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48分)
1.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下列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A.R B.R C.R D.R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④固体NaOH溶于水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碳酸钙高温分解.
A.②③④⑤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3.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B.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C.CCl4的电子式: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4.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I,下列有关I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此可确定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B.I是碘元素的一种核素
C.I核素中含中子数为53
D.I2的摩尔质量为262g
5.反应A(s)+B(g)⇌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情况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升高温度 B.增加A的物质的量
C.使用催化剂D.缩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
6.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
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还原性:S2﹣>Se2﹣
⑥酸性:HNO3>H3PO4.
A.①③B.②④C.③⑥D.⑤⑥
8.关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a A2+、b B+、c C3+、d 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A>B>D B.价电子数D>C>A>B
C.离子半径C3+>D﹣>B+>A2+D.单质的还原性A>B>C>D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个纵行
C.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稳定性强弱:HF>HCl>HBr>HI B.原子半径大小:Cl>P>N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金属性强弱:Na<Mg<Al
11.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改用98%的硫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100 mL 2 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SO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变慢
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1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稳定性: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离子半径:Z>Y>X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③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核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元素主要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每种元素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核素.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
15.已知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484kJ,且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43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O2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
A.496 kJ B.188 kJ C.557 kJ D.920kJ
16.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

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c 1:c 2=1:3
B .当4v (X )正=v (Y )逆时,该反应还在向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
C .X 、Y 的转化率不相等
D .Y 起始浓度c 2可能为0。

36mol/L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52分)
17.短周期元素X 、Y 、Z 组成的化合物Y 2X 和ZX 2.Y 2X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与ZX 2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Y 2ZX 3.已知三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总数为25,且Z 和Y 的原子序数之和比X 的原子序数2倍还多1,Z 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数的倍,试回答:
(1)X 元素的名称: ,Y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Z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Y 2X 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 ,其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
(3)X 的氢化物比同主族的氢化物的熔沸点明显偏高的原因 .
18.在2L 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 (g)+O 2(g )→2NO 2(g)体系中,n (NO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 )/mol 0。

020 0。

010 0。

008 0.007 0.007 0.007
(1)上述反应 (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
(2)如图所示,表示NO 2变化曲线的是 .用O 2表示从0~2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 .v (NO 2)=2v (O 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 逆(NO )=2v 正(O 2)
d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19.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图:
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CH 4与Cl 2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D 装置中的石棉上吸附着KI 饱和溶液及KI 粉末,其作用是
(3)E装置的作用是(填编号);
A.收集气体B.吸收氯气C.防止倒吸D.吸收氯化氢
(4)E装置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5)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尾气的主要成分是(填编号).A.CH4B.CH3Cl C.CH2Cl2D.CHCl3E.CCl4.
20.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中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热反应;(b)中温度降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其生成物的总能量.
21.下列反应:①氢氧化钠与硫酸,②一氧化碳与氧气,③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④金属铜与硝酸银.其中(用序号填空):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是.
22.有下列几种物质:A.金刚石和石墨;B.C2H6和C5H12;C.C2H4和C2H6D.CH3CH2CH2CH3和CH3CH(CH3)2;E.35Cl和37Cl.
(1)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下同);(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3)属于同系物的是;(4)属于同位素的是.
23.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B.一定是两种不同的离子
C.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D.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24.分别按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G 为电流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甲为;乙为.
(3)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25.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清洁电池它分碱性(用KOH做电解质)和酸性(用硫酸做电解质)氢氧燃料电池,
(1)如果是碱性燃料电池则负极反应方程式是:.
(2)如果是酸性燃料电池则负极反应方程式是:.
26.恒温恒容下,将2mol气体A和2mol气体B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

