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德艺写春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高声自远,德艺写春秋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品的力量。

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多年来注重艺品与人品双修的我国著名画家吴进良,始终如一地热衷于公益和慈善事业,用他手中的画笔和一个优秀艺术家的满腔挚诚和爱心,挥洒出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乐章。

很久以来,中国画坛就盛行着因“人”而“品”画的风气。

高德之人作品必获好评,而修养极差之人即使所作全是佳作,也难得好评。

古人云“书画以人重,信不诬也。

历代工书画者,宋之蔡就、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意思即为,书画以“人品”为重,宋朝的蔡就、秦桧,明之严嵩都是奸佞之人,他们都官位颇高,书法和文学素养也很高,却被后人厌恶、唾弃。

这就表明了一个人的“德”意味着他的绘画艺术的品位,这反映了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价值取向——重“品”。

而这一文化对艺术的浸染,使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的道德追求、人格完善的工具,被当做人的品格的符号。

艺术是“品”的载体,画以载道,载的是品德之道。

第一流的人品方能有第一流的艺术,绘画犹如一种“心印”,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印”出什么样的内容。

崇尚自然、和谐、唯美画风的吴进良,信奉至善、至真、至美的人生理念。

他的画来自生活、感悟生活和平和热忱的观察力,以至美、至善、至真的心态描绘着他眼中自然、和谐的诸种美丽,并用他独有的人
格魅力、艺术功力及心智,将他的笔墨“印”在世人面前,震撼着、冲击着世人的视觉和心扉。

吴进良先生对生活、人生和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认为,“一幅好画不仅能让人体会到美,而且能通过画向人们传达一种意念。

因为技法谁都可以练出来,但能诠释深刻道理的画却不是练出来的。

他需要的是经年累月的积累和磨砺,只有对生活充满深情、满腔热爱的人,才能把艺术当成生命中最美、最动人的过程而感染别人”。

正因为他拥有如此至真至善至爱的胸襟,所以他收徒从不看家世背景,并热衷于中国的公益和慈善事业。

数年来,他给希望工程捐画,给中国红十字会捐画,为98抗洪胜利捐画,为抗击非典胜利捐画,为雪灾、为汶川地震捐画捐物……家里有关公益活动的证书能装满一柜子,同他熟知的朋友笑言他是大公无私的慈善家。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吴进良先生同一群画家去西部写生,看到很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衣襟破旧甚至辍学时,画家的心被震撼了……他决心尽自己所能,为这些贫困地区做些事情。

于是,他放下手头已被高价预约多时的绘画,免费给几十所学校画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为贫困家庭捐款、赠画……至今,他的大名还在当地广为流传。

此后,每一次大型公益活动的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出现。

2005年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组织了关心下一代的募捐活动,他跟着去了很多地方,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将作品无偿捐赠。

在获知四川汶县发生灾震的第二天(2008年5月13日)清晨,画家吴进良早早就出门了。

他买来棉被、帐篷通过机构捐给了灾区。

在接下来的数月里,许多义捐的地方,都会出现吴进良老师忙碌的身影。

他含着泪为灾区捐钱、
为灾区捐画……由于吴进良先生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杰出表现和无私奉献,分别被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爱心工程委员会、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等多家慈善机构颁发荣誉证书,并授予“爱心大使”光荣称号。

在河南、在贫困山区、在希望学校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扶困济贫的印迹。

2010年2月,吴进良在温州将画作《春山瀑布》拍出,将款项全部捐给“见义勇为”专项基金会……类似的善举,多得不胜枚举。

当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时,吴进良先生诚恳地说:“我个人所做的这一切,对于那些需要支持和救助的人们来说,微不足道得如同极其微小的一滴水,但我非常愿意并希望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去影响更多有爱心的人们,以希让许许多多的‘一滴水’凝聚在一起,让它们汇聚成奔流不息的‘爱’的‘救助’的暖流,来滋润和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

”多么质朴、多么动人的话语和行动!是的,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之光辉,身为艺术家的吴进良不计报酬不慕虚荣地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满怀豪情和热血,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演绎出一幕又一幕人间真情,谱写着一个优秀艺术家感人至深的生命乐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