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股票股利分配案例
专题4案例:五粮液的控制权与利益输送
五粮液的控制权与利益输送一、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概述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000858)地处天府之国之南,扼川、滇、黔三省要冲,锁金、岷、长三江咽喉。
有利的地理和环境因素使五粮液酝酿出名震四海,老少皆知的五粮液甘醇。
然而,五粮液的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广受诟病,其控制权以及利益输送问题自其199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以来就倍受媒体关注,更有相关学者做出了深入透彻的研究。
分析五粮液利益输送机制不仅有助了解其公司治理问题,更能管中窥豹,为了解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提高一个良好的例证和契机。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设立,发起人所持资产折合为2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75%,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另外,流通在外股份为8000万股,发行价格每股14.77元,筹得11.816亿元资金按照招股说明书及历年公司年报,第一大股东均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后改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但实际控制人为五粮液集团(下称“五粮液集团”)。
图1为五粮液集团的组织结构图。
五粮液集团作为五粮液的实际控制人,旗下拥有相当数量的控股子公司。
而五粮液在其领导下,上市后似乎不负众望,实现了招股说明中的一系列盈利目标。
表1为五粮液上市以来近五年利润及分配情况。
表1:五粮液历年盈利及分配一览表然而,对五粮液集团来说,设立五粮液股份公司,将集团最具市场号召力的“五粮液”品牌注人上市公司,塑造了一个利润不断成长的绩优股形象,表面看来没有相应的其他回报。
这一大股东充当着证券市场中的“老好人”,并且已经“好”到让人无法不质疑的程度。
二、控股集团与上市公司的秘密通道会计报表上的数字显示五粮液盈利颇丰,然而深入分析投资情况就可略见端倪。
根据其1998年上市招股说明书,五粮液投资约50亿建设两阶段的各子项目,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新增收入35亿元,新增利润2亿元。
如果这些投资全部如预期的发挥效益,那在1998年31亿收入、5.5亿利润的基础上,2005年五粮液的收入和净利润就应该增长到89亿元和14亿元。
五粮液案例 (最新)
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股利政策案例研究一、公司概况五粮液是中国高端白酒著名品牌、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五粮液股份的主营业务为五粮液系列白酒的生产销售与此同时在金融投资、化工医药、电子器件产业服装纺织、柴油发动机等行业都有所涉猎。
多年以来“五粮液”品牌多次被评为中国制造业和白酒行业中“最有价值品牌”,多年蝉联食品行业最具价值品牌。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50年代初8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97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省宜宾酒厂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成立。
1998年改制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白酒的生产与销售,注册资本379596.72万元。
五粮液于1998年3月27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定价发行人民币普通股8000万股。
股权结构:虽然五粮液的大股东是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但其实际控制人却是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对五粮液集团来说,设立五粮液股份公司,并将最具市场价值的品牌“五粮液”注入上市公司,一定会要求有所回报。
五粮液集团公司,正是通过各种方式,从上市公司获得了大量的利益输送。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图二、事件回顾五粮液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维持了较高的利润水平,盈利稳步增长,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2.01亿元,增长33.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35亿元,增长61.35%。
2013年五粮液实现营业总收入247.19亿元,同比下降9.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下降19.75%;拟采取10股派现7元(含税)的利润分配预案。
这是因为2013年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在中国经济转型调整的大环境和市场消费回归理性的大背景下,白酒行业发展步入深度调整期,这也是白酒类行业多年高速发展后的理性调整,体现市场发展规律。
五粮液关联交易与大股东利益输送案例分析
目录1事件回顾 (1)1.1 公司成立及行业发展 (1)1.2 关联交易概况 (2)1.3 大股东严重代理 (3)1.4 证监会立案审查 (3)2 关联交易条件下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原因分析 (4)2.1 “削足适履”的上市模式 (4)2.2 “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6)2.3 公司治理结构层次存在的问题 (8)2.4 外部监管层面的问题 (9)2.5 小结 (10)3 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实施“隧道”行为的具体形式 (11)3.1 关联产品购销 (11)3.2 股利分配 (13)3.3 关联资产租赁及费用转嫁 (15)3.4 英联资产购买及置换 (16)3.5 资金往来 (17)1事件回顾1.1 公司成立及行业发展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 年的宜宾五粮液酒厂。
1994年4 月,宜宾五粮液酒厂变更企业名称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
1998 年3 月27日,由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设立了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深000858)0 1998 年,原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广改制为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白酒行业迅速发展。
1996 年,我国白酒产量超过800 万吨,比建国初期增长近80 倍。
近年来,白酒行业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飞南端市场不断崛起,形成四川宜宾泸州为代表的川酒板块、贵州茅台镇为代表的黔酒板块等多个板块。
与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一致,白酒行业利润也在远步增长。
五粮液公司的成长,见证了中国白酒行业的迅猛发展。
