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苏教版三年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8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c99f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4.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8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篇1【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运用单词和短语,学习和积累带有人体部位名称的成语,带着感情朗读本单元的精彩句子,练习给兴趣小组起有创意的名字。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所见》,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和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1.使用各种形式的阅读和背诵。
用插图理解古诗大意。
用拼音独立读单词和句子,交流没有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件出示2)◇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说一说,说说这些句子有趣在哪里,你是怎么理解的?3.背一背。
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熟读成诵,看谁背诵得快。
抄,把这些有趣的句子抄在笔记里,并举例说明可能的图片。
5.老师点评总结:课文或课后阅读中往往有一些新鲜、生动、有趣的句子。
看到这样的句子,要多看几遍,抄在笔记本上,积累起来。
(板书:新鲜有趣的句子)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一)词语积累。
(课件出示)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成语都是带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
(板书:成语)3.小组代表发言,老师总结:这些词都是描写人物的,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神态,有的描写心理。
4.想一想:这些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做动作演示一下这些动作。
5.演一演:先小组内各选一组动词演一演,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表演。
(二)句子积累。
(课件出示)◇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4e14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5.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4.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教学重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十分安静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重点)3.学习第1自然段,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重点)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并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师: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学生,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里呀?(生: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
今天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去认识一群不同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一边听一边用笔画出课文中出现的少数民族。
2.师: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自己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1)朗读课文,标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出示生字、新词,正音、巩固。
(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书写课后会写字。
(着重指导“晨”“绒”“装”“静”的写法,并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发现校园美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b8829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a.png)
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整体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3)能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能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3)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其表达情意的作用。
(2)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进行深入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3.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疑问。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本单元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463be91fd0a79563c1e72cf.png)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课题8蒲公英总课时2第1课时教学目标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⒉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个多音字。
⒊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照片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看图揭示课题⒈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⒉教学生字:蒲绒降伞⒊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⒈出示自读要求。
⑴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⑵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二、细读第1自然段。
⒈指名读课文。
⒉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⒊指导朗读。
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
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
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作业⒈描红。
⒉练读课文教学反思亭湖区黄尖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表课题8蒲公英总课时2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并掌握收集的方法。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事物的外表现象所迷惑。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感悟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复习检查⒈抽读词语卡片。
⒉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课文。
⒈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⑵读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词语。
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⑷指导朗读。
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⒉细读第3自然段。
⑴自由读课文。
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说法?⑵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⑶理解重点句。
⒊细读第4自然段。
⑴她们的结果怎么样?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
⑵读第4自然段。
说说几种小降落伞不同结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4ba1e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3.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春天的雨》。
2.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作文写作训练。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春天的雨》
2. 作文写作训练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播放《春天的雨》音频,让学生听一遍。
2. 研究课文: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3. 理解课文: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4. 作文写作训练:教师给出写作练题目,例如:“描述你最喜欢的春天的活动”,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作文。
5. 检查作文:教师检查学生的作文,并给出修改建议和表扬。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表现和写作成果,给予个别评价和鼓励。
