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报业如何善用新媒体——以芜湖日报报业集团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 》 的 新 浪 微 博 粉 丝量 2 2 1 万 ,无线芜湖 A P P 装机 量约 5
万。 用户基 数 的 日益增长 ,为 该集 团带来 一定 的经济 收
益 ,如 芜 湖 新 闻 网 下 属 汽 车 网 、 家 装 网 ,所 举 办 的 活 动 ,
中 ,最 常见 的新媒体是 网站 、微 博、微信 、手机 A P P等。
9 5 . 1 %提升至 9 6 . 3 % ,网络新 闻用户达 到 6 . 2 5 亿 , 网 民使
( 四 )融合 为径 :实现平 台化 集约化 渠道化 战略发展
策 略
报业融合新媒体 ,最终将 形成 全媒体 形态。在融合发 展 的过程 中 ,必须通 过打 造集 约化 、一 站式 的全媒 体机 构 ,统一调配资源 ,达到优化 配置的 目的。芜湖 日报报业
用率达 到 8 3 . 1 %,其 中手机 网络新 闻用户 5 . 9 6亿、 网民使 用率达到 8 2 . 4 %。庞 大的网 民基 数 ,有力说 明了报业善用 新媒体的必要性。 ( 二 )思 维导 向 :互联 网思 维是 报业 转型发 展 的先导
思 维
集 团 现 已初 步 建 成 中 央 厨房 策采 编 发 平 台 ,将 《 金 周 刊》 、“ 芜湖 小记者 工作 室 ”纳 入 《 大江 晚报》 多媒 体矩
讨 ,达 到 提 高 和 发 展 的 目的 。
一
2 0 0 7 年3 月又在该省市 级媒体 中率先创办手机报刊——芜 湖手机报 ,近年来为顺应发展大势 ,该集 团不断深化报业
供 给侧结构 性改革 ,努力打造智 能、移动 、跨界、互动 、 开 放、共享 的新媒体矩 阵 ,先后开 发新媒体超 市客户端 、
( 三 )新 闻立 身 : 以 内容 为核 心打 造 衍 生 产 业 链 参考文献 :
充 ,有 的还 建有地方 ( 行业 )新 闻门户网站 ,报业集 团作
面 、夸张 、煽 情叙 事等主观处理 ,传播一些有噱头但毫无 新 闻价值 的网络舆 情热点 ,虽然吸引 了眼球 ,但忽视 了春
风化雨 的宣传 引导作用 ,丢掉 了自身具有 的核心竞争力。 2 . 思维陈 旧,对新媒体运用环境认识不 当 新媒体 的发展 与社会环 境的变革、人们阅读 方式的变 革息息相 关,因此善用新媒体 ,就必须清醒认识 当前的媒
喜 好 , 以用 户 为 导 向 来 制 作 、 传 播 新 闻信 息 ,打 破 思 维 定
异化服务需 求,成 为平台化、集约化、渠道化战略发展 的
典型示范。
媒体融合背 景下 ,善用新媒体推动深度融合 已经成 为 报业发展 的必然 措施 ,广大从业者必须从认识 、思维 、措 施 、路径等诸 多方面加 强对于媒体 融合和 新媒体 的认 识 , 会用 、善用 、巧用新媒体 ,助力成功媒体 的转型 ,更好地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④ 囝 ⑦ @
产业链 ,是报业集 团在互联 网思维 下运用免费商业模式的
有效办法。
受 众 的 关注 和 兴 趣 。
三 、媒体融合背景下报业善用 的新媒体发展 策略 ( 一 )认识先行 :用好新媒体是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克 思 主 义 认 识 论 认 为 ,认 识 对 于 实现 有 能动 的 反作
阵 ,《 芜湖 日报》 、《 大江晚报 》从平面 纸媒发展 到立体融
媒 ,从 单 一传 播 渠道 发展 为 信 息 多元化 发布 ,从 报端 、 P C端 到 移动 端 ,聚 合 的融 媒体 内容 更 丰 富 ,服 务 更 到 位 ,体验更精准 ,其 全平 台立体化呈现、融媒体互联互通
的 新 闻产 品 ,增 加 了 用 户 共 享 式 体 验 ,满 足 了分 众 化 、差
目 要 譬 豳 N 新 e w 闻 s 传 D i s 播 s e n a t j
