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有理数的减法练习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0-(-6)=__________;1/2-1/3=__________;-3.8-7=__________.
4.一个数是-2,另一个数比-2大-5,则这两个数的和是__________.
5.已知两数之和是16,其中一个加数是-4,则另一个加数是__________.
*6.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到5并且表示整数的只有__________个,它们对应的数的和是__________.
*7.已知a是绝对值最小的负整数,b是最小正整数的相反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c+b-a=__________.
**8.有依次排列的3个数:3,9,8,对任意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6,9,-1,8,这称为第一次操作;作第二次同样的操作后也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3,6,3,9,-10,-1,9,8,继续依次操作下去,则从数串3,9,8开始操作第一百次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__________.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a+b-c=a+b+(-c)
预习设计
学生自主预习课本
舒兰市二十中学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修改反思
填空题
1.计算:-(-2)=__________.
2.2/5+(-3/5)=__________;(-3)+2=__________;-2+(-4)=__________.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教具课件
PPT
板书板画设计
1 .3.2有理数的减法(二)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省略加号和括号
2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运算。
三.解答题
1.计算:
(1)-19-19
(2)-18-(-1-(9-10)
(5)(5-10)-4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熟练掌握新知识
舒兰市二十中学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1 .3.2有理数的加减法3
课型
讲授课
课时
1
授课日期
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
方法
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4.一个数是-2,另一个数比-2大-5,则这两个数的和是__________.
5.已知两数之和是16,其中一个加数是-4,则另一个加数是__________.
*6.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到5并且表示整数的只有__________个,它们对应的数的和是__________.
*7.已知a是绝对值最小的负整数,b是最小正整数的相反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c+b-a=__________.
**8.有依次排列的3个数:3,9,8,对任意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6,9,-1,8,这称为第一次操作;作第二次同样的操作后也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3,6,3,9,-10,-1,9,8,继续依次操作下去,则从数串3,9,8开始操作第一百次以后所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__________.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a+b-c=a+b+(-c)
预习设计
学生自主预习课本
舒兰市二十中学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修改反思
填空题
1.计算:-(-2)=__________.
2.2/5+(-3/5)=__________;(-3)+2=__________;-2+(-4)=__________.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教具课件
PPT
板书板画设计
1 .3.2有理数的减法(二)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省略加号和括号
2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运算。
三.解答题
1.计算:
(1)-19-19
(2)-18-(-1-(9-10)
(5)(5-10)-4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熟练掌握新知识
舒兰市二十中学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1 .3.2有理数的加减法3
课型
讲授课
课时
1
授课日期
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
方法
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