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木材缺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2.2 变色
一. 概念及成因
凡木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分为: (1)化学变色:由于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反应 使得木材产生浅棕红色、褐色等不正常颜色, 较均匀仅限于材表。 霉菌变色 (2)真菌变色: 变色菌变色 腐朽菌变色(初期腐朽)
二. 变色对材质的影响
变色对木材的均匀性、完整性和力 学性质均没有影响,只使木材颜色发生 改变,有损于木材外观。但腐朽菌变色 使冲击韧性稍有降低,吸水性略有增加, 在保管不善情况下会演变成腐朽。
形成时期
方向 径向 (径向裂纹) 弦向 (弦向裂纹)
立木 (立木裂纹)
伐倒木 (干燥裂纹)
单径裂 干裂——干燥不 径裂 复径裂 当的径向裂纹, 可用加工措施避 冻裂 免。 环裂(≥半个周长) 轮裂 弧裂(<半个周长)
9.2.3.3 裂纹对材质的影响
裂纹破坏木材的完整性,降低木材的强 度;在不良的保管条件下,裂隙还能成为变 色菌或腐朽菌浸入木材的通路,引起木材的 变色和腐朽。立木的径裂,在干燥过程中还 会发展。 裂纹对木材力学强度的影响随荷载性质、 作用力方向和裂纹大小等因子而不同。 裂纹除对化学加工用原木无关外,对于其他 用材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尤其在杉木上特 别明显,显著降低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等级。
9.2.1.2 节子在树干中的分布
一.
在径向的分布 在轴向的分布
节子直径从髓心沿径向逐渐增加
二.
树干梢部为活节区 树干中部为活节区、死节区 树干基部为活节区、死节区、无节区 在树干下部的周围部分的无节区,材质特别 优良,通常所称“无节良材”,就是指这一 部分的木材。
9.2.1.3 节子对材质的影响
第八章 木材缺陷及其检验
重点介绍木材缺陷的分类、主 要缺陷的概念以及缺陷产生的原因 和对加工利用的影响。缺陷的检量 方法。了解真菌、虫害的生活繁殖 习性。
9.1 木材缺陷的概述
9.1.1 木材缺陷的定义 9.1.2 木材缺陷的形成及分类
9.1.3 木材缺陷的特点
9.1.4 研究木材缺陷的重要性
9.1.1 木材缺陷的定义
9.2.3.4 裂纹木材的合理利用
一.在制材时合理下锯:消除裂纹 二.尽量作为直接使用原木,如坑木 三.若裂纹满足1、2等材时,尽量作为长材使用 四.在不影响下节原木等级时,可将裂纹的长度 适当分散在不同原木上。
总之,尽可能地缩小裂纹的不良影响。
9.2.4 树木的生长应力
9.2.4.1 立木中生长应力的形成 生长应力是纤维细胞成熟期间,由次生壁内木 素的沉积和聚合而产生。木素的填入造成纤维横切面 有小的侧向膨胀,按照泊松比在长度上就应有相应的 减小。但它与内侧的木材细胞连成一个整体,它在长 度上要有收缩,内侧的细胞就会对它进行限制,也就 是说对它形成了拉伸作用。相反靠心部木材每个细胞 在长度方向受到压缩作用。 对桉树测定和理论计算表明,直径61cm以上原 木材表拉伸应力约为7~21Mpa;向内逐减至距髓约 径向距离1/4处,应力减为零。由这一点开始向内至 髓心的压缩应力。在髓心达最大,61cm和以上直径 的桉木,估计可达21Mpa。
9.2.4.2 生长应力的影响
一. 生长应力使立木中产生裂纹 (1)径向心裂——是径向通过髓心,向外裂 口宽度渐减,是内部裂纹。(脆心材) (2)轮裂——剪切应力 二. 生长应力对原木和锯材的影响 原木末端上靠近树皮处当释去拉伸应力时会缩 短,而靠近髓心处会变长。在制材中,应力的 释放会造成横弯、顺弯和一些扭曲。自原木锯 下的弦切板会向树皮一侧产生顺弯。
9.1.3.2 寄生性缺陷和非寄生性缺陷
一.寄生性缺陷是外部的生物因子如真菌、细菌、昆虫和 海洋蛀虫等为害造成的缺陷(生物危害缺陷)。 二.非寄生性缺陷,有节子、裂纹、树干形状缺陷、木材 构造缺陷、伤疤、变形和木材加工缺陷,还应包括机 械磨损和成分降解。
9.1.3.3木材缺陷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响状况