媒体融合背景下报业如何善用新媒体
一
以芜湖 日报报业集 团为例
王 洋
( 芜湖 日报 报业 集 团
安徽
2 4 1 0 0 0 )
【 摘 要 】三 大传 统媒 体 中 , 报 业的产 生时间最早 ,在 当下激烈的 市场 竞争 中,受到 的挑 战冲击最大 ,转型发展 的意愿
一
、
报业的集团化转型为媒体融合打 下坚 实基础
1 9 9 6 年 ,我国第 一 家报业 集 团— — 广州 日报 报业 集
团正 式成 立 ,拉开 了报业集 团化发展 的转型之路 ,随后 数 年 间 ,国内又有数十 家报业集 团相继成立 ,标志着 报业 的
发 展 由粗 放 式 向集 约 型 转 变 。 总 的来 说 ,在 成 立 伊 始 , 各
遍 ,或者是简单编辑 ,“ 换 汤不换药” ,可这样做 受众并
不埋 单。还有的报业集 团认 为新媒体应该做得活一 些,所 以不经过 采访 考证核实 ,就对报业记者 的采访报道进行 片
大报业集 团的组织构架基本是 以省、市党委或 国家重要部
门的机 关报 为核 心 ,以有经济 实力的晚报 ( 都市报 )为补
互联 网思维是我们 所处时代的典型思维 ,也是媒体 融 合过程 中必须运用 的思维 ,只有充分认识互联 网思维 并将 其运用到实践 中,才能真正用好新媒体 。 3 6 0 公司 董事长对 互联 网思维 有过精准概 述 ,具体 为 “ 用 户 至 上 ,体 验 为 王 ,免 费 的 商 业 模 式 ,颠 覆 性 创 新” 。 就报业 集 团关于媒体 融合 的实践 来说 ,笔者 认为 , 用户至上 ,就是 要求报业在运用新媒体 时 ,精确 把握用户
最为迫切 。如何转 型?报人 们一致将 目光 聚焦到蓬勃发展 的新媒体上 ,希望借助新媒体发展 的 东风保持 主导地位 ,但在 实
践中,这项工作遇到许 多问题和困难。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转型发展中的芜湖 日 报报业集团为研究案例 , 探讨媒体融合
背景 下报 业 如 何 善 用新 媒 体 推 动 两者 的 深度 融 合 。
义上来说 ,新媒体 是与报纸、广播和 电视三 大传统媒体所 对应 的 ,以互联 网为基础 ,通过 电脑 、智能手机 等载体 提
供 资 讯 和 服 务 的 ,具 有 媒体 属 性 的 组 织 机 构 。在 日常 应 用
量达 到 3 0万 ,单 日最 高 曾达 到 7 0万 ,都市 报 《 大江 晚
式 ,不发 官样 文章 ;体验为王 ,是要求打造 互动 性强、体
验 度 好 的 新 媒 体 平 台 , 借 助 新 媒 体 技 术 ,使 形 式 更 加 灵 活 、 内容 更 加 丰 富 。 总 之 ,只 有 坚 决 贯 彻 互 联 网 思 维 ,摒
弃陈 旧、不合 时宜的思维 方式 ,强化媒体 融合意识 ,才能 有效利用新媒体 ,增 强传统主流媒体 的竞争 力。
性 ,随着智 能手机 的普及 ,新媒体传 播的消息和提供 的服 务能够在第一时 间广 泛覆 盖 ,这些正是传统媒体难 以做到
的。根 据 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 中心 C N N I C第 4 0 次 《 中 国互 联 网络 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 》 ,截至 2 0 1 7 年6 月 ,中国 网民
规模达 到7 . 5 1 亿 ,互联 网普及率 为5 4 . 3 %,手机 网 民规模 达7 . 2 4亿 , 网 民 中使 用 手机 上 网 的 比例 由 2 0 1 6年底 的
其 下 属 新 媒 体 积 累 了大 量 用 户 ,其 中 芜 湖 新 闻 网 日均 点 击
用 ,正确 的认识对实践有较强 的引领作用 。就报 业用好新 媒体这一命题 ,笔者认为首先要认识到三个 问题 :什 么是 新媒体 ,新媒体 有哪 些特 点 ,为什 么要用好 新媒体 。
广 义 来 说 , 新 媒 体 是 产 生 、 发 展 时 间较 新 的媒 体 。狭