1.2 关联交易概况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发起人所持资产折合为24000 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75% ,同时发行8000 万股流通股,发行价格每股14.77 元。
共筹得资金1 1.816 亿元,并于1998 年4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按照招股说明书及历年公司年报,第一大股东均为宜宾固有资产管理局,后改为宜宾市固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它持有公司50%以上的股权(截至2010 年6 月30 日,由于在历次配股中国有股股东放弃配股权,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宜宾市固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2 1.28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07%) ,但并不直接参与五粮液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而是将其委托给集团公司管理。
五粮液股票股利分配案例1
案例分析:五粮液股票股利分配案例目标本案例介绍了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分配股票股利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五粮液公司在选择其分红方案时,采取分配股票股利作为其股利分配的原因。
一.五粮液公司简介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858)是1997年8月1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厂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在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的基础上经过资产重组设立。
宜宾五粮液酒厂以其与生产经营有关的酿酒车间、磨粉制曲车间、陈酿勾兑车间等优质资产及其附属公司——五粮液供销公司的资产及相应负债组成本公司。
五粮液公司属白酒类食品制造行业,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和销售,生产能力达到年产45万吨(商品酒)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酿酒生产基地。
1996年被第五十届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并保持至今。
2000年12月8日,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五粮液”品牌在200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品牌价值为120.56亿元。
居白酒制造业第一位,居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四位。
2004年公司资产总额88.11亿元,净资产65.67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62.98亿元,净利润8.28亿元。
二、五粮液历年利润分配简况五粮液自上市后,一直维持了较高的利润水平。
但是,这样一支绩优股,在1998年高派现后,就只采用送红股的方式分配股利,或者干脆不分配(2000年和2004年均未分配)。
表1统计了五粮液历年的分红情况。
表2展示了五粮液历年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上市公司股东获取回报主要有两种方式:经由上市公司分配股利以及所持有股票价格上涨的资本利得。
理论上,一个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所能给股东的回报,既包括稳定的股利分配,也包括股票价格的稳定增长。
五粮液的第一大股东是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五粮液75%的股份,属于国有非流通股。
由于非流通股不能上市进行交易,股东不能通过股价增长获得收益,因此理论上非流通股股东偏好发放现金股利。
五粮液股利分配
公司2006年度分配方案:每10股 送红股4股、派现金0.60元(含税), 公司总股本由271140.48万股增加为 379596.672万股。
2007年—2010年股利分配
分红方案(每10股) 公告日
2010年5月6日 2009年5月4日 2007年4月25 日 4
送股
转增
派息(税前) (元)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 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 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 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09年销售 收入426.37亿元,连续9年上榜美 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 100强”。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 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
“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至今, 格力空调连续5年全球销量领先。
2001年8月,实施2001中期分配 方案,每10股送红股4股、公积金转增 3股,共送转股35,784万股,总股本变 更为86,904万股。 2002年4月实施2001年度分配方 案,每10股送红股1股、公积金转增2 股、派现金0.25元(含税),共送股 26,071.20万股,总股本变更为 112,975.20万股。
1.5 0.5 0.6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五粮液股份有 限公司从1999年至2010年采取的 股利分配政策是派现加送红加转增 而从1999年至2006年公司主要是 股票股利为主
发放股票股利利可使股东分享公司的 盈利而无须分配现金,便公司留存了 大量的现金,便于进行再投资,有利 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降低自身股价,提高股票流动性和可 交易性
8.公司的成长性。每个公司应依据自 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财务状况制定 相应的分红方案。一般来说,那些 正处于成长阶段、资金需求较大的 企业,其股利分配政策倾向于保留 利润;而已进入成熟阶段、业绩稳 定、成长缓慢的公司完全可以给股 东以稳定的现金股利
基于战略的财务分析——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1 前言1.1研究背景在我国,白酒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之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是其中最亮丽的瑰宝,正是由于酒文化其中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才使每一种老牌白酒除了具有优越的品质、雄厚的资金以及独特的技术外,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白酒也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本文对酒行业的分析探讨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自2013年中国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至今,三公和反腐政策对高端白酒市场需求的影响已经触底,白酒消费的刚性需求带动基本面逐渐恢复,具有品牌和营销能力的企业将率先走出调整[1]。
