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50例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50例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炙甘草汤加减在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5月起到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其中的
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
有效率为72%,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2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

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加
减进行心律失常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律失常;炙甘草汤加减;临床疗效
为了提高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2016年5月起到2017年5月期
间观察组的50例患者给予炙甘草汤加减进行心律失常的治疗,并与常规西医治
疗进行对比,分析炙甘草汤加减在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起到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
其中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这100例患
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50例;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3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84±7.32)岁;在对照组的50
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39-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63±6.54)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患者可进行临床疗效对比。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心律失常的标准,并经
24h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后确诊为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试验
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具有严重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慢-
快综合征和心房扑动患者;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前1周内服用过其他
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对本次试验药物过敏的患者。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实用内科学》的心律失常
诊断标准,经心电图辅助检查确诊为早搏;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气血两虚型病症,患者症见心悸、气促、头晕、浑身乏力、
动则气促、舌质淡红、脉细弱[1]。

1.2方法
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给予口服盐酸胺碘酮片进行治疗,盐酸胺碘酮片的药剂量第一周为每日3次,每次200mg,第二周为每日2次,每次200mg,第三周为每
日1次,每次200mg,然后给予患者盐酸胺碘酮片维持治疗3个月。

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具体方法为:60g的炙甘草、10g的人参、10g的阿胶、10g的生姜、50g的生地黄、10g的火麻仁、15g的麦冬、10g的桂枝、10枚大枣;在主方剂的基础上,
气滞血瘀的患者可加15g的丹参、15g的川芎;阴虚水肿的患者可加10g的附子、15g的白术;头晕症患者可加10g的菊花、10g的川芎;失眠心悸的患者可加15g
的酸枣仁、20g的龙骨;气虚患者可加40g的黄芪;咳痰咳嗽患者可加10g的橘
红、10g的陈皮;多汗的患者可加10g的五味子;夜尿增多的患者可加10g的泽泻。

将上述方剂煎服,每日1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律失常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判定根据《中医内科学》中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判,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脉结代消失判定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脉结代偶发判定为有效;
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脉结代发作没有变化判定为无效[2]。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观
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临床
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3结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并发症之一,以心悸、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症状,
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当中,通
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盐酸胺碘酮片,但是盐酸胺碘酮片的临床效果并
不理想[3]。

本文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常规西医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为72%,不良反应发生
率为20%;与此同时,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观察组的临
床治疗效果为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与此同时,同类研究中,炙甘草汤加减的临床疗
效为95%,与本次试验结果很接近。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炙甘草汤加减进行心律失
常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霍燕.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2):152-153.
[2]邰小燕.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
子杂志,2014,2(12):39-40.
[3]黄聂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80例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4(15):47-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