11月到2014年2月,通过完全随机抽样,抽取河南省郑州、漯河、商丘、周口等地农村中小学校。
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57份,回收率为91.8%,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为95.3%。
男生133人(54.3%),女生112人(45.7%);小学82人(33.5%),初中163人(66.5%)。
为便于比较,同步随机抽取非不良学生1000名,最后有效被试920人。
1.2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
[9]
Goodman R 编制,杜亚松等修订。
包括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5个因子,共25个条目。
每个条目按0~2级评分,即0分=不符合到2分=完全符合,部分条目经过反向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情绪行为问题越多,总分在0~40之间,0~15为正常水平,16~19为边缘水平,20~40为异常水平。
各条目与问卷总分Cronbach α系数为0.581,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90。
1.3施测程序和统计方法
主试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本科生担任,将抽取的对象集中在班级内进行团体施测。
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
数据采用SSPS16.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差异分析。
2结果
2.1河南省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发展特征及检出率
分析发现(表1),河南省学业不良学生在多动因子得分最高,为4.988;其次是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问题,品行问题得分最低为3.686;而全量表总分为20.894,总体处于异常水平。
检出率发现,学业不良儿童在品行问题的检出率最高,有30.2%的得分处于异常水平;其次是多动和同伴交往问题,分别为23.3%和23.2%;而总体得分处于异常水平的达28.6%。
总体分析发现,除情绪症状,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均在20%以上,表明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
学业不良①
中等②优良③优秀④F 事后检验
情绪症状 4.065±2.215 3.866±2.285 3.751±2.339 3.532±2.349 1.189品行问题 3.686±1.768 3.064±1.791 3.105±1.823 2.894±1.8097.844**①>②③④多动 4.988±1.939 4.599±1.816 4.332±1.863 3.532±1.90910.591**①>②>③>④同伴交往问题 4.069±1.617 3.849±1.677 3.903±1.526 3.745±2.100 1.189亲社会行为问题
4.086±1.911 3.688±1.794 3.347±1.877 3.489±2.1667.057**①>②③④,②>③总分
20.894±4.981
19.065±5.306
18.437±5.473
17.192±6.480
12.477**
①>②③④,②>④
小学
初中t 情绪症状 3.912±2.227 3.842±2.3200.500品行问题 3.477±1.860 3.040±1.763 3.980**多动 4.346±1.835 4.702±1.894-3.117**同伴交往问题 4.062±1.600 3.815±1.670 2.459*亲社会行为问题
3.812±1.924 3.610±1.835 1.767总分
19.609±5.245
19.009±5.492
1.816
行为问题较多。
2.2河南省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的差异分析2.2.1不同性别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比较
通过性别的差异比较发现(表2),男女生在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问题得分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数的比较发现,女生的情绪症状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2.2.2不同年级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比较
通过年级的差异比较发现(表3),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品行问题、多动和同伴交往问题3因子得分方面有显著差异。
平均数的比较发现,品行问题和同伴交往问题,小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而初中生多动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
年级的比较结果表明,小学学业不良学生表现出较多的品行和人际交往问题,初中学业不良学生表现出较多的多动问题。
2.2.3不同学习成绩与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比较
将对照组,学习成绩优秀、优良和中等的学生情绪行为
问题得分,与学业不良学生的比较发现(表4),在品行问题、
多动、亲社会行为问题和全量表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经事后检验发现,品行问题、亲社会行为问题和全量表总分,学业不良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非不良学生;多动问题,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越好,表现出来的多动行为越少。
综合分析表明,学业不良的学生在情绪行为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比非不良学生多;学习成绩越高,情绪行为问题越少。
3结论与讨论
3.1河南省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发展特征及检出率
研究揭示,河南省学业不良学生情绪行为问题较多,除情绪症状,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均在20%以上,尤其是品行问题和同伴交往问题较多。
俞国良研究表明,学业不良儿童更多动,冲动性更强,行为问题更多,在社会适应如亲社会行为、居家能力上显著低于一般儿童[10];周斌也认为,学业不良学生存在着低自尊、情绪障碍、抑郁、攻击
性等行为问题[11]
,这与本研究保持了一致。
正因为有较多的
表1河南省学业不良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发展特征(n =245)表4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的情绪行为得分比较
表3不同年级学生的情绪行为得分比较
表2不同性别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得分比较
(下转第205页)
X ±S
正常水平边缘水平异常水平情绪症状 4.065±2.215179(73.1%)31(12.6%)35(14.3%)品行问题 3.686±1.768121(49.4%)50(20.4%)74(30.2%)多动 4.988±1.939153(62.4%)35(14.3%)57(23.3%)同伴交往问题 4.069±1.61795(38.8%)93(38.0%)57(23.2%)亲社会行为问题
4.086±1.911140(57.1%)54(22.0%)51(20.9%)总分
20.894±4.981
97(39.6%)
78(31.8%)
70(28.6%)
男
女t 情绪症状 3.607±2.262 4.118±2.284-3.835**品行问题 3.307±1.828 3.091±1.788 2.038*多动 4.599±1.900 4.551±1.8610.435同伴交往问题 3.935±1.623 3.873±1.6750.643亲社会行为问题
3.942±1.859
3.431±1.847
4.712**总分
19.391±5.43419.064±5.386
1.031
注:*p<0.05,**p<0.01,下同。
违纪行为,他们的同伴接受性较差、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也