【 关键词 】媒体 融合 ;报 业 ;新媒体 ;转型 ;芜湖 日报报 业集团
新媒体和其他 传统主流媒 体的持续 冲击下 ,报业 在 了推动媒体融合 发展 的有力步伐。2 0 0 6 年 8月,该集 团开 通安 徽 省 内首 家市 级 新 闻及视 频 网站 —— 芜湖 新 闻 网 ,
I J一 渠道 、平 台、经营等 方面 的优势逐 渐丧失 ,这 已是
为领导核 心,在 保持子报、子刊 、子 网独 立性的同时 ,统
筹调 配采 、编 、校 、管 、 印资源 ,实 现各 媒体 的协 同合 作 ,共 同发展 。之所以说报业集 团化转型 为媒体 融合打下
坚 实 基 础 , 关键 在 于 上 述 提 到 的资 源 配置 能 力 。 在 探 路 新
媒体的过程 中,报业 集团抽调人员组建新 媒体 阵地 ,利用
统 筹、统管能 力,推 动采、编、校等资源 共享 ,可以较为
轻 松 地 推 动 新 闻信 息 在 新 老 媒体 问 的互 转 互 通 ,实 现
“
一
鱼多吃 ” 。
芜湖 日报报业集 团在 国内较早布局新媒体领域 ,迈 出
【 作者简 介】王洋,芜湖 日报报业集 团记者 。
新 闻传 播
N ew s Di ssem i nat i on
不争 的事 实。近年 来 ,国内各大报 业集 团纷纷主动 出招 , 寻找破局 路径 ,利用新媒体平 台推 动报网联动 ,抢 占新 一 轮 的信 息传播 制高 点 ,然而 观察报业 发展现状 不难发 现 , 在报 网融合 实际操作过程 中存在许 多 “ 两张皮 ” 、“ 物理 叠 加” 的现 象,效 果并不令人满意 ,如何 发挥各方优势 ,集 聚一 切有 利 因素 ,推 动 深度 融合 ,实现从 你是你 、我是 我 ,到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后 到你就 是我、我就是你 的转 变 ,考验 着从 业者 们 的智 慧。本 文结 合笔 者工作 实 际 ,以发展 中的芜湖 日报报业集 团为研究 案例 ,通过其融 合发展历程 ,阐述 报业 如何 善用新媒体 ,希通 过交流、探
新 媒 体 具 有 四 大 特 点— — 及 时 性 、 广 泛 性 、 易用 性和 互 动
参与人数越来越 多,车展 、家装节的交易额持续放大 ;新 媒体部 门为数十 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 供微 信公众号代建 代 维护服务 ,服务费逐年 攀升 ;未来 ,在当地党委、政府
的 倡 导 下 ,部 分政 府 服 务 项 目也 将 逐 步 积 聚 到 网 上 平 台 , 有 望进 一 步 拉 拢 人 气 ,增 强 经 济 效 益 。
无线 芜湖 客户端、数字报、媒体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
代 维 护 的新 媒 体产 品 4 0余 种 ,各 类 媒体 受众 用 户达 到 3 2 7 . 7 万 ,满足 了不 同受众 的选择 。应该说 ,该集 团转型 发展 的良好态势 ,得益于集 团化转型打下 的坚 实基础。 二 、报业在推动媒体融合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 1 . 流于形式 ,对新媒体 的运用力度把握不准 由于对新媒体 的认识 不足 ,运用 流于 形式 ,有的报业 集团虽然开设 了新媒体部 门,但 并未能最 大限度地 发挥新 媒体作 用 ,比如 有的报业集 团认为新媒体 仅是传播 工具 , 要做 的事情就是将报纸上发表 的消息在新媒体上重 新发表
介生态和新 闻传播 岗位 ,但 思维 守 旧,采用报纸 的采 、编 、发 方式来 驾驭 新媒体 ,比如在 遇到突 发新 闻 时 ,不紧不慢地整 理修改采访 内容 ,使 新媒体 的即时性、 便捷性等优点无从发挥 ,传播优势大打折 扣,逐渐 失去 了
需要指 出的是 ,在传统思维 中,用 户阅读 新闻需要付 费 ( 报 刊定价 ) ,而在 新媒体 思维 中 ,虽然 向用户提供 新 闻信息是免费 的,但经济效 益却体 现在广告、平台代建代 维护和线上线下服务等衍生 的产业链上 。以芜湖 日报报业 集 团为例 ,当前凭 借超越其他 同城媒体 的 内容 生产能 力,
