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案1荷塘月色(1)+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案1荷塘月色(1)
本练案共2页,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

一、打牢语言基础(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30994000(D) A.倩.影(qiàn)羞涩.(sè) 笼.着(lónɡ)含情脉.脉(mò)
B.袅娜.(nuó)畸.形(jī) 颤.动(zhàn)蓊.蓊郁郁(wěnɡ)
C.敛.裾(liǎn)数.落(shǔ) 丛.生(cōnɡ)不屑.一顾(xiè)
D.独处.(chǔ)藻.饰(zǎo) 乍.看(zhà)令人咋.舌(zé)
【解析】A项,笼:lǒnɡ;B项,颤:chàn;C项,丛:có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30994210(D)
①芯片领域的一位专家说:“中国芯片的发展必须要两条腿走路,既坚持自主创新,寻
求突破,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又要开放合作,抛砖引玉
....。


②在芯片研发上,我们要瞄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亦步亦趋
....,最后完成超越。

③为招揽中国游客,春节期间,全球商家打出种类繁多的“春节牌”,红灯笼、生肖狗
等中国元素在国外的大街小巷俯拾即是
....。

④苏轼将自己的深情厚谊和仕途坎坷的身世之慨倾注于几首悼亡词中,流露出无限的凄
凉伤感之情,感人肺腑,令人不忍卒读
....。

⑤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法治中国,不仅是庙堂之论,还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每一个人都自觉守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⑥日前,2018年新年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各具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
在大厅里交相辉映
....,久久不散。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③⑥D.③④⑤
【解析】①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②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③俯拾即是:形容数量多又容易得到。

符合语境。

④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
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符合语境。

⑤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符合语境。

⑥交相辉映:形容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不能用来形容歌声。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30994002(C)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
..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似乎”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

(“蓊蓊郁郁的”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僻)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
..罢了。

(“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解析】C项,“总”表示作者揣测的语气。

4.下列句子中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具有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30994003(C)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解析】例句与C项皆为通感,A、B、D三项都是比喻。

5. “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3分)导学号30994004(D)
A.朦朦胧胧的月色下一切都变得美好,正和他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吻合。

B.这淡淡的月色能给人丰富的遐想,使作者感到“到了另一个世界”似的,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C.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D.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

【解析】一定要联系语境,联系当时作者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

这句再一次强调了淡淡的月光,一切显得朦胧,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样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心情。

6.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

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
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5分)导学号30994005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示例)悠悠白云下,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仿写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要求就是题干要求的基本句式和修辞要求,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中心突出,语意通畅。

7.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品味下面的句子,然后仿照其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5分)导学号30994006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示例)突然映入眼帘的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题干要求“仿照其修辞手法”,所给例句为通感手法,是以听觉写视觉,作答时,要注意这一点。

二、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导学号30994007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8.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CE)
A.两首诗都写的是秋季到来后的“残荷”景象,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

B. 白诗主要写了霜露中荷花将落未落、雨后风中荷叶被吹干的情境,通过描写荷花败落前的“萧条”,让人不禁想象花凋叶落后的景象。

C. 白诗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了秋天的肃杀,“白露”“凉风”突出了环境的冷寂,还未“残”的花,刚刚吹干的“叶”,衰败之景跃然纸上,尽显工笔细描的艺术魅力。

D.王诗先写荷花曾经花开十里、飘香十里的盛景,又写荷花如今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通过前后的对比来突出荷花败落的凄惨。

E.王诗三、四句中,“芳菲”指美好的花朵,也可引申为美丽的女子,“客”点明她客居在外的身份。

就全诗而言,过去的美好情景与现在的凄凉景象的对比最为刺痛人心。

【解析】通读这两首诗,找出白诗“花不残”“叶初干”和王诗“凋零尽”的特点,分析时要扣住具体诗句。

C“工笔细描”表述有误,诗中的语言是没有雕饰的白描手法。

E“芳菲”不是代表美女,后面的“客”也不是“她”而是客居的他乡诗人。

9.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
答:(1)白诗后两句议论抒情,诗人将“无人解爱”与自己“更绕衰丛一匝看”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之惑:为什么别人不爱凋零的荷花?从而抒发了自己对萧条景色的喜爱之情;(2)王诗最后两句由写景引向写人,诗人由残荷想到自己漂泊在外的客居身份,“却送秋声到客衣”写出了诗人在秋风中的萧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和对自己现在处境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白诗可从“无人解爱萧条境”来分析,王诗可通过对荷衰败前后变化的描写来加以鉴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14分)导学号30994008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
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0.对这篇散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本节第一段是按照光到影,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塘上月色的。

B.描写景物的时候突出表现了塘上月色素淡朦胧之美。

C.《西洲曲》诗中采用了夸张、顶真、比喻、借代多种修辞方法。

D.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解析】C项,《西洲曲》一诗中没有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11.文中画线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答: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在大动乱面前,他不知如何是好,心里越发不宁静。

12.根据诗歌内容,谈一谈《西洲曲》描绘了一位什么样的女子?(6分)
答:《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

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

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

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

清如水,比喻和自己喜欢的人相亲相爱,心地和行为都是纯洁的。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