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极间的互相作用。
3.知道磁化现象。
〔二〕教具
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镍币,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等。
〔三〕课前准备
以上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在家里准备,上课前检查准备情况,学生在家里不容易找到的器材如各种磁铁、镍币等,老师加以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器材放好,供课堂实验用。
〔四〕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区分方向。
〕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些。
板书:第一节
2.进展新课
(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提问:磁铁具有哪些性质?它只能吸铁吗?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展探究。
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
〔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
老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提问:磁体各局部吸引铁的才能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以下实验。
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说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老师归纳并板书:二、磁体各局部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局部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先用线将条形磁体悬挂起来,使它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再支起小磁针,让它在程度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
提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
〔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老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板书: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
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出示司南的挂图和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假如把两磁极互相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学生实验: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先渐渐地接近吊起的N极,再渐渐接近吊起的S极,观察磁极间的互相作用。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老师板书:
四、磁极间的互相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挤,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2)研究磁化现象
提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按课本图115那样进展演示实验。
边演示边提问:
铁棒原来有没有磁性?〔没有〕当用磁体渐渐从上部接近铁棒时,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铁棒能吸引下面的铁屑〕这说明什么?〔说明铁棒也获得了磁性〕
老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
板书: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
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老师指出: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可以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提问:除了钢、铁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作磁性材料?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向学生展示录音带、磁性卡等,介绍这些磁性材料的应用。
3.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4.练习
有一条形磁体的N、S极的标记模糊不清了,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将它的两极判别出来?
5.布置作业
课本上的本章习题第1题。
简单的磁现象教案2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和磁极间的互相作用。
3、知道什么是磁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磁极间互相作用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及总结的才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的指南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磁极间的互相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磁化现象。
教具准备:铜棒、铁棒、铁屑、玻璃板、条形磁体、细线、铁钉.钢针、多媒体课件。
新课引入:播种季节,小明的爸爸有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就是他家的种子中混有一些杂草的种子.但两种种子在外外表上是不同的,农作物的种子比拟光滑,不易吸附小颗粒物,而杂草的种子外表有许多绒毛,可以吸附靠近它的小颗粒物.怎么把它们很快别离?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机灵的小明很快利用一些铁屑和一块磁铁就把种子和杂草的种子别分开来?你能说出他是怎么做的吗?其中所含的物理道理是什么?从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几个磁概念
活动1:如下图为两个外形完全一样的铁棒和铜棒,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如何将它们区分开?
活动2: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方案的加以补充。
总结:将它们分别靠近磁铁,看能否被吸引,可以被吸引的为铁棒,不可以被吸引的为铜棒。
归纳总结:
磁性:可以吸引铁钴镍这类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归纳总结:
〔1〕磁体上的不同位置,磁性强弱不同;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局部为磁极。
磁体上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为北极〔N极〕、指南的为南极〔S极〕。
〔3〕磁体具有南北指向性。
知识拓宽: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它是利用磁体的磁极具有指向性制成的,最早的指南仪叫司南。
活动5:老师按照如下图给学生演示,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交流、讨论所说明的物理问题。
归纳总结:同名磁极互相排挤;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典例剖析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一个实验,其中能到达目的的.是:
A、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
B、将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互相平移靠近
C、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挪动
D、将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的条形磁铁提起
【自主解答】
【方法归纳】〔1〕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最强,中间最弱,为了判断这个特点,可以用两端和中间局部吸引其它磁性材料进展判断。
〔2〕磁铁磁性强弱无法直接观察,要通过磁铁对磁性材料的作用来反映,这是一种转换法。
探究点二磁化
演示1:拿两个同样大小的铁钉去靠近磁铁的某一极时,两铁钉的一端被吸引,让学生观察两个铁钉的排列情况,试解释这一现象。
演示2:如下图,AB为一钢针,拿一条形磁铁用图中所示的方式进展摩擦,摩擦后,让其钢针再接触铁屑,观察实验现象?解释这一现象。
钢针假如是磁体,能否判断出它的磁极?
:小组之间讨论、交流,说明自己的观点,不同意见的小组,再补充说明。
归纳总结:
〔1〕当铁钉靠近磁铁时,铁钉会在磁铁磁场的作用下被磁化,被磁化后的铁钉,其上端均为S极〔与磁铁的N极异名〕,那么下端均为N极,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挤,所以就会张开。
〔2〕拿磁体的N极在钢针上从左向右摩擦,相当于把局部小磁元方向调整至最终被N极吸引的方向,B应为S极,A 是N极。
归纳总结:
〔1〕我们把像钢棒一样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2〕磁化的结果是磁化出异名磁极。
板书设计
第1课时简单的磁现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用生活中分种子为问题情景导入,让学生分析^p 原因引入本节磁现象。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通过大量的实验,给学生演示,让学生在体验、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得出几个磁概念。
磁极间的互相作用的实验探究使学生通过磁极间的自由组合,和对结论的分析^p 归纳,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于磁性,老师补充除铁
以外的钴、镍这些铁磁性物质,使学生认识更完善。
常见的磁体采用多媒体展示更形象直观。
磁化以两个演示实验导入,让学生采用手边的器材找到使物体的磁性由无到有的方法:接触和靠近磁体或在磁体上沿某一方向摩擦。
从演示实验中得出磁化的概念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