一.木材缺陷的影响具相对性。如乱纹,一方面能降低木 材强度,但同时使木材具有美丽花纹。 二.木材缺陷的影响随用途而有程度上的差异。如直接用 原木,标准对节子和斜纹可不作限制,但是特级原本 对它们就应有较严的限度规定。这正是木材缺陷实用 观点定义的理论依据。
五.腐朽木材的合理利用和贮存中防止措施
(1)腐朽木材的合理利用 对于根部心材腐朽,尽量作锯切用原木使用 在保证原木等级前提下,尽量将腐朽用在允 许存在或要求较低的原木上。 (2)贮存中防止措施 在能保证供给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木材场 地贮存时间。控制木材含水率 25%以下 。贮木场保 持清洁并进行消毒。
(1)健全节:节子材质完好,无腐朽迹象。 (2)腐朽节:节子本身已经腐朽,但并未透入树干内部, 节子周围材质仍完好。 (3)漏节:不但节子本身已经腐朽,而且深入到树干内 部,引起木材内部。 漏节常成为树干内部腐朽的外部特征。
三.按照节子断面形状分:
(1)圆形节:节子断面呈圆形(长短径比不足3)。 (2)条状节:在锯材的径切面呈长条状(长宽比≥3)。 (3)掌状节:在锯材径切面呈两相对称排列的长条状。 (针叶树材具有)
9.1.2.2 木材缺陷的分类
一.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原木和锯材共有的木材 缺陷类别(十类):节子、变色、腐朽、蛀 孔、裂纹、树干形状缺陷、木材构造缺陷和 损伤。此外,锯材还有木材加工缺陷和变形 二.根据木材缺陷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 生长缺陷:存在于活立木中的缺陷
生物危害缺陷:真菌虫害等危害形成的缺陷
9.1.4 研究木材缺陷的重要性
对木材缺陷的研究首先应该非常深入与全面 地研究各种缺点对锯材及原木材种性质的影 响,这样才能使各材种木材标准根据用途而 规定的缺陷允许限度能有依据,并合理。 我国有关材种的木材标准,一般有3部分: 根据用途要求的树种;有关尺寸的规定;缺 陷限度或分等限度。 为了扩大木材的应用范围,合理利用木材, 还必须深入地研究和了解缺陷的种类、形成 原因、减除方法和对带有各种缺陷木材的合 理利用等问题。
9.2.2 变色与腐朽
9.2.2.1
造成木材变色和腐朽的真菌
真菌是指那些具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 生物。有高等与低等真菌之分。
一.造成木材变色和腐朽的真菌种类
寄生木材的真菌可分为腐木菌、软腐菌和木材 变色菌及霉菌三类。前两种为了它们自身的生存和 繁殖的必需而分解木材细胞壁,引起木材的腐朽和 破坏。木材变色菌和霉菌,则是从贮存在细胞腔中 的物质得到它们的食物,因此它们对木材物质本身 的分解作用相对较小。
加工缺陷:木材锯解和干燥过程形成的缺陷
9.1.3 木材缺陷的特点
9.1.3.1 立木缺陷和伐倒木缺陷
一.立木缺陷中有节子、心材变色和腐朽、 虫害、裂纹、树干形状缺陷木材构造缺陷 和伤疤等。是与树木生长有关的缺陷 二.伐倒木缺陷中有边材变色和腐朽、虫害、 裂纹、木材构造缺陷(人为斜纹)、伤疤、 木材加工缺陷和变形。
四.腐朽对木材材质的影响
对三个方面的影响:木材外观的影响 (材色、萤光和收缩);木材物理性能的影 响(如对密度、燃烧热值、电性质和对水分 的关系等);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1)材色 白腐材色变浅,褐腐变暗 (2)收缩 收缩比健全材大 (3)密度 腐朽材比健全材密度低 (4)吸水和含水性能 腐朽材比健全材吸水迅速 (5)燃烧性能 干的腐朽材比健全材更易点燃 (6)力学性质 轻软、强度低
二.真菌的形态、繁殖和传播 (1)真菌孢子:孢子对真菌相当于种子植 物的种子。真菌繁殖和传播依靠孢子,孢 子可为单细胞或多细胞 。 (2)真菌菌丝的特点 真菌的构造较简单 是真菌的营养器官。 (3)真菌的繁殖:
真菌 孢子
三. 木腐菌寄生的条件
(1)
适宜的温度: 真菌和其它植物一样, 在温暖条件下生长要比冷气气候下快得 多。真菌的最佳生长温度24.4~30℃, 低于或高于最佳温度均会延缓或仰制真 菌的生长。 (2) 氧的供给 (3) 适宜的木材含水率:30%~40% (4) 充足的养料:木材是真菌良好食物。 (5) 酸碱性:多数木材微酸性