五粮液拥有一线名酒血统,品牌力强,市场认可度很高,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中国白酒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白酒的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迎来了新机会。
企业如何适应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就需要充分的综合分析本企业的战略环境和财务状况才能使企业评估更全面、准确和科学。
1.2研究目的本文是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战略的眼光对公司进行SWOT 分析,判断宜宾五粮液的战略选择是否得当,再通过对宜宾五粮液财务的分析与研究,分析公司战略是如何实施的,以及该战略在公司中实施有什么样地效果,更为全面的分析了公司实施该战略的优劣势,发现战略实施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这样的财务分析得到的结果会更具有决策有用性,有助于管理者不断调整战略。
同时也可以为中国白酒行业的财务现状提出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使其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内研究现状闻新燕认为传统的财务分析往往只是就报表论报表,没有看到数字背后深层次的经济含义,企业应当运用SWOT分析法等将战略与财务报表分析相结合,然后再分析公司的经营、资产等状况,从战略角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实现企业财务效应最优化[2]。
通过研究财务战略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角度上来分析企业的具体财务管理活动是否有效。
这种财务战略与企业的资金来源相关,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五粮液的股利政策
案例分析:五粮液的股利政策五粮液是中国著名的白酒企业,以出产高端白酒而闻名于世。
五粮液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投资者钟爱的股票之一,其股利政策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五粮液的股利政策,探讨其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五粮液的股利政策主要包括现金分红和股份送转。
现金分红是指公司通过现金向股东发放分红,这是股东获得投资回报的一种方式。
五粮液凭借其强大的盈利能力,每年都能给股东发放可观的现金红利,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另一方面,五粮液还采取了股份送转的政策,即将公司的利润以股票的形式转给股东,以提高股东的持股数量。
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强股东的持股价值,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
五粮液的股利政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金分红能够直接让股东受益,满足了股东对于获得投资回报的要求。
其次,股份送转可以提高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而获得更多的分红权益。
再次,五粮液拥有强大的利润能力,能够持续为股东提供丰厚的分红,这也是吸引更多投资者持有该股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五粮液的股利政策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五粮液大量采用现金分红的做法,这导致公司自身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能力和进行研发。
其次,股份送转虽然能够提高股东的持股数量,但也可能导致股东的分散化,降低公司的控制权和稳定性。
再次,五粮液的股利政策缺乏灵活性,面对市场行情的波动时难以及时调整,无法最大程度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针对五粮液的股利政策,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五粮液应该在现金分红和股份送转之间取得平衡,避免现金分红过多导致公司资金短缺。
其次,五粮液可以考虑增加红利再投资的方式,即将分红再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从而满足股东对于增值的需求。
再次,五粮液应该制定灵活的股利政策,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调整,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总而言之,五粮液的股利政策是其长期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合理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提高公司的股东价值,同时也为公司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财务管理》实训案例资料
《中级财务管理》实训资料第一篇:财务管理目标案例一: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一、案例资料(一)公司整体情况中国高档白酒的市场集中度一直较高,茅台、五粮液两大名酒占据75%的市场份额。
五粮液被誉为中国的“酒业大王",是中国高端白酒著名品牌,浓香型白酒的代表。
多年以来“五粮液”品牌多次被评为中国制造业和白酒行业中“最有价值品牌”,多年蝉联食品行业最具价值品牌,在2013年《食品界月刊》的价值评估中,五粮液品牌价值被评估达692亿元。
公司获得“全国质量奖开展十周年(2001-2010年)卓越组织奖”、“中国食品安全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多项大奖,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6项、市级3项。
公司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获得“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财经风云榜十大公益企业”奖。
公司运作进一步规范,赢得资本市场认同,获得“中国证券20年20家最具持续成长能力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金牛百强”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口号的提出,其“霸势”己成气候。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其前身由20世纪50年代初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97年8月1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1997)295号文批准,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白酒的生产和销售,注册资本379,596.672万元,注册地址:四川省宜宾市岷江西路150号。