2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

2mol/L.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x=.
(3)A的转化率为.
(4)平衡前后的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一(下)期中化
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48分)
1.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下列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R B.R C.R D.R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由R2+的电荷数可知R原子的电子数为a+2,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再由“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可得质量数为a+b+2,最后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来书写.
【解答】解:因R2+的电荷数可知R原子的电子数为a+2,原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再由“质
a+b+2R,
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可得质量数为a+b+2,所以R原子符号a
+2
故选B.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④固体NaOH溶于水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碳酸钙高温分解.
A.②③④⑤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解:①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是工业制水煤气,属于吸热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③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是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④固体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但不是化学变化;
⑤H2在Cl2中燃烧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
⑥碳酸钙高温分解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
所以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②③⑤,
故选C.
3.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B.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C.CCl4的电子式: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原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分析】A.氟离子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根据离子结构示意图判断;
B.甲烷为正面体结构,由原子相对大小表示空间结构为比例模型;
C.四氯化碳中碳原子和氯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其结构简式中应体现其官能团.
【解答】解:A.氟离子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
A正确;
B.甲烷为正面体结构,由原子相对大小表示空间结构为比例模型,则CH4分子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
C.四氯化碳中碳原子和氯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C错误;
D.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错误;
故选A.
4.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I,下列有关I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此可确定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B.I是碘元素的一种核素
C.I核素中含中子数为53
D.I2的摩尔质量为262g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核素.
【分析】53131I中质子数位53,质量数为131,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并注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解答】解: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各同位素原子的含量有关,故A错误;
B.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53131I是碘元素的一种核素,故B正确;
C.53131I元素中含中子数为131﹣53=78,故C错误;
D.53131I2的摩尔质量为262g/mol,故D错误.
故选B.
5.反应A(s)+B(g)⇌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情况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加A的物质的量
C.使用催化剂D.缩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温度、浓度、催化剂、压强都影响该反应速率,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无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
B.A是固体,增加A的物质的量,A的浓度不变,则不改变反应速率,故B选;
C.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选;
D.缩小容器体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选;
故选B.
6.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分析】A、根据锌锰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该极上二氧化锰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B、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氢氧燃料电池中,燃料做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硅.
【解答】解:A、在锌锰干电池中,正极是碳棒,该极上二氧化锰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该电极质量不会减少,故A错误;
B、氢氧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的一种,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不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故B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中,燃料做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被氧化,故C正确;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硅,不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
故选C.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
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还原性:S2﹣>Se2﹣
⑥酸性:HNO3>H3PO4.
A.①③B.②④C.③⑥D.⑤⑥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分析】①碱金属从上到下熔点降低;
②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③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
④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而不能比较氢化物的酸性;
⑤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⑥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解答】解:①碱金属从上到下熔点降低,而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故错误;
②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故错误;
③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故正确;
④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而不能比较氢化物的酸性,故错误;
⑤非金属性S>Se,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为S2﹣<Se2﹣,故错误;
⑥非金属性N>P,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为HNO3>H3PO4,故正确;
故选C.
8.关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a A2+、b B+、c C3+、d 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A>B>D B.价电子数D>C>A>B
C.离子半径C3+>D﹣>B+>A2+D.单质的还原性A>B>C>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有:a
﹣2=b﹣1=c﹣3=d+1,且A、B、C在周期表中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c>a>b>d,A、B、C为金属,D为非金属.结合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解答该题.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有:a﹣2=b﹣1=c﹣3=d+1,且A、B、C在周期表中D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c>a>b>d,A、B、C为金属,D为非金属.
A.A、B、C在周期表中D的下一周期,并且原子序数:c>a>b>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有原子半径:B>A>C>D,故A错误;B.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价电子分别为2、1、3、7,所以价电子数D>C>A>B,故B正确;
C.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c>a>b>d,所以离子半径D>B>A>C,故C错误;
D.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单质还原性减弱,则单质的还原性B>A>C,D为非金属,则单质的还原性:B>A>C>D,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个纵行
C.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A.短周期元素中,O、F没有正价;
B.Ⅷ族包括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
C.六、七周期元素大于18种;
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
【解答】解:A.短周期元素中,O、F没有正价,其它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故A错误;
B.Ⅷ族包括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则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8个纵行,故B错误;
C.六、七周期元素大于18种,第六周期有32种元素,故C错误;
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则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稳定性强弱:HF>HCl>HBr>HI B.原子半径大小:Cl>P>N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金属性强弱:Na<Mg<Al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分析】A.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B.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D.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解答】解:A.非金属性F>Cl>Br>I,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A 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Cl<P,故B错误;
C.金属性K>Na>Li,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C错误;D.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在减弱,则金属性强弱为Na>Mg>Al,故D错误.
故选A.
11.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改用98%的硫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100 mL 2 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SO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变慢
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对于化学反应,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以及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可增大反应速率,结合选项中所给信息解答该题.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而不生成氢气,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钠溶液,溶液体积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增多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B.减小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是压强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解答】解: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故A正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只含共价键,故B正确;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铵盐,故C错误;
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C.
1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
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稳定性: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离子半径:Z>Y>X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应为Cl元素;X与W同主族,则X为F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
的一半,Y原子序数应为=13,为Al元素;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应为
Na元素,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
【解答】解: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应为Cl元素;X与W同主族,则X为F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
数之和的一半,Y原子序数应为=13,为Al元素;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应为Na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Na>Al,故A错误;
B.非金属性F>Cl,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F>HCl,故B正确; C.非金属性F>Cl,则离子还原性Cl﹣>F﹣,故C错误;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F﹣>Na+>Al3+,故D 错误.
故选B.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③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核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元素主要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每种元素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核素.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同位素及其应用.
【分析】①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③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决定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④两种粒子,电子数一样,离子带电,分子、原子不带电,则两种粒子质子数不一定相同,据此判断;
⑤大多数元素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核素,钠元素只有一种核素.
【解答】解: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若为原子则属于同种元素,故①错误;
②互为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故②正确;
③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决定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故③正确;
④两种粒子,电子数一样,离子带电,分子、原子不带电,则两种粒子质子数不一定相同,
如Na+与Ne电子数相同,但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元素,故④正确;
⑤大多数元素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核素,钠元素只有一种核素,故⑤错误;故选D.
15.已知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484kJ,且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43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O2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
A.496 kJ B.188 kJ C.557 kJ D.920kJ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解答】解: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484kJ,则:2H2(g)+O2(g)═2H2O (g)△H=﹣484kJ/mol,
设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为x kJ,则:
484kJ=4×463kJ﹣,
解得x=496
故选A.
16.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