万。 用户基 数 的 日益增长 ,为 该集 团带来 一定 的经济 收
益 ,如 芜 湖 新 闻 网 下 属 汽 车 网 、 家 装 网 ,所 举 办 的 活 动 ,
中 ,最 常见 的新媒体是 网站 、微 博、微信 、手机 A P P等。
9 5 . 1 %提升至 9 6 . 3 % ,网络新 闻用户达 到 6 . 2 5 亿 , 网 民使
( 四 )融合 为径 :实现平 台化 集约化 渠道化 战略发展
策 略
报业融合新媒体 ,最终将 形成 全媒体 形态。在融合发 展 的过程 中 ,必须通 过打 造集 约化 、一 站式 的全媒 体机 构 ,统一调配资源 ,达到优化 配置的 目的。芜湖 日报报业
用率达 到 8 3 . 1 %,其 中手机 网络新 闻用户 5 . 9 6亿、 网民使 用率达到 8 2 . 4 %。庞 大的网 民基 数 ,有力说 明了报业善用 新媒体的必要性。 ( 二 )思 维导 向 :互联 网思 维是 报业 转型发 展 的先导
思 维
集 团 现 已初 步 建 成 中 央 厨房 策采 编 发 平 台 ,将 《 金 周 刊》 、“ 芜湖 小记者 工作 室 ”纳 入 《 大江 晚报》 多媒 体矩
讨 ,达 到 提 高 和 发 展 的 目的 。
一
2 0 0 7 年3 月又在该省市 级媒体 中率先创办手机报刊——芜 湖手机报 ,近年来为顺应发展大势 ,该集 团不断深化报业
供 给侧结构 性改革 ,努力打造智 能、移动 、跨界、互动 、 开 放、共享 的新媒体矩 阵 ,先后开 发新媒体超 市客户端 、
( 三 )新 闻立 身 : 以 内容 为核 心打 造 衍 生 产 业 链 参考文献 :
充 ,有 的还 建有地方 ( 行业 )新 闻门户网站 ,报业集 团作
面 、夸张 、煽 情叙 事等主观处理 ,传播一些有噱头但毫无 新 闻价值 的网络舆 情热点 ,虽然吸引 了眼球 ,但忽视 了春
风化雨 的宣传 引导作用 ,丢掉 了自身具有 的核心竞争力。 2 . 思维陈 旧,对新媒体运用环境认识不 当 新媒体 的发展 与社会环 境的变革、人们阅读 方式的变 革息息相 关,因此善用新媒体 ,就必须清醒认识 当前的媒
喜 好 , 以用 户 为 导 向 来 制 作 、 传 播 新 闻信 息 ,打 破 思 维 定
异化服务需 求,成 为平台化、集约化、渠道化战略发展 的
典型示范。
媒体融合背 景下 ,善用新媒体推动深度融合 已经成 为 报业发展 的必然 措施 ,广大从业者必须从认识 、思维 、措 施 、路径等诸 多方面加 强对于媒体 融合和 新媒体 的认 识 , 会用 、善用 、巧用新媒体 ,助力成功媒体 的转型 ,更好地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④ 囝 ⑦ @
产业链 ,是报业集 团在互联 网思维 下运用免费商业模式的
有效办法。
受 众 的 关注 和 兴 趣 。
三 、媒体融合背景下报业善用 的新媒体发展 策略 ( 一 )认识先行 :用好新媒体是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克 思 主 义 认 识 论 认 为 ,认 识 对 于 实现 有 能动 的 反作
阵 ,《 芜湖 日报》 、《 大江晚报 》从平面 纸媒发展 到立体融
媒 ,从 单 一传 播 渠道 发展 为 信 息 多元化 发布 ,从 报端 、 P C端 到 移动 端 ,聚 合 的融 媒体 内容 更 丰 富 ,服 务 更 到 位 ,体验更精准 ,其 全平 台立体化呈现、融媒体互联互通
的 新 闻产 品 ,增 加 了 用 户 共 享 式 体 验 ,满 足 了分 众 化 、差
目 要 譬 豳 N 新 e w 闻 s 传 D i s 播 s e n a t j
媒体融合背景下报业如何善用新媒体
一
以芜湖 日报报业集 团为例
王 洋
( 芜湖 日报 报业 集 团
安徽
2 4 1 0 0 0 )