五粮液于1998年3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定价发行人民币普通股8,000万股,股票简称:五粮液,股票代码:000858。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37.95亿股,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国有法人股21.28亿股(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部为无限售条件的股份),占总股本56.07%,其他股东持有1,667,595,357股,占总股本43.93%。
我国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进行利益输送的的几个经典案例
我国上市公司(shànɡ shìɡōnɡ sī)的最终控制人进行利益输送的几个(jǐɡè)经典案例案例一:五粮液的巨额(jùé)资产置换五粮液(000858)于1998年3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shàng shì),是沪深股市著名(zhùmíng)的绩优股,属白酒类食品制造行业,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上市时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直接持有75%的国有股股份,但授权委托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因此该公司事实上是由政府通过国有独资企业——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
尽管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于2003年6月30日之前聘请三分之一以上的独立董事,五粮液直到2003年7月才聘请独立董事。
根据公司披露的2003年年报,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如下:两名国有资产管理局代表,两名独立董事代表,四名内部董事。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公司的股本结构是典型的“一股独大”,并且控股股东和内部人几乎完全控制了董事会,在董事会中的表决权为75%1。
五粮液在上市时已承诺用募股资金购买集团公司所属的宜宾塑胶瓶盖厂,收购成本为4.12亿。
在2000年年报公布时,五粮液集团公司提出了一份资产置换方案:将宜宾塑胶瓶盖厂与五粮液集团公司所属507、513、515、517和607酿酒车间资产进行置换。
在确定置换价格时,宜宾塑胶瓶盖厂按重置成本法,酿酒车间按照收益现值法。
置换出的资产其重置成本与账面净资产一致,均为3.61亿(评估增值1.98亿元),置换入的资产账面值约为9.02亿,但是其评估升值至20.18亿元,因此置换差额为16.57亿元,由上市公司以现金补1宜宾国有资产管理局和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是一致行动人。
齐。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购入宜宾塑胶瓶盖厂的成本是4.12亿,经营两年后,卖出价反倒降为3.61亿,这令人有些诧异。
01真实的谎言——五粮液财务案例分析
第四届财务案例分析大赛真实的谎言五粮液财务案例分析团队名称:派派团队成员:姚毓、蒋婉琳、袁媛张潇枫、陈晓燕摘要2009年9月9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受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本文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为背景,分析其2006年~2009年期间的财务状况。
另外,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深入研究五粮液数据背后的问题。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粮液今后发展的方向,以及对案例的进一步思考。
目录案例概述 (1)五粮液公司简介 (2)问题剖析 (3)1、财务报告的“秘密语言”在哪里? (3)手段一:不计提减值准备 (3)手段二:掩盖投资损失 (5)手段三:虚增收入 (6)2、关联交易之盘根错节? (8)3、内部控制之若即若离? (11)4、SWOT分析 (12)案例思考 (14)参考文献 (15)2009年9月9日11点30分,市场一切都很平静。
五粮液的股价在经历了六连阳后,上午显露疲态,一直围绕着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位,窄幅震荡,收报23.79元,微跌。
11点35分,五粮液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
报道称证监会稽查部门人员已入驻宜宾着手开始对五粮液进行立案调查。
13点下午开盘后,五粮液的股价于午后直线暴跌,大幅跳水,13点42分时一度跌停,最低价21.69元,随后跌停板被打开,最终收盘价22.60元,五粮液股票的成交量也创出公司自199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记录,成交量22660万股,成交额达到50.95亿元。
我们不禁要问,五粮液怎么了?这其中存在着什么样的谎言呢?名称: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宜宾市岷江西路150号法定代表人:唐桥股票简称:五粮液控制关系方框图:四川省国资委宜宾市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五粮液集团五粮液事件爆发以来,种种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我们讶异于其涉及范围之广、金额之多,而他们又是如何使得事件演变成现在这样的呢?它的财务报告是否符合相关准则的要求呢?我们就以下几方面对五粮液事件进行了分析。
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案例分析-第一组Y
1954年6月出生于四川,2007年由宜宾市副市长空降五粮液,接任王国春出任五粮液董事长,同 时兼任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总裁、董事、党委副书记,2017年任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 长。
自2000年开始任宜宾市副市长,主抓工业。他不仅有一定的政府经历和背景,而且在资本运作 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唐桥上任后,外界对其进行公司治理创新,寄予很大期望。在唐桥走马上 任当天,已在其任内首个年度报告上,承诺逐步收购“与白酒生产相关度较高的资产”。这显示 了唐桥对解决公司治理顽疾的决心。
理论分析:3.五粮液与五粮液集团关联交易的实施过程
(3)通过资产置换
五粮液将所属的“宜宾塑胶瓶盖厂”的全部资产与五粮液酒厂所属的“酿 酒生产车间”的资产置换,换出资产评估价值净值3.61亿元,换入资产评估总价 值为20.18亿元,置换差额为16.57亿元。
经协商,实际应支付置换补差款15.59亿元,用货币资金支付10.5亿元,配股 募集资金支付余额5.09亿元。由于宜宾塑胶瓶盖厂使用重置成本法、 酿酒生产车间使用收益现值法的资产评估的方法,后者的价格通常会高于前者。
• 历史背景
• 1950年,四川宜宾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 • 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 • 1998年,四川省宜宾国资委将“宜宾五粮液酒厂”的部分核心资产、白酒生产业务
拿出来上市,形成了上市公司“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而其他周 边产业则组建成五粮液集团。
其次,五粮液与五粮液集团交叉任职,使得股东对董事的信任托管关系、决策 层对执行层的制约不复存在,利益输送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自然就形成了“实际 控制人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最后,五粮液本身的业务结构不完整,一些环节不得不依附于其他的公司。 通过从五粮液集团进行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为五粮液向五粮液集团输送资金提 供的“合理”的通道。从而五粮液的理财目标也演化为了“实际控制人利益最大 化”。
