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马原题库
2022年湖北工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湖北工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07212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3.png)
2022年湖北工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2、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4、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5、“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 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7、“物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9、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10、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13、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14、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15、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二、多项选择题16、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A.有使用价值就有价值B.有价值就有使用价值,两者统一在商品中C.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17、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B.创造新的价值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18、对于共产主义实现的理解()A.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甚至充满曲折的过程B.共产主义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C.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些国家先取得胜利,共产主义也是如此D.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也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20、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为什么?()A.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2019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及答案
![2019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0290187c24028915fc364.png)
0.00考场选择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考试记录 / 查看解析马原1、单选题1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宿命论观点正确答案:A所在章: 11知识点:世界统一于物质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正确答案:B所在章: 11知识点:物质及其存在形态3 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久暂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变化的显著与不显著D、事物质变是否引起新的量变正确答案:B所在章: 12知识点:三大规律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正确答案:B所在章: 12知识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A、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接收、加工和抽象的过程B、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能动反应C、认识是人类纯粹的主观构造过程D、人类一切活动都是认识活动正确答案:A所在章: 22知识点:认识的辩证规律6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D所在章: 22知识点:实践观的内容7 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A、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B、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C、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D、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正确答案:A所在章: 23知识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8 真理发展的规律是: A、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有限度的B、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C、真理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正确答案:B所在章: 23知识点:真理的特点9 有人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选择题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9967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7.png)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定义? A. 资本主义是血腥的剥削制度。
B. 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C. 资本主义是劳动者的解放阶段。
D. 资本主义是人类追求幸福的理想社会。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哲学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
3.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果是: A. 资本论。
B. 共产党宣言。
C. 科学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理论。
4.以下哪个思想家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A. 法拉第。
B. 亚当·斯密。
C. 达尔文。
D. 列宁。
5.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可以概括为: A. 不断革新,追求真理。
B. 无产阶级的崛起和革命。
C. 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
D. 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
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C. 土地的私有制。
D. 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力。
7.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定义是: A. 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B. 资产阶级的统治下的社会。
C. 劳动者的解放社会。
D. 公有制的社会。
8.以下哪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A.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 预算制度的建立。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革命精神的崛起。
9.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条件是: A. 生产力高度发达。
B. 私有制完全消除。
C. 社会公正和平等。
D. 全球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
10.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宿命论的观点是: A. 无论经济条件如何,人类都无法改变历史进程。
B. 社会发展和社会意识是相互作用的。
C. 历史是由个人决定的。
D. 历史发展是一种偶然现象。
答案及解析: 1. B: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商品生产和交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特征。
2.A: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强调了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社会变化中的作用。
大学马原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0d508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13.png)
大学马原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是由谁创立的?A. 卡尔·马克思B.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C.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D. 亚当·斯密答案:C2. 下列哪部著作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自然辩证法》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学、法学、人类学C.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D. 文学、艺术、宗教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阶级斗争答案:C6.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实现社会公平C. 实现共产主义D. 实现世界和平答案:C7.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其中剩余价值是指?A. 工人创造的价值B. 工人工资C. 资本家从工人那里获取的额外价值D. 资本家的利润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学技术C. 生产方式的变革D. 文化传承答案:C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A. 唯一动力B. 重要动力C. 根本动力D. 不是动力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宗教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ACD)A. 科学性B. 抽象性C. 革命性D. 实践性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BC)。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d4906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8.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商品交换论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的思想活动B.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C.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D. 人们的精神创造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D. 文化传承5.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C.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D.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7.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来源是()A. 必要劳动B. 剩余劳动C. 资本家的投资D. 政府的税收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实现个人自由发展D. 全面发展经济9.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以公有制为主体B. 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C.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D.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差别消失C. 按需分配D. 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12. 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
13. 描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4. 解释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e7d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7.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马原考试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1f9a896f242336c1fb95eb2.png)
马原考试题库(1)(总40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 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学说2C.唯物论 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016e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d.png)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教育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A. 共产主义B. 社会主义C. 资本主义D. 封建主义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