【 摘 要 】三 大传 统媒 体 中 , 报 业的产 生时间最早 ,在 当下激烈的 市场 竞争 中,受到 的挑 战冲击最大 ,转型发展 的意愿
一
、
报业的集团化转型为媒体融合打 下坚 实基础
1 9 9 6 年 ,我国第 一 家报业 集 团— — 广州 日报 报业 集
团正 式成 立 ,拉开 了报业集 团化发展 的转型之路 ,随后 数 年 间 ,国内又有数十 家报业集 团相继成立 ,标志着 报业 的
发 展 由粗 放 式 向集 约 型 转 变 。 总 的来 说 ,在 成 立 伊 始 , 各
遍 ,或者是简单编辑 ,“ 换 汤不换药” ,可这样做 受众并
不埋 单。还有的报业集 团认 为新媒体应该做得活一 些,所 以不经过 采访 考证核实 ,就对报业记者 的采访报道进行 片
大报业集 团的组织构架基本是 以省、市党委或 国家重要部
门的机 关报 为核 心 ,以有经济 实力的晚报 ( 都市报 )为补
互联 网思维是我们 所处时代的典型思维 ,也是媒体 融 合过程 中必须运用 的思维 ,只有充分认识互联 网思维 并将 其运用到实践 中,才能真正用好新媒体 。 3 6 0 公司 董事长对 互联 网思维 有过精准概 述 ,具体 为 “ 用 户 至 上 ,体 验 为 王 ,免 费 的 商 业 模 式 ,颠 覆 性 创 新” 。 就报业 集 团关于媒体 融合 的实践 来说 ,笔者 认为 , 用户至上 ,就是 要求报业在运用新媒体 时 ,精确 把握用户
最为迫切 。如何转 型?报人 们一致将 目光 聚焦到蓬勃发展 的新媒体上 ,希望借助新媒体发展 的 东风保持 主导地位 ,但在 实
践中,这项工作遇到许 多问题和困难。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转型发展中的芜湖 日 报报业集团为研究案例 , 探讨媒体融合
背景 下报 业 如 何 善 用新 媒 体 推 动 两者 的 深度 融 合 。
义上来说 ,新媒体 是与报纸、广播和 电视三 大传统媒体所 对应 的 ,以互联 网为基础 ,通过 电脑 、智能手机 等载体 提
供 资 讯 和 服 务 的 ,具 有 媒体 属 性 的 组 织 机 构 。在 日常 应 用
量达 到 3 0万 ,单 日最 高 曾达 到 7 0万 ,都市 报 《 大江 晚
式 ,不发 官样 文章 ;体验为王 ,是要求打造 互动 性强、体
验 度 好 的 新 媒 体 平 台 , 借 助 新 媒 体 技 术 ,使 形 式 更 加 灵 活 、 内容 更 加 丰 富 。 总 之 ,只 有 坚 决 贯 彻 互 联 网 思 维 ,摒
弃陈 旧、不合 时宜的思维 方式 ,强化媒体 融合意识 ,才能 有效利用新媒体 ,增 强传统主流媒体 的竞争 力。
性 ,随着智 能手机 的普及 ,新媒体传 播的消息和提供 的服 务能够在第一时 间广 泛覆 盖 ,这些正是传统媒体难 以做到
的。根 据 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 中心 C N N I C第 4 0 次 《 中 国互 联 网络 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 》 ,截至 2 0 1 7 年6 月 ,中国 网民
规模达 到7 . 5 1 亿 ,互联 网普及率 为5 4 . 3 %,手机 网 民规模 达7 . 2 4亿 , 网 民 中使 用 手机 上 网 的 比例 由 2 0 1 6年底 的
其 下 属 新 媒 体 积 累 了大 量 用 户 ,其 中 芜 湖 新 闻 网 日均 点 击
用 ,正确 的认识对实践有较强 的引领作用 。就报 业用好新 媒体这一命题 ,笔者认为首先要认识到三个 问题 :什 么是 新媒体 ,新媒体 有哪 些特 点 ,为什 么要用好 新媒体 。
广 义 来 说 , 新 媒 体 是 产 生 、 发 展 时 间较 新 的媒 体 。狭
【 关键词 】媒体 融合 ;报 业 ;新媒体 ;转型 ;芜湖 日报报 业集团
新媒体和其他 传统主流媒 体的持续 冲击下 ,报业 在 了推动媒体融合 发展 的有力步伐。2 0 0 6 年 8月,该集 团开 通安 徽 省 内首 家市 级 新 闻及视 频 网站 —— 芜湖 新 闻 网 ,