我国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进行利益输送的的几个经典案例
我国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进行利益输送的几个经典案例案例一:五粮液的巨额资产置换五粮液(000858)于1998年3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沪深股市著名的绩优股,属白酒类食品制造行业,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上市时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直接持有75%的国有股股份,但授权委托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因此该公司事实上是由政府通过国有独资企业——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
尽管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于2003年6月30日之前聘请三分之一以上的独立董事,五粮液直到2003年7月才聘请独立董事。
根据公司披露的2003年年报,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如下:两名国有资产管理局代表,两名独立董事代表,四名内部董事。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公司的股本结构是典型的“一股独大”,并且控股股东和内部人几乎完全控制了董事会,在董事会中的表决权为75%1。
五粮液在上市时已承诺用募股资金购买集团公司所属的宜宾塑胶瓶盖厂,收购成本为4.12亿。
在2000年年报公布时,五粮液集团公司提出了一份资产置换方案:将宜宾塑胶瓶盖厂与五粮液集团公司所属507、513、515、517和607酿酒车间资产进行置换。
在确定置换价格时,宜宾塑胶瓶盖厂按重置成本法,酿酒车间按照收益现值法。
置换出的资产其重置成本与账面净资产一致,均为3.61亿(评估增值1.98亿元),置换入的资产账面值约为9.02亿,但是其评估升值至20.18亿元,因此置换差额为16.57亿元,由上市公司以现金补齐。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购入宜宾塑胶瓶盖厂的成本是4.12亿,经营两年后,卖出价反倒降为3.61亿,这令人有些诧异。
实际置换完成的时间为2001年4月,宜宾塑胶瓶盖厂的最终账面成本升为4.138亿,而置换进的酿酒车间成本略降为19.735亿,上市公司最终补差15.597亿。
仅仅通过上述两笔资产购销,五粮液集团公司实际从公司“名正言顺”地拿走19.72亿元的现金。
案例分析:五粮液的股利政策
A股派息日 2006-05-29 2005-04-13 2004-05-19 2003-07-23 2002-05-09 2001-06-19 2000-04-28 1999-06-10
-
燕京啤酒的股利政策
年度
每股收益 每股现金股利 股利分配率
贵州茅台的股利政策
从上表和上图可以知道,贵州茅台公司除了2001年度和2006 年度支付股利比例较高之外,该公司所采取的股利政策基本符合 低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影响五粮液股利政策的因素分析
• 公司因素
– 举债能力
年份 总资产 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总资产
2008 1,349,642.07 1,145,593.69 0.848812967
2007 1,157,165.11
962,623.70 0.831881027
2006 1,034,015.43
830,113.72 0.802805931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每股收益
0.1 0.11 0.1 0.23 0.25
每股现金股利
1.66 0.90 0.80 0.00 0.00 0.00 0.10 0.10 0.11 0.22
股利分配率
0.00 0.91 1.00 0.48 0.88
10派0.9元 1995-06-22
2006-08-17 2005-07-25 2004-07-26 2003-06-30 2002-08-13 2001-08-01 2000-08-24 1996-06-28 1995-06-23
2006-08-23 2005-07-29 2004-07-30 2003-07-04 2002-08-23 2001-08-07 2000-08-25 -
五粮液的股利分配
五粮液的股利分配素有第一绩优股之誉的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股民中有良好的口碑。
公司财务报表显示,公司2000年每股净利润1.6元,每股净资产6.6元,净资产收益率24.09%,截至2000年底,公司未分配利润13.5亿多元,平均每股未分配利润2.83元,每股公积金2.17元。
然而其2000年底的分配方案却是不分配利润,也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
与此同时2000年还拟按每10股配售2股,以每股25元的价格进行配股。
中小股东恼火了,宋毅等股东委托君之创代为出席2月20日的五粮液股东大会,代理行使股东权利。
2月15日,君之创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办事处,接受各地股东的委托。
2月20日上午,44位股东在五粮液办公楼里掀起的巨大声浪,透露出本次股东会的极不寻常。
虽然临行前,中小股东们知此行胜算无几,但还是不愿轻言放弃。
截至2月19日12时,君之创共收到12省30人的委托,代表6.69万多股,以次来试图阻止拥有75%股权的第一大股东所操控的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分配方案。
在两个多小时的股东会中,中小股东和大股东势同水火。
此起彼伏的质询声中,董事会秘书几次将监票人请进场试图表决了事。
最终分配方案以近乎强行表决的方式被通过,赞成3.6亿多股,反对为零,弃权283万多股。
受股东委托代为投票的君之创投资咨询公司因所提意见未被采纳,没有行使表决权。
“我们对此次大会失望之极,只有弃权以示抗议”。
一些股东未待投票即已离去。
应该说,这283万多股弃权是中小股东无声的抗议,它预示着希望从股市第一绩优股身上撕开不分配缺口的期望的破灭,它留给五粮液、留购上市公司、留给中国股市的思考意味深长。
五粮液股份的分配方案之争,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及股权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易先容在郎咸平著《公司治理》(2004年2月,北京)的序言中指出,如何保护投资者一向是上市公司问题的核心,而回报中小投资者所采取的方式、态度与办法都涉及如何对待和保护他们利益的核心问题。
五粮液股利政策分析
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政策提出建议
上 1.完善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缓和代理冲突 市 2.加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选择合适的股利分配 公 制度。 司 3.采用类别股东表决机制,消除控股股东控制现象 国 4.完善证券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家 建立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规范上市公司行为。 或 监 5.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和信息纰漏的透明度。 管 部 6.资本市场,提高投资队伍素质。 门
以少分配或不分配为主
有余才分,无余不分
采取此种股利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 ??