A. 社会进步的标志B. 社会进步的前提C. 社会进步的结果D. 社会进步的障碍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改变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 资本积累与消费不足的矛盾8.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社会主义D. 消灭私有制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无阶级社会D.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C. 各取所需,按需分配D. 各取所需,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教育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马原选择题答案
![马原选择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46486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7.png)
马原选择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A. 辩证的观点B. 历史的观点C. 实践的观点D. 唯物的观点答案:C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基础是()A. 科学实验B. 社会生产实践C. 社会交往实践D. 社会生活实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A. 正确地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B. 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C. 正确地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本质和规律D. 以上都是答案:D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A. 它的产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B. 它正确地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C. 它正确地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D. 以上都是答案:D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B.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C.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D. 以上都是答案:B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D. 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B.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C. 共产主义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B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意义在于()A. 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B.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C.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D. 以上都是答案:D。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b159a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3.png)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答案:B3.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 A和B答案:D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过剩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D5.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消除贫富差距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上层建筑答案:B C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调节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 B C8.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 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C.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 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探讨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b01f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5.png)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的B. 精神的C. 意识的D. 理念的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人的意志D. 神的旨意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私有制B. 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市场经济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 共产主义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反映客观B. 客观反映主观C. 主观创造客观D. 客观创造主观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倒退的原因C. 社会稳定的保证D. 社会进步的障碍9.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政治经济学B. 哲学C. 历史学D. 文学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A. 人为设计的B. 自然发展的C. 随机发生的D. 神的安排的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3. 解释什么是剩余价值,并简述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4. 描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理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及其原因。
2. 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剥削现象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阅读以下材料,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31453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6.png)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C.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遇D. 巴黎公社的成立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启蒙思想D. 以上都是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
A. 商品的使用价值B. 商品的供求关系C. 商品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商品的生产成本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经济危机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高效的生产方式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实现社会公平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永远存在5. 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 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B.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共产党宣言》C. 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D. 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出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2. 阐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给出至少一个历史事件作为例证。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2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和国家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从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度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然而,这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而引发社会革命,产生新的社会形态。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形态更迭的规律及其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启示。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b797b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6.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论D. 经济危机理论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个人奋斗D. 科技进步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主观的B. 实践是客观的C. 实践是理论的D. 实践是抽象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的D. 随机的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唯物主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答案:ABD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马原考试题库题库及答案
![马原考试题库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005d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8.png)
马原考试题库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多样性B. 物质性C. 客观性D. 规律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目的C. 认识的唯一标准D. 认识的唯一动力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 社会基本矛盾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是()。
A. 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存在的决定C. 社会存在的基础D. 社会存在的条件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
A. 历史的创造者B. 历史的旁观者C. 历史的推动者D. 历史的旁观者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随机的D. 任意的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B. 社会历史发展的次要力量C. 社会历史发展的非决定性力量D. 社会历史发展的无关力量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形态是()。
A. 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存在的决定C. 社会存在的基础D. 社会存在的条件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是()。
A. 经济独立B. 政治自由C. 思想解放D.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
马原试卷5
![马原试卷5](https://img.taocdn.com/s3/m/e8d76452b307e87100f6960b.png)
武汉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A.夸大了意识作用B.是唯意志主义的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湖北工业大学马原复习重点(有答案)考试版
![湖北工业大学马原复习重点(有答案)考试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ae55186c175f0e7cd13728.png)
马原复习范围及重点考试范围:绪论和前四章重点掌握内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理论来源。
