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Free使用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BugFree介绍
1.1关于BugFree
BugFree基于PHP和MySQL开发,是免费且开放源代码的缺陷管理系统.服务器端在Linux和Windows平台上都可以运行;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软件,通过IE,FireFox等浏览器就可以自由使用。

1.2主页面
登录后,默认主页面如下:
1.产品选择框①:可以快速切换当前产品,产品模块框②和查询结果框⑥显示
相应的模块结构和记录。

2.产品模块框②:显示当前产品的模块结构。

点击某一模块,查询结果框⑥会
显示所选模块的所有记录。

3.个性显示框③:
i.我的标记,指派给我,由我创建为系统设定的查询条件;
ii.用户可以保存自己的查询条件;
4.模式切换标签④:切换Bug, Test Case和Test Result模式。

默认登录为Bug
模式。

5.查询框⑤:设置查询条件.
6.查询结果框⑥:显示当前查询的结果。

i.自定义显示:设置查询结果的显示字段;
ii.统计报表:显示当前查询结果的统计信息;
iii.导出:将查询结果显示的自定义字段导出到XML文件.最多可同时导出5000条记录;
iv.导入(仅支持Test Case模式):可以将导出的XML文件在Excel 进行编辑后,再导入到BugFree中,实现Test Case批量编辑。

最大
支持2M大小的XML文件;
v.批量运行(仅支持Test Case 模式):可以对查询结果的Test Case 同时创建Test Result。

最多支持100个Test Case。

(未实现)
7.导航栏⑦:显示当前登录用户名等信息。

8.导航栏⑧:新建及从模板新建。

1.3Test Case管理页面
1.4Test Result管理页面
1.5Bug管理页面
2BugFree使用
BugFree集成了Test Case、Test Result和Bug的管理功能。

具体使用流程:
首先创建Test Case(测试用例),(一般是先有设计草稿(Excel));然后评审测试用例;修改测试用例;最后将评审后的测试用例导入BugFree;
根据测试计划运行Test Case产生Test Result(测试结果),运行结果为Failed的Case,可以直接创建Bug。

2.1创建Test Case
2.1.1Test Case字段说明
2.Test Case 字段说明
i.Case 标题:测试点的简单描述(30字以内)或测试的目的。

ii.模块路径:指定测试用例对应的模块路径.
iii.指派给:执行Test Case的人员。

如果不知道具体的用例执行人员,可以指派给Active .
iv.抄送给:需要通知相关人员时填写.可以同时指派多个,人员之间用逗号分隔。

v.优先级:Case执行的优先级.优先级如下:
1:冒烟测试及每次测试都需执行的用例,严重程度最高;
2:覆盖产品所有主要功能;
3:次要功能;
4:细节功能(资源有限时,可以不执行)。

vi.其余选项字段(Case类型、测试方法、测试计划等):可以通过编
辑产品的自定义功能去定制.
2.1.2Test Case 创建方法
1.单独创建步骤
1)登录入系统后,点击“Case”,进入Case管理页面;
2)点击"产品选择框①",选择项目;
3)点击"新建Case“;
4)正确输入规定的字段;
5)点击"保存“或”另存为模板“
2.模板创建
1)登录入系统后,点击“Case”,进入Case管理页面;
2)点击"产品选择框①“,选择项目;
3)点击"新建Case“,选择模板;
4)正确输入规定的字段;
5)点击“保存"或"另存为模板“
3.Excel导入
1)登录入系统后,点击“Case”,进入Case管理页面;
2)点击"产品选择框①“,选择项目;
3)点击"导出";
4)编辑导出的模板;
5)点击“导入";
4.复制Test Case
1)登录入系统后,点击“Case”,进入Case管理页面;
2)点击"产品选择框①“,选择项目;
3)打开选择的Test Case;
4)点击“复制“;
5)编辑Test Case信息;
6)点击“保存“
2.2执行测试
2.2.1Test Result
2.2.2执行测试方法
1运行
1)登录入系统后,点击“Case”,进入Case管理页面;
2)点击"产品选择框①“,选择项目;
3)打开选择的Test Case;
4)点击“运行“;
5)填写“执行结果“和”运行build“;
6)点击“保存”;
7)若执行结果为fail,点击“新建Bug"。

2按步运行
1)登录入系统后,点击“Case",进入Case管理页面;
2)点击"产品选择框①“,选择项目;
3)打开选择的Test Case;
4)点击“按步运行“;
5)填写每一步的执行结果;
6)填写“执行结果“和”运行build“;
7)点击“保存”;
8)若执行结果为fail,点击“新建Bug”。

2.3Bug的操作
注:每个成员都可以提交Bug,但是要按照要求规范填写Bug报告。

2.3.1Bug字段说明
1.Bug报告中的字段
➢Bug 标题:为包含关键词的简单问题摘要,要有利于其他人员进行搜索或通过标题快速了解问题;
➢模块路径:指定问题出现在哪个模块.Bug处理过程中,需要随时根据需要修改模块,方便跟踪.如果后台管理指定了模块负责人,选择模块
时,会自动指派给负责人;
➢指派给:Bug的当前处理人。

