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三大标准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技术标准的比较
WCDMA、CDMA2000与TD—SCDMA都属于宽带CDMA技术。

宽带CDMA进一步拓展了标准的CDMA概念,在一个相对更宽的频带上扩展信号,从而减少由多径和衰减带来的传播问题,具有更大的容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带宽,具有较强的抗衰落
能力与抗干扰能力,支持多路同步通话或数据传输,且兼容现有设备。

WCDMA、CDMA2000与TD-SCDMA都能在静止状态下提供2Mbit/s 的数据传输速率,但三者的一些关键技术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性能上也有所不同。

1、双工模式
WCDMA与CDMA2000都是采用FDD(频分数字双工)模式,TD-SCDMA采用TDD(时分数字双工)模式。

WCDMA与CDMA2000能够支持移动终端在时速500公里左右时的正常通信,而TD-SCDMA只能支持移动终端在时速120公里左右时的正常通信。

TD-SCDMA 在高速公路及铁路等高速移动的环境中处于劣势。

2、码片速率与载波带宽
码片速率高能有效地利用频率选择性分集以及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有效地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WCDMA在这方面最具优势。

载波带宽方面,带宽越高,支持的用户数就越多,在通信时发生网塞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这方面WCDMA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TD-SCDMA系统采用TDD双工模式,因此只需占用单一的1.6M带宽,因而TD-SCDMA对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是最高的。

3、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是TD-SCDMA采用的关键技术,已由大唐电信申请了专利,目前WCDMA与CDMA2000都还没有采用这项技术。


能天线是一种安装在基站现场的双向天线获取方向性,还可以减少小区间及小区内的干扰。

智能天线的这些特性可显著提高移动通信系
统的频谱效率。

4、越区切换技术
WCDMA与CDMA2000都采用了越区“软切换”技术,即当手机发生移动或是目前与手机通信的基站话务繁忙使手机需要与一个新的基站通信时,并不先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而是先与新的基站连接后,再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

而TD-SCDMA则是采用了越区“接力切换”技术,智能天线可大致定位用户的方位和距离,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可根据用户的方位和距离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移动到应切换给另一基
站的临近区域,如果进入切换区,便由基站控制器通知另一基站做好切换准备,达到接力切换目的。

在切换的过程中,需要两个基站间的协调操作。

WCDMA无需基站间的同步,通过两个基站间的定时差别报告来完成软切换。

CDMA2000与TD-SCDMA都需要基站间的严格同步,因而必须借助GPS等设备来确定手机的位置并计算出到达两个基站的距离。

由于GPS 依赖于卫星,CDMA2000与TD-SCDMA的网络布署将会受到一些限制,而WCDMA的网络在许多环境下更易于部署,即使在地铁等GPS信号无法到达的地方也能安装基站,实现真正的无缝覆盖。

而且GPS是美国的系统,若将移动通信系统建立在GPS可靠工作的基础上,将会受制于美国的GPS政策,有一定的风险。

CDMA2000标准由3GPP2组织制订,版本包括Release 0、Release A、EV-DO和EV-DV,Release 0的主要特点是沿用基于ANSI-41D的核心网,在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增加支持分组业务的网络实体,此版本已经稳定。

联通即将开通的CDMA二期工程采用的就是这个版本,单载波最高上下行速率可以达到153.6kbit/s。

Release A是Release 0的加强,单载波最高速率可以达到307.2kbit/s,并且支持话音业务和分组业务的并发。

EV-DO采用单独的载波支持数据业务,可以在1.25MHz的标准载波中,同时提供话音和高速分组数据业务,最高速率可达3.1Mbit/s
因为频率高的容易被干扰,被折射,所以近地面传播都用频率比较低的波,这样有效距离较大。

但是高频电磁波可以被大气层反射,所以高频无线电可以靠这一点在高空传播,这样传播的范围反倒比低频的更大了
频率高,穿透力强
3GPP W和TD标准制定者
3GPP2 CDMA2000标准制定者
.确定基站位置 B.确定天线架设高度、位置
C.确定发射功率
D.确定天线倾角、方向角
的频谱较高,波长较短,穿透力佳,但传送的距离短,其手机的发射功率较小,待机时间则相应地较长。

)利用突发脉冲序列传输。

移动台信号功率的发射是不连续的,只是在规定的时隙内发射脉冲序列。

(3)传输速率高,自适应均衡。

每载频含有时隙多,则频率间隔宽,传输速率高,但数字传输带来了时间色散,使时延扩展加大,故必须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

(4)传输开销大。

由于TDMA分成时隙传输,使得收信机在每一突发脉冲序列上都得重新获得同步。

为了把一个时隙和另一个时隙分开,保护时间也是必须的。

因此,T DMA系统通常比FDMA系统需要更多的开销。

(5)对于新技术是开放的。

例如当话音编码算法的改进而降低比特速率时,TDMA系统的信道很容易重新配置以接纳新技术。

(6)共享设备的成本低。

由于每个载频为多个客户提供服务,所以TDMA系统共享设备的每客户平均成本与FDMA系统相比是大大降低了。

(7)移动台设计较复杂。

它比FDMA系统移动台完成更多的功能,需要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