答: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其后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也称基本原理)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哲学、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意识的本质。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两者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物质观核心观点)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4.实践的概念、特征、基本形式。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的类型)5.联系的概念及特征。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0368e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f.png)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认识论答案:C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哥达纲领批判》D. 《哲学的贫困》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D. 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答案:C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具有()A. 创造性B. 异化性C. 自由性D. 平等性答案:B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国家宏观调控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 以上都是答案:D8.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A. 法治精神B. 法治理念C. 法治原则D. 法治实践答案:A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C. 推动文化创新D.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答案:A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1)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辩证法,即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3)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好(刘可为)用户中心退出主页在线考试0.00考场选择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考试记录 / 查看解析马原1、单选题1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宿命论观点正确答案:A所在章: 11知识点:世界统一于物质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正确答案:B所在章: 11知识点:物质及其存在形态3 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久暂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变化的显著与不显著D、事物质变是否引起新的量变正确答案:B所在章: 12知识点:三大规律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正确答案:B所在章: 12知识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A、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接收、加工和抽象的过程B、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能动反应C、认识是人类纯粹的主观构造过程D、人类一切活动都是认识活动正确答案:A所在章: 22知识点:认识的辩证规律6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D所在章: 22知识点:实践观的内容7 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A、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B、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C、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D、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正确答案:A所在章: 23知识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8 真理发展的规律是: A、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有限度的B、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C、真理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正确答案:B所在章: 23知识点:真理的特点9 有人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这种观点属于 A、机械决定论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唯物史观D、唯心史观正确答案:C所在章: 33知识点: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0 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的制约的观点是 A、宿命论观点B、天命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所在章: 33知识点:人民群众11 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B、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C、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D、商品价格总额相等正确答案:A所在章: 41知识点:货币的产生12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属于什么形态的商品经济? A、高级或发达B、简单C、一般D、复杂正确答案:A所在章: 41知识点:商品经济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D、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正确答案:B所在章: 41知识点:政治经济学14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正确答案:B所在章: 42知识点:产业资本循环15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商品生产者的() A、具体劳动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的B、抽象劳动新创造出来的C、抽象劳动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的D、具体劳动新创造出来的正确答案:A所在章: 42知识点:劳动二重性16 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各个资本家普遍延长雇佣工人工作日的结果B、各个资本家普遍提高雇佣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C、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D、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正确答案:C所在章: 42知识点:剩余价值17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 :1,剩余价值率为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 A、80万,100%B、40万,400%C、40万,100%D、80万,400%正确答案:A所在章: 42知识点:剩余价值率18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A、从物质形态考察的资本构成B、反映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资本构成C、劳动力和劳动对象之间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正确答案:D所在章: 42知识点:资本的价值构成19 资本有机构成用()来表示。
A、m:vB、c:vC、m:cD、v:c正确答案:B所在章: 42知识点:资本有机构成20 政治人物充当国家元首是根据()来决定的 A、竞选结果B、选举制度C、政党制度D、民主制度正确答案:A所在章: 43知识点:选举制度21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组织形式。
A、三权分立B、分权制衡C、民主集中制D、议会制共和制正确答案:B所在章: 43知识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22 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根据()建立起来的。
A、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B、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C、资产阶级统治的要求D、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要求正确答案:A所在章: 43知识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23 ()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D、国际资本主义正确答案:B所在章: 51知识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24 无止境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
A、外在表现B、短暂表现C、基本规律D、一般特点正确答案:C所在章: 52知识点:资本主义的实质25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是于()写成。
A、1502年B、1602年C、1702年D、1802年正确答案:B所在章: 61知识点: 15~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26 被誉为第一国际“灵魂”的政治活动家是()。
A、蒲鲁东B、马克思C、拉萨尔D、巴枯宁正确答案:B所在章: 61知识点:第一国际27 1848-1849年欧洲革命风暴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革命报刊是()。
A、《莱茵报》B、《革命报》C、《自由报》D、《新莱茵报》正确答案:D所在章: 61知识点:共产主义者同盟28 从1918年下半年起,西方列强纠结()个国家发动对俄战争。
A、11B、12C、13D、14正确答案:D所在章: 61知识点:列宁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29 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年开始实行。
A、1917B、1927C、1928D、1924正确答案:C所在章: 61知识点:斯大林模式30 《共产党宣言》说,如果共产党人将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那是()。
A、消灭资本主义B、消灭雇佣劳动C、消灭政治压迫D、消灭私有制正确答案:D所在章: 71知识点: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多选题1 一个人闻到鲜花的芳香,看到鲜花的颜色,这种认识形式属于: A、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B、感觉C、知觉D、认识的初级阶段正确答案:BD所在章: 22知识点:认识的辩证过程2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这是因为 A、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B、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C、人们的认识要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D、人们的认识要受实践经验、知识结构和水平的限制正确答案:ABCD所在章: 22知识点:认识规律3 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正确答案:AB所在章: 23知识点:实践的内容4 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表现在: 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须是具有价值的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D、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正确答案:ABCD所在章: 23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的关系5 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正确答案:CD所在章: 31知识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6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是()。
A、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B、积累货币资本C、积累物质财富D、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正确答案:AD所在章: 42知识点:资本原始积累7 以下关于资本周转说法正确的有 A、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B、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加快资本周转速度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D、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能够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正确答案:ABD所在章: 42知识点:资本周转8 从政党制度的类型来看大致有()等形式。
A、单一制B、两党制C、复合制D、多党制正确答案:BD所在章: 43知识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9 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有() A、国际经济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世界贸易组织BCD所在章: 51知识点:国际经济秩序10 社会主义建设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 A、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与本国国情相结合C、借鉴他国经验教训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正确答案:ABCD所在章: 63知识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3、判断题1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A、对B、错正确答案:B所在章: 32知识点:科技革命2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A、对B、错正确答案:A所在章: 32知识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3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A、对B、错正确答案:A所在章: 41知识点:劳动二重性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A、对B、错正确答案:B所在章: 41知识点:商品价值量5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劳动本身并不是商品。
() A、对B、错A所在章: 42知识点:货币转化为资本6 自由竞争主要是在国际市场上运用非经济手段进行竞争的。
A、对B、错正确答案:B所在章: 51知识点: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7 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已经不是资本主义形式了。
A、对B、错正确答案:B所在章: 52知识点:国家资本所有制8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在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就隶属于资本。
A、对B、错正确答案:A所在章: 52知识点:劳动属性9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决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