原因有四方面: (1)为了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 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2)与高价现金收购关联资产 可能有关系。 (3)公司经营计划的需要。 (4)公司高度集权的股本结构
◎从08年开始,计划 三年内逐步将五粮液 集团公司中与上市公 司酒类生产相关度较 五粮液现状是: 高的资产收购到上市 国有股的比例 公司中来,预计2010 公司 2010 年可预测 年底内整合完成,约 过大,股权结 的大额资金需求,主 需资金60余亿元。 构非常不合理。 要分布在为公司可持 续发展增添后劲的战 低股利方案能 略性投资,如产品研 被通过,应该 发、品牌打造、市场 说全是国有股 建设、技术改造等方 面投资。资金来源主 的“功劳”。 要考虑以自有资金使 五粮液也一度 用为主。
案例分析
☺五粮液公司属白酒类食品制造行
业,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 生产和销售,生产能力达到年产45 万吨(商品酒)规模,是世界上最 大的酿酒生产基地。1996年被第 五十届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 王”,并保持至今。
☺2000年12月8日,经北京名牌
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五粮液 ”品牌在200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 牌评价中,品牌价值为120.56亿 元。居白酒制造业第一位,居全国 最有价值品牌第四位。2004年公 司资产总额88.11亿元,净资产 65.6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2.98 亿元,净利润8.28亿元。
贵州茅台-五粮液股利政策分析
重庆三峡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财务管理案例教程实验名称贵州茅台,五粮液股利政策案例分析实验类型验证学学时 4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学年级班别 07级会计班开出学期 2009-2010 下学期学生姓名黎学海学号 200704080154实验教师权英淑成绩2010 年 5 月 25 日备注:此实验报告应根据具体实验内容,由学生独立撰写。
附:实验报告(论文)贵州茅台五粮液案例分析(第十二组)指导老师:权英淑组长:郎平学生姓名:200704080154黎学海演讲人:小组成员及分工情况:报告日期: 2010年 5 月 6 日贵州茅台,五粮液投资案例分析(第十二组200704080154黎学海)茅台股利政策分析2009-05-25 94,380.00 94,380.00 2009年5月25日,公司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48867.9034万股上市流通,总股本为94380万股。
2008-05-26 94,380.00 94,380.002008年5月26日,公司本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4719万股上市流通,总股本94380万股. 2007-05-25 94,380.00 94,380.002007年5月25日,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0561.295万股上市流通,总股本为94380万股。
2006-05-25 94,380.00 94,380.002006年5月25日,股权分置,总股本为94380万股。
2006-05-19 94,380.00 47,190.00 2006年5月19日,10转10(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是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一部分),总股本增至94380万股。
2005-08-05 47,190.00 39,325.002005年8月5日,10转2,总股本增至47190万股。
2004-07-01 39,325.00 30,250.002004年7月1日,10转3,总股本增至39325万股。
2003-07-14 30,250.00 27,500.002003年7月14日,10送1,总股本增至30250万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五粮液股票股利分配案例目标本案例介绍了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分配股票股利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五粮液公司在选择其分红方案时,采取分配股票股利作为其股利分配的原因。
一.五粮液公司简介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858)是1997年8月1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厂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在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的基础上经过资产重组设立。
宜宾五粮液酒厂以其与生产经营有关的酿酒车间、磨粉制曲车间、陈酿勾兑车间等优质资产及其附属公司——五粮液供销公司的资产及相应负债组成本公司。
五粮液公司属白酒类食品制造行业,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和销售,生产能力达到年产45万吨(商品酒)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酿酒生产基地。
1996年被第五十届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并保持至今。