9.2 木材的主要缺陷和检量
9.2.1 节子
9.2.2 变色与腐朽
9.2.3 裂纹 9.2.4 树木的生长应力
9.2.1 节子
9.2.1.1节子定义及分类
一.根据节子的质地及与周围 木材的连生程度分: (1)活节:由树木的活枝条形
成,活节与周围木材紧密相连, 分布在树干上部,质地坚硬,构 造正常。 (2)死节:由树木的枯死枝条, 木材组织与周围木材部分或全部 分离,主要分布在树干的中下部。 有的质地坚硬,有的腐朽松软。
(2)按在树干内、外部位
边材腐朽(或称外部腐朽)——系树木伐倒 后,由于干燥迟缓,木腐菌自边材外表侵入 所形成。 心材腐朽(或称内部腐朽)——是立木受木 腐菌侵害所形成的心材(或熟材)部分的腐 朽。
(3)按在树干上、下部位
根部腐朽(根腐) 干部腐朽(干腐)
三. 木材腐朽的判定
(1)外观特征:担子菌子实体的出现;材色的 变化;木材变轻;材质变软;气味的变化。 (2)物理性能特征 ① 原木或锯材是否健全,要看它的折断面。 ② 木材存在褐腐或软腐时,干缩后会出现一种 块状断裂。 ③ 把新锯开的或刨光的木材浸入水中,受微生 物侵害部分要比健康材明显变暗。
9.1.2 木材缺陷的形成及分类
9.1.2.1
木材缺陷形成的原因
1.生理原因:树木生长过程产生的,此类缺 陷只可控制不可完全避免。如节子 2.病理原因:活立木或伐倒后受到生物因素 如真菌虫害等危害形成的。变色、腐朽 3.人为原因:由生产加工技术不良或经营管 理不善造成的,可减轻或避免。加工缺陷 一种缺陷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 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凡呈现在木材上能降 低其质量,影响其使用的各种缺点均定为木材 缺陷。 实用观点的木材缺陷:是对木材适合某一特殊 用途的质量缺损或偏离。我国各材种木材标准 就是根据用途对不同缺陷规定允许的种类和尺 寸限度,这显然是符合实用观点确定木材缺陷 的要求。 木材是复杂的天然材料,都可能存在缺陷。所 谓“缺陷”有相当一部分对树木而言是正常的, 如节子,立木生长必须着枝。有枝就有节。
死节
活节
活节与死节的区别
活节 死节
枝枯死后 脱离 多分布在树干中 上部 圆状柱 圆材材表的死节 向内至某一深度 就转为活节
区别
形成条件 和周围木材 的连生状况 在成熟树干 上的分布 相连
枝生活中
靠近树梢的上部
在木材中的 形态
活节和死节 的相连关系
圆锥形
圆材材表的活节 其内仍是活节
二. 根据节子的材质分:
节子为木材中不可避免的缺陷 ,是评定 木材等级的主要因子。据统计70%-90%的木 材等级取决于节子。节子对材质的影响取决 于节子类型、尺寸、密集程度、分布位置和 木材的用途。总结有如下几方面: 一.节子损坏木材外观的一致性 二.节子影响木材的力学强度 三.节子破坏木材的均匀性 四.含松脂树种的节子有树脂渗出、油漆困难 五.节子造成所在材面不均匀磨损
9.2.2.3 腐朽
一. 概念
木材由于木腐菌侵入,逐渐改变其颜色和 结构,使细胞壁受到破坏,物理、力学性质随 之发生变化,最后变得松软易碎,呈孔状或粉 末状,此种状态称为腐朽。
二. 木材腐朽的类别
(1)按腐朽的性质可分为白腐和褐腐 白腐——即白色腐朽。主要由白腐菌破坏木质 素,同时也能破坏纤维素。筛孔状或腐蚀性腐朽 褐腐——即褐色腐朽。主要由褐腐菌破坏胞壁 的碳水化合物所形成。粉末状或破坏性腐朽
9.2.1.4 节子木材的合理利用
一. 合理下锯,将节子尽量集中在一两块板 材上。 二. 尽量降低节子的不良影响,把节子密集 或节子尺寸较大部分加工成对节子不加限制 的直接使用原木、造纸用料等。 三. 因势利导,变废为宝:将节子设计在次 要部位或增强强度的受力方式,如:径向横 压、弦面硬度;利用节子在不同切面表现的 花纹以提高木材及其制品的经济价值。
(消毒剂应具备的条件是,对真菌具有毒性,而对人的有害 性小;经消毒剂处理的木材应无色、无味;消毒剂价格低廉 和处理方便。)
9.2.3 裂纹
9.2.3.1 定义
木材纤维和纤维之间的分离所形成 的裂隙,称开裂或裂纹。它可在树木 生长期间,或伐到后形成。裂纹是使 锯材降等的第二或第三位因素。
9.2.3.2 裂纹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