1mol/L,0。

3mol/L,0。

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c1:c2=1:3
B.当4v(X)
正=v(Y)

时,该反应还在向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Y起始浓度c2可能为0。

36mol/L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Y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
根据方程式X(气)+3Y(气)⇌2Z(气),
开始(mol/L):c1c2c3
变化(mol/L):0.04 0.12 0。

08
平衡(mol/L):0。

1 0.3 0.08
c1=0,14 c2=0。

42,c3=0,
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Y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
根据方程式X(气)+3Y(气)⇌2Z(气),
开始(mol/L):c1 c2c3
变化(mol/L):0.1 0.3 0。

2
平衡(mol/L):0。

1 0.3 0.08
c1=0,c2=0,c3=0.28,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起始时浓度范围为0<c(X)<0。

14,0<c(Y)<0。

42,0<c(Z)<0。

28,
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X 和Y平衡浓度为1:3,变化的量为1:3,所以起始量为1:3,c1:c2=1:3,故A正确;
B.如达到平衡状态,则应满足4v(X)
正=3v(Y)

时,而此时为4v(X)

=v(Y)

时,说明逆
反应速率较大,则平衡逆向移动,故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X、Y的变化量之比和起始量之比相同,所以转化率相同,故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Y起始浓度范围为0<c(Y)<0。

42,则Y起始浓度c2可能为0。

36mol/L,故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52分)
17.短周期元素X、Y、Z组成的化合物Y2X和ZX2.Y2X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与ZX2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Y2ZX3.已知三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总数为25,且Z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比
X的原子序数2倍还多1,Z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数的倍,试回答:(1)X元素的名称:氧,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IA族,Z元素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
(2)Y2X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其中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
键.
(3)X的氢化物比同主族的氢化物的熔沸点明显偏高的原因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Z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数的倍,令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
(2+a)=a,解得a=4,所以Z为C元素;设X原子的质子数为x,Y原子的质子数为y,三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总数为25,则有6+x+y=25,Z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比X的原子序数2倍还多1,则有6+y=2x+1,联立方程解得:x=8,y=11,即X为氧元素,Y为钠元素.
【解答】解:Z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数的倍,令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2+a)=a,解得a=4,所以Z为C元素;设X原子的质子数为x,Y原子的质子数
为y,三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总数为25,则有6+x+y=25,Z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比X的原子序数2倍还多1,则有6+y=2x+1,联立方程解得:x=8,y=11,即X为氧元素,Y为钠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