如果不知道Bug的处理人,可以指派给Active,项目或模块负责人再重新分发、指派给具体人员。

如果设定了邮件通知,被指派者会收到邮件通知.状态为Closed的Bug,默认会指派给Closed,表示Bug生命周期的结束。

➢抄送给:需要通知相关人员时填写,例如测试主管或者开发主管等.
可以同时指派多个,人员之间用逗号分隔。

如果设定了邮件通知,当Bug有任何更新时,被指派者都会收到邮件通知。

➢严重程度:Bug的严重程度。

由Bug的创建者视情况来指定。

分为:
✧阻塞:即系统无法执行、崩溃或严重资源不足、应用模块无法启
动或异常退出、无法测试、造成系统不稳定,比如:
•严重花屏
•内存泄漏
•用户数据丢失或破坏
•系统崩溃/死机/冻结
•模块无法启动或异常退出
•严重的数值计算错误
•功能设计与需求严重不符
•其它导致无法测试的错误, 如服务器500错误
✧严重:即影响系统功能或操作,主要功能存在严重缺陷,但不会
影响到系统稳定性,比如:
•功能未实现
•功能错误
•系统刷新错误
•数据通讯错误
•轻微的数值计算错误
•影响功能及界面的错误字或拼写错误
•安全性问题
✧重要:即界面、性能缺陷、兼容性,比如:
•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边界条件下错误
•提示信息错误(包括未给出信息、信息提示错误等)
•长时间操作无进度提示
•系统未优化(性能问题)
•光标跳转设置不好,鼠标(光标)定位错误
•兼容性问题
✧微小:即易用性及建议性问题。

•界面格式等不规范
•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
•操作时未给用户提示
•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个别不影响产品理解的错别字
•文字排列不整齐等一些小问题
➢优先级:Bug处理的优先级。

由Bug的处理人员按照当前业务需求、开发计划和资源状态指定,其中:
✧立即解决:表示问题必须马上解决,否则系统根本无法达到预定的
需求。

✧正常排队:进入个人计划解决,表示问题不影响需求的实现;
✧不紧急:不影响上线的需要。

➢Bug出现频率:总是;偶尔;一次
➢Bug类型:代码错误;用户界面;需求变动;新增需求;需求文档;
设计文档;配置相关;安装部署;安全相关;性能压力;标准规范;自动化脚本;事务跟踪;Bad Case;其他。

➢如何发现:功能测试;单元测试;版本验证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冒烟测试;验收测试;Bug Bash;随机测试;回归测试;需求检查;设计检查;代码检查;上线遗漏;客户反馈;合作伙伴;其他
➢操作系统:全部;Windows 7;Windows Vista;Windows
XP;Windows 2000;Linux;FreeBSD;Unix;Mac OS;其他➢浏览器:全部;IE 8.0;IE 7。

0;IE 6.0;FireFox 4.0;FireFox 3。

0;
FireFox 2。

0;Chrome;Safari;Opera;其他
➢创建Build:根据要求填写
➢解决方案:不是Bug;重复Bug;已修改;不能重现;推迟;不修改。

如果解决方案为重复Bug,需要指定重复Bug的编号。

➢相关 Bug:与当前Bug相关的Bug.例如,相同代码产生的不同问题,可以在相关Bug注明。

➢相关 Case:与当前Bug相关的Case。

例如,测试遗漏的Bug可以在补充了Case之后,在Bug的相关Case注明.
➢上传附件:上传Bug的屏幕截图,Log日志或者Call Stack等,方便处理人员。

➢复现步骤:
[步骤]要描述清晰,简明扼要,步骤数尽可能少;
[结果]说明Bug产生的错误结果;[期望]说明正确的结果.
可以在[备注]提供一些辅助性的信息,例如,这个bug在上个版本是
否也能复现,方便处理人员。

2.3.2Bug生命周期
①新建的Bug处于Active状态,可以通过编辑指派给合适的解决者;
②解决Bug之后,Bug状态变为Resolved,并自动指派给创建者
③创建者验证Bug:
a)如果未修复,再重新激活,Bug状态重新变为Active;
b)如果已经修复则可以关闭,Bug状态变为Closed,Bug生
命周期结束;
④已经Closed的Bug如果重新复现,也可以直接激活。

2.3.3Bug操作
1提交Bug (Active)
1)打开创建Bug页面;
2)规范填写Bug报告中的信息;
3)点击“保存”。

2解决Bug (Active-〉Resolved)
1)开发人员收到指给自己的Bug;
2)点击“解决”;
3)选择“解决方案”;
4)点击“保存"。

3关闭Bug (Resolved->Closed)
1)Bug提交人收到开发人员指给的Bug;
2)验证Bug后,确认Bug已经被修改;
3)点击“关闭”
4)点击“保存”。

4激活Bug (Resolved->Active 或者Closed—> Active)
1)修复的Bug或者已经关闭的Bug再次发生,则点击“Active”;
2)输入相关信息;
3)点击“保存”.
2.4查询

2.5统计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