较差,这会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压力,适应性很差,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就利用学习来对抗,所以学习成绩较差;还有容易导致学业不良学生的错误归因,觉得自己不行,也影响学习成绩。
3.2河南省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的差异分析
性别比较发现,女生有较多的情绪问题,而男生的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问题较多。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主要是性格及社会角色的不同,以及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使得他们在情绪症状、品行问题、亲社会行为方面出现显著差异。
年级比较发现,小学学业不良学生表现出较多的品行和人际交往问题,初中学业不良学生表现出较多的多动问题。
原因可能是由于小学生与初中生个性、社会性和品德发展的差异。
小学生年龄较小,遇到是非问题时尚不能对其进行判断,容易出现品行问题;而小学生的同伴交往形式多样,往往是非正式的,团体成员经常变化,会表现出更多的同伴交往问题。
而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能力增强,喜欢探索外部世界,表现出来的多动问题较多。
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比较发现,学业不良的学生在情绪行为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比非不良学生多;学习成绩越高,情绪行为问题越少。
分析原因可能学业不良的学生自控力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不喜欢课堂的束缚,易出现较多的情绪行为问题。
4建议
4.1重视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辅导
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也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基一〔2012〕15号)明确提出,使学生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等。
因此,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学习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合理看待成绩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良好的学习情绪。
4.2学会调节情绪,培养情绪智力
情绪调节是引导、控制或调整情绪唤醒,以促进适应功能的过程。
不同儿童在调节情绪和管理消极情绪状态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存在情绪问题的儿童往往在处理消极情绪
状态方面缺少必要的技能。
因此,发展学业不良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提高他们的情绪智力是改善其情绪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社交技巧训练营、自信小组、情绪管理团体训练、压力处理工作坊等形式,提高他们对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
4.3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情绪、行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父母应该掌握一些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的知识,正确认识儿童身上存在的情绪行为问题;其次,父母应学习一些与儿童互动的新技巧,改变亲子互动的方式,改善亲子关系;最后,父母应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回到家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并提供相应的奖惩。
总之,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并理解、鼓励和支持孩子的积极行为对孩子的学习以及减少情绪行为问题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沈烈敏.学业不良的相对性涵义及测定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
2004,27(1):88-91.
[2]王含涛,杨玲.国内学业不良研究进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2(5):64-66.
[3]周仁会,王刚.国内学业不良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
(7):670-372.
[4]沈烈敏.关于气质类型与相对学业不良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
2004(5):1091-1094.
[5]俞国良,董妍.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学业情绪特点的比
较研究[J].心理科学杂志,2006,29(4):811-814.
[6]雷雳.学习不良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
49-51.
[7]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
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1):59-64.
[8]张丽华,李慎秀.学业优秀与不良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8):51-53.
[9]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43-47.
[10]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
1997,20(1):31.
[11]周斌,甘华良.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教育干预策
略[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8):57-58.
编辑李少华(上接第167页)
大学英语网络课程中采用自主与合作学习模式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但是在这种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单纯地将自主学习等同于学生个人学习是不恰当的。
当然,如何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如何促进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如何更好地将网络学习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都是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David
Gardner&Lindsay
M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刘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3]王月会.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
国远程教育,2012(7).
[4]王继慧.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英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广西
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8).
[5]黄子林,詹海宝.网络环境下师范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研
究[J].教师成长,2014(8).
[6]王佩.小组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学习策略研究[J].宿州学院
学报,2014(10).
[7]王小红.论英语网络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
职业,2008(11).
编辑李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