2000年12月8日,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五粮液”品牌在200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品牌价值为120.56亿元。
居白酒制造业第一位,居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四位。
2004年公司资产总额88.11亿元,净资产65.67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62.98亿元,净利润8.28亿元。
二、五粮液历年利润分配简况五粮液自上市后,一直维持了较高的利润水平。
但是,这样一支绩优股,在1998年高派现后,就只采用送红股的方式分配股利,或者干脆不分配(2000年和2004年均未分配)。
表1统计了五粮液历年的分红情况。
2003 每10股派2元(含税)每10股送8股每10股转赠2股2004.02.27 2004.4.12 2004.4.132004 未分配表2展示了五粮液历年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年份每股收益(元)净资产收益率(%)1998 1.749 31.601999 1.352 26.812000 1.600 24.092001 0.933 17.292002 0.543 11.562003 0.519 11.702004 0.305 12.61 上市公司股东获取回报主要有两种方式:经由上市公司分配股利以及所持有股票价格上涨的资本利得。
理论上,一个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所能给股东的回报,既包括稳定的股利分配,也包括股票价格的稳定增长。
五粮液的第一大股东是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五粮液75%的股份,属于国有非流通股。
由于非流通股不能上市进行交易,股东不能通过股价增长获得收益,因此理论上非流通股股东偏好发放现金股利。
如用友软件在2001年的分配股利时,每10股派现6元,使非流通股股东的投资收益率高达50%以上。
而且在2002年分配时,仍是每10股派现6元,只是迫于流通股股东压力,而加送2股红股。
五粮液在1998年的分配方案中,也采用了高派现的方法,每10股派现12.5元,扣税后实际每10股派10元。
通过这种方式,非流通股股东分得24,000万元。
但在以后的分配中,五粮液却改变了派现的方式,而改为高比例送红股和公积金转赠股。
经过若干年的送股和转赠,五粮液最初的32,000万股,到2004年已经变为271,140.48万股,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股本增长了6倍多。
图1展示了五粮液历年来的总股本变化情况。
从图1可见,五粮液的总股本几乎成逐年上升的趋势。
图1:五粮液历年股本变化图三.五粮液历年公布分配方案期间市场反应图2展示了1998年的股利宣告日(1999年5月29日)前后的成交量和收盘价变化情况。
图2:1998年分配方案实施日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1998年五粮液高派现分配。
在方案公告实行期间,可以看到股价和成交量均处于平稳状态。
但在几天后,其股价进入持续上升状态,成交量也大幅增加,说明市场对五粮液的分配方案是持认可态度的。
图3展示了1999年的股利宣告日(1999年9月22日)前后的成交量和收盘价变化情况。
图3:1999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从图3可以明显看到,1999年送股方案除权日(9月28日),股价下跌,交易量大幅上升,但此后,股价维持在低位,交易量也萎缩为除权前的状态。
说明原股东选择抛售了五粮液所送的红股,而不是继续持有。
图4展示了2000年的不分配股利宣告日(2001年1月19日)前后的成交量和收盘价变化情况。
图4:2000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2000年度利润高达7.68亿元、公司账面现金高达17.08亿元,但仍然不分配、不转增,反而准备实行配股方案(最终为实施)。
资本市场一片哗然。
在五粮液配股过程中以及200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布后,股价一路下跌。
图5和图6分别展示了200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股利宣告日前后的成交量和收盘价变化情况。
图5:2001年上半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图6:2001年下半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图7和图8分别展示了2002年和2003年股利宣告日前后的成交量和收盘价变化情况。
图7:2002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图8:2003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从历年市场对五粮液分配方案的反应可以看出,除1998年市场对高派现表现出认可的态度外,在其余送红股的年份中,市场交易量仅在除权日有较大幅度上升,但很快就回落到原先的水平。
说明中小股东选择“用脚投票”,通过出售股票来表达自己对分配方案的不满。
四.五粮液分配股票股利的分析通过送红股和转赠股,无论是流通股还是非流通股股东,虽然手中的股票数翻了数倍,但只是“纸上富贵”,实际财富并没有增加。
因为从五粮液股价的反应可以看到,除权引起股价下跌后,并没有回升产生填权效应。
那么,五粮液的利润到哪里去了呢?在中国,大股东通过各种方式转移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普遍存在。
要转移资金,需要先把资金留在企业内。
分发股票股利而不派现,就是留住资金的一种方式。
红股的发放,并不会像派发现金那样导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公司现金的减少,而仅仅把当年利润从公司的“利润”科目调整到“股本”科目的会计账目。
