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教案2 华东师大版(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教案2 华东师大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教案2 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教案2 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16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演变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在书中模块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本课题,正确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概况,可以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不同时期的发展面貌形成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知识与能力:
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调整的背景;
记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措施、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理解调整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通过正确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今时代“改革"这一主题,更好的认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②过程与方法:以史论结合为原则,创设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
③情感价值观:认识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认识到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进步的,努力吸收其它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
三、学情分析
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教
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选用一些
形象生动的图片、漫画、视屏等素材,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 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3、分组合作讨论法
4、层次递进法
五、教学过程
片段教学
一、导入:出示图片──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介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
让学生抢答:这是哪一国家进行的什么活动?
教师介绍:上图反映的是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该计划开始1961年,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想一想:1、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由谁主导?
2、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有如此实力从事如此庞 大的耗费巨资的工程 ?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了解投资庞大的重大科技活动往往是由政府主导的。
结合实际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学习新知
合作探究 巩固新知 应用知识 培养能力 布置作业 启发探究
教学目标:通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个环节探究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问题作铺垫。
通过回忆旧知识,为学生掌握新知识奠定基础,了解历史的前后联系.
提问1:美国是如何渡过战前的经济大萧条的?
教学目标:回忆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
提问2:二战结束后西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此西方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拓展思考:感受自己身边的福利,认识福利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通过文字、图片了解福利国家的产生原因,通过辩论了解福利制度的利与弊,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小结
学生回顾课本,得出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二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属于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局部调整,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仍存在,还存在“滞胀”问题。
为中国深化改革出谋划策: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加大社会福利、深化医疗改革.
六、有待思考的教学问题
1、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3、在实际教学中有效整合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