I J一 渠道 、平 台、经营等 方面 的优势逐 渐丧失 ,这 已是
为领导核 心,在 保持子报、子刊 、子 网独 立性的同时 ,统
筹调 配采 、编 、校 、管 、 印资源 ,实 现各 媒体 的协 同合 作 ,共 同发展 。之所以说报业集 团化转型 为媒体 融合打下
坚 实 基 础 , 关键 在 于 上 述 提 到 的资 源 配置 能 力 。 在 探 路 新
媒体的过程 中,报业 集团抽调人员组建新 媒体 阵地 ,利用
统 筹、统管能 力,推 动采、编、校等资源 共享 ,可以较为
轻 松 地 推 动 新 闻信 息 在 新 老 媒体 问 的互 转 互 通 ,实 现
“
一
鱼多吃 ” 。
芜湖 日报报业集 团在 国内较早布局新媒体领域 ,迈 出
【 作者简 介】王洋,芜湖 日报报业集 团记者 。
新 闻传 播
N ew s Di ssem i nat i on
不争 的事 实。近年 来 ,国内各大报 业集 团纷纷主动 出招 , 寻找破局 路径 ,利用新媒体平 台推 动报网联动 ,抢 占新 一 轮 的信 息传播 制高 点 ,然而 观察报业 发展现状 不难发 现 , 在报 网融合 实际操作过程 中存在许 多 “ 两张皮 ” 、“ 物理 叠 加” 的现 象,效 果并不令人满意 ,如何 发挥各方优势 ,集 聚一 切有 利 因素 ,推 动 深度 融合 ,实现从 你是你 、我是 我 ,到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后 到你就 是我、我就是你 的转 变 ,考验 着从 业者 们 的智 慧。本 文结 合笔 者工作 实 际 ,以发展 中的芜湖 日报报业集 团为研究 案例 ,通过其融 合发展历程 ,阐述 报业 如何 善用新媒体 ,希通 过交流、探
新 媒 体 具 有 四 大 特 点— — 及 时 性 、 广 泛 性 、 易用 性和 互 动
参与人数越来越 多,车展 、家装节的交易额持续放大 ;新 媒体部 门为数十 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 供微 信公众号代建 代 维护服务 ,服务费逐年 攀升 ;未来 ,在当地党委、政府
的 倡 导 下 ,部 分政 府 服 务 项 目也 将 逐 步 积 聚 到 网 上 平 台 , 有 望进 一 步 拉 拢 人 气 ,增 强 经 济 效 益 。
无线 芜湖 客户端、数字报、媒体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
代 维 护 的新 媒 体产 品 4 0余 种 ,各 类 媒体 受众 用 户达 到 3 2 7 . 7 万 ,满足 了不 同受众 的选择 。应该说 ,该集 团转型 发展 的良好态势 ,得益于集 团化转型打下 的坚 实基础。 二 、报业在推动媒体融合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 1 . 流于形式 ,对新媒体 的运用力度把握不准 由于对新媒体 的认识 不足 ,运用 流于 形式 ,有的报业 集团虽然开设 了新媒体部 门,但 并未能最 大限度地 发挥新 媒体作 用 ,比如 有的报业集 团认为新媒体 仅是传播 工具 , 要做 的事情就是将报纸上发表 的消息在新媒体上重 新发表
介生态和新 闻传播 岗位 ,但 思维 守 旧,采用报纸 的采 、编 、发 方式来 驾驭 新媒体 ,比如在 遇到突 发新 闻 时 ,不紧不慢地整 理修改采访 内容 ,使 新媒体 的即时性、 便捷性等优点无从发挥 ,传播优势大打折 扣,逐渐 失去 了
需要指 出的是 ,在传统思维 中,用 户阅读 新闻需要付 费 ( 报 刊定价 ) ,而在 新媒体 思维 中 ,虽然 向用户提供 新 闻信息是免费 的,但经济效 益却体 现在广告、平台代建代 维护和线上线下服务等衍生 的产业链上 。以芜湖 日报报业 集 团为例 ,当前凭 借超越其他 同城媒体 的 内容 生产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