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戏曲进校园”的舞台表演程式模块教学探索——以靖西南路壮剧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戏曲进校园”的舞台表演程式模块教学探索——以靖西南路壮剧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12T07:03:36.858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8月总第424期作者:陆园园
[导读] 在高中音乐教育中,戏曲教学主要使用欣赏教学法、戏曲演唱、舞台表演等方法开展。
靖西南路壮剧在历史长河中发展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的舞台表演已经形成程式化,手、眼、身、法以及舞台调度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与靖西南路壮剧的伴奏音乐、唱腔选段等方法做组合练习,并结合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地方戏曲艺术的熟知和热爱,服务地方文化的发展。
陆园园靖西市靖西中学广西百色533800
摘要:在高中音乐教育中,戏曲教学主要使用欣赏教学法、戏曲演唱、舞台表演等方法开展。
靖西南路壮剧在历史长河中发展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的舞台表演已经形成程式化,手、眼、身、法以及舞台调度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与靖西南路壮剧的伴奏音乐、唱腔选段等方法做组合练习,并结合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地方戏曲艺术的熟知和热爱,服务地方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靖西南路壮剧身段组合舞台调度
一、高中音乐教育“戏曲进校园”的基本要求
为了增强文化自信,丰富基础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内容,戏曲进校园是该项教育举措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靖西市靖西南路壮剧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是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高中音乐的教学中有效应用,可以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靖西南路壮剧舞台表演程式的主要特点
1.靖西南路壮剧的基本动作。
靖西南路壮剧的舞台表演程式除了借鉴粤剧、邕剧的表演程式外,已经形成了独立、成熟的基本表演手法。
在戏剧角色划分上,主要分为旦、生、丑、官四个行当。
官的角色名称具有靖西地方语言的特点,是方言对戏曲角色称谓的一个特有名称,其性质相当于京剧里的净角,大致相当于戏曲的中年男子角色。
2.靖西南路壮剧的身段组合。
中国古典舞的手眼身法基本动作受到戏曲的重要影响,在舞蹈动作中,手眼身法是舞蹈训练的几大技能基础。
在靖西壮剧表演程式化发展的过程中,手眼身法同样重要,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程式化模式。
例如,手的练习有腕指功、兰花指、单指、双指、佛指、拳指等;眼法主要有瞧、看、渺等;身与步主要有点步、磨步、盘步、小跳步、小碎步、踢弯步、丁字步等。
3.靖西南路壮剧的舞台调度。
靖西南路壮剧在舞台调度方面主要分为双人、三人、多人组合。
一人专“之”步、二人背靠背四合、三人专穿针、四人专穿花、五人以上专圆场等。
这些舞台调度的方式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在高中戏曲进校园的舞台表演教学中,并结合中国古典舞的手法,有效地开展教学。
4.靖西南路壮剧伴奏音乐节奏律动特点。
靖西南路壮剧的伴奏音乐主要分为文场、武场两大部分,主要依据壮剧发展的需要形成了特定的艺术手法、艺术风格。
靖西南路壮剧的器乐音乐丰富,旋律节奏包含丰富的切分节奏、全十六分音符节奏、附点节奏、前倚音、后倚音节奏等,对靖西壮剧的丰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内在动力作用。
不同的节奏也为舞蹈表演程式的丰富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靖西南路壮剧文场。
靖西南路壮剧文场以壮剧特色乐器马骨胡、厚胡(土胡)最具代表性,这是中国广西壮族特有的民族乐器,也是南路壮剧的主奏乐器。
文场的其他乐器主要有二胡、竹笛、三弦等,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戏曲文场器乐相类似,相互借鉴发展。
靖西南路壮剧的文场部分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支声复调特点,这与当地的地方民歌多声发展形成了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也是地方人民多声思维的艺术审美体现。
靖西南路壮剧的文场伴奏音乐风格柔和细腻,应用于主旋律伴奏或角色细腻的舞台表演渲染作用。
(2)靖西南路壮剧武场。
靖西南路壮剧武场主要以小鼓、大鼓、木鱼、小钹、云锣、手锣等,其作用是渲染气氛、促进戏剧剧情的发展,与汉族地区代表性戏曲武场的手法也有相互借鉴发展的因素。
在靖西壮剧的发展中,受到地方语言的影响,其锣鼓经念字念法也有壮族语言的特点。
三、靖西南路壮剧“旦”角身段组合表演教学探索
1.应用《叹调》音乐练习“旦”角手动作。
在靖西南路壮剧的传统剧目中,《叹调》音乐节奏方整、旋律平缓、叙述性强,善用于抒发感情。
在高中生的戏曲舞台表演组合练习中,对于手的练习可以起到旦角的细致手练习,例如腕指功、兰花指、单指、双指等。
手在戏曲表演中是无实物表演的重要媒介,因此,对手的组合训练应占重要的教学内容。
2.应用《喜调》音乐练习“旦”角眼动作。
在靖西南路壮剧的传统剧目中,《喜调》是一首跳跃的喜悦风格的作品。
在高中生的戏曲身段练习中,应用该剧目音乐,对于眼的灵活训练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和衬托作用。
在南路壮剧的眼法训练中,主要有瞧、看、渺等,表现形
式丰富,是戏曲戏剧化表现的重要方法。
3.应用《彩花调》音乐练习“旦”角身、步动作。
在靖西南路壮剧的传统剧目中,《彩花调》音乐律动较快,节奏型丰富,整体风格欢快。
在高中生的戏曲身段练习中,应用于身与步的主点步、磨步、盘步、小跳步、小碎步、踢弯步等练习,有利于不同步伐的练习。
例如,点步可用平稳的二八节奏型,踢弯步可以用彩花调的附点节奏型。
4.剧目中的舞台调度探索。
在靖西南路壮剧的传统剧目中,有双人、三人、多人组合。
一人专“之”步、二人背靠背四合、三人专穿针、四人专穿花、五人以上专圆场等都是最基本的舞台调度手法,都是综合应用于每一个剧目中。
在高中生的日常教学中,可以从教学组织手法入手,将传统的大班教学分为小组练习,较为深入的开展不同形式的舞台表演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