虽然五粮液的大股东是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但其实际控制人却是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对五粮液集团来说,设立五粮液股份公司,并将最具市场价值的品牌“五粮液”注入上市公司,一定会要求有所回报。
五粮液集团公司,正是通过各种方式,从上市公司获得了大量的利益输送。
其中包括:(1)商标和标识使用费。
这是集团公司利用其影响力,向上市公司收取费用的一种典型方式。
五粮液股份公司自上市起,每年向集团公司缴纳不菲的商标和标识使用费。
集团公司通过这些项目,至2003年度累计从上市公司获取现金54344万元。
按照国泰君安2001年8月份所出具的关联交易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其中一些商标使用费为相应销售收入的数倍。
(2)服务费及设备使用费。
由于五粮液改制上市时,只是将主要经营性资产及供销公司划入上市公司。
这样,五粮液上市公司其余所有服务都需要由集团公司提供。
集团公司当然可以相应地收取一部分费用。
五粮液集团每年向五粮液收取的这类费用主要包括综合服务费、货物运输、资产租赁费等,2001年起还增加收取维修服务费、土地租赁及经营管理费等。
截至2003年集团公司累计收取94334万元。
(3)资产往来。
我国资本市场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公司改制上市后,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将手中的各项实物资产陆续卖给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通常支付的都是现金。
五粮液与集团公司之间的这类往来也非常多。
其中比较重大的有两起:一是1999年收购集团公司下属的印刷和塑胶瓶盖厂;二是2001年的一项大额资产置换。
据2000年11月公司董事会关于资产置换的公告及2001年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降低关联交易是该项资产置换的一个重要动因。
五粮液2000年向集团及其附属关系公司的货物采购和接受劳务为7.72亿元;资产置换完成的2001年,金额上升为14.42亿元。
上市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共向集团公司支付超过20亿元的现金。
五粮液2001年2月20日的股东大会上,面对小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关于五粮液盈利高、账面现金充足但不分配、不转赠的不满质询时,理由就是公司要预留现金进行资产置换。
(4)产品往来。
与上面的服务费形成方式相似,五粮液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还必须要向集团公司进行大量的产品往来,如由集团公司或其所属企业向五粮液提供各类产品。
在生产基酒的车间于2001年完全置换进上市公司后,又新增向集团公司购买伏特加、葡萄酒等产品。
五粮液向集团公司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成品酒销售,两者现金流相抵后,五粮液支付给集团公司的净现金流出为281974万元。
此外,五粮液委托集团公司技改部进行技术改造,6年间共向集团公司技改部支付或预付现金335371万元。
不考虑往来款的影响,自1998年上市至2003会计年度结束,五粮液共向集团支付了97.17亿元的现金,平均每年超过16亿元;远远超过五粮液上市以来累计实现的净利润(41亿元)及累计从资本市场募集的现金(18.1亿元)。
为了最大化地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大股东需要将上市公司塑造成一个高成长、绩优股的形象。
五粮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典型的例子:上市公司业绩优良,但小股东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相反,五粮液集团在五粮液上市后的6年里从上市公司获得超过90亿的现金。
五.总结一般来说,公司选择发放股票股利的原因主要有:1.调整股票价格,使其保持在合适的价格范围。
过高的股票价格,将失去对小规模投资者的吸引力,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从而降低股票的流动性。
但较高的股票价格可以节约股票的交易成本,比较受大规模投资者的喜爱。
管理层为平衡各类投资者的偏好和提高股票的流动性,就会使用股票股利,把价格调整到他们认为的最佳范围。
2.利用税法对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不同征收方式,达到避税和提高流通股股东实际收益的目的。
我国现行税法对股票股利暂不征税,而对现金股利则征收个人所得税。
减少现金股利,增加股票股利,流通股股东就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把股票股利变现,获取更大的实际收益。
3.股票股利可以传递公司利好的信息。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公司管理层比投资者掌握更多公司的信息,更了解公司的经营前景。
通过发放股票股利,扩大股份总数,可以传达管理层对公司良好的成长性和光明前景,透露公司未来赢利能力的增强。
4.股票股利使原有股东的持股数量增加。
在股价下降不大的情况下,原有股东可以出售公司所送的股票获取现金收入而保持原有的股份数不变,这使得股东有获得意外收入的幻觉,对公司产生更满意的情绪。
5.上市公司的赢利水平低,可供分配的利润少,无力发放现金股利,但为了日后的经营与筹资,又必须向投资者有个交代,因此只得选择股票股利;或者是有能力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为保留现金扩大经营,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而增加股票股利的发放。
6.在高市盈率的股市状况下,现金股利难以满足在二级市场上高价购进股票的股东的收益欲望,从而不得不选择股票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