2. 学生通过听课文、课堂讨论和写作训练,增强了对春天的理解,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自己找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或诗歌,背诵并朗读给同
学听。
2. 带领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组织春游活动,加深对春天的感受。
六、教学资源
1. 课本《语文三年级上册》
2. 音频设备
3. 纸张和笔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的教
学文档。
教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评价
以及教学延伸等内容,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00d23bdd36a32d737581dc.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教学要求: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2.懂得在稿纸或者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认真写钢笔字的习惯。
3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姿势,培养学生认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第一时一、引入新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生。
进入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努力培养的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板书)认真写好钢笔字。
二、认识钢笔,指导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钢笔,我们一起看看它。
(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1.观察第一页插图。
怎样写钢笔字呢?钢笔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跟我们先前写铅笔字有啥相同和不同?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行间巡视。
相机指导纠正。
教师指点:钢笔与铅笔的握笔姿势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是钢笔的笔尖要对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正中位置,笔尖如果歪了,会导致笔画不流畅并损伤钢笔。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学生学着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钢笔从今以后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会伴随我们走过小学,走到中学、大学,直至社会。
那么,该怎样照顾它呢?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三、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练习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时一、指导看第四页图1.上图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左下图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教师点拨: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主动识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cfcf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5.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认读“秋”、“季”等13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 学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生字词1. 能够正确认读“秋”、“季”等13个生词。
2. 理解词语的意思。
句子1. 学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话。
2.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教学难点句子1. 学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话。
2.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1. 学习课文,认读生词。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1. 复习生词,理解词语意思。
2. 学习“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话。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特点,如天气、树叶、果实等。
2. 引出本课主题——秋天的美丽。
二、学习课文,认读生词(15分钟)1.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 教师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认读。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如“秋天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整个世界。
”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秋天的感受。
2. 强调本课的生字词和句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词,理解词语意思(5分钟)1. 教师出示生词,引导学生认读。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的意思。
二、学习“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话(15分钟)1. 教师出示例句:“秋天的树叶黄了,红了,落了下来。
”2. 引导学生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造句,如“秋天的风凉了,吹红了树叶。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景色。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秋天的感受。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c10f76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9.png)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第一单元:认识拼音教学目标1. 正确书写并熟练朗读拼音a、o、e、i、u。
2. 能辨认和书写“Aa、Oo、Ee、Ii、Uu”的字母形式。
3. 能正确朗读字母组合“an、en、in、un”的拼音,并掌握对应的笔画顺序。
教学内容1. 字母a、o、e、i、u的书写和朗读。
2. 字母组合“an、en、in、un”的拼音朗读和字母形式。
教学步骤1. 通过图片展示和口语示范,引导学生熟悉字母a、o、e、i、u的形状和发音。
2. 利用拼音卡片和教具让学生练写字母a、o、e、i、u,并进行发音训练。
3. 运用多媒体教具向学生展示字母组合“an、en、in、un”的拼音和字母形式,让学生跟读并书写。
4. 进行拼音判断练,让学生辨认和书写“Aa、Oo、Ee、Ii、Uu”的字母形式。
5. 小组活动:以字母卡片为材料,学生分组进行互动练,复已学内容。
6. 教师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并记录表现优秀者。
第二单元:认识汉字教学目标1. 辨认和书写汉字“一、二、三、人、大”的部首。
2. 能正确书写并朗读汉字“一、二、三、人、大”。
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
2. 汉字“一、二、三、人、大”的部首和书写。
教学步骤1. 通过图片展示和口语示范,引导学生认识汉字“一、二、三、人、大”的基本形态。
2. 利用教具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写字练,并进行读音训练。
3. 给学生分发练书写的纸和笔,进行自主练。
4. 利用互动教具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检查书写,并提出改进意见。
5. 教师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并记录表现优秀者。
第三单元:认识词语教学目标1. 辨认并理解词语“苹果、梨子、可乐、玩具、喜欢”的意义。
2. 能正确书写并熟练朗读词语“苹果、梨子、可乐、玩具、喜欢”。
教学内容1. 词语的构成和意义。
2. 词语“苹果、梨子、可乐、玩具、喜欢”的书写和朗读。
教学步骤1. 通过图片展示和口语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词语“苹果、梨子、可乐、玩具、喜欢”的意义。
新版苏教版三上三年级语文上册新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新备表格)
![新版苏教版三上三年级语文上册新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新备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eaf8d3e708a1284ac850434a.png)
同学们,你们指导老师说的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师:爱德华生命之旅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自鸣得意的爱德华——感受到爱的爱德华——敞开心扉的爱德华)
师:在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中,他得到了很多人的爱,但也有不少人对他很粗鲁,因此,有的同学认为爱德华遭受一次次磨难,真不幸,也有的同学认为爱德华得到了很多人的爱是幸运的,那么,他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辩论)
师:爱德华在一次次破碎后,依然有勇气面对,依然充满希望。让我们再来读读扉页上的那几句诗:
同学们,我们共同读了《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这本书,随着爱德华的这趟奇妙之旅,也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我相信大家一定是收获多多,感受颇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二、导入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共读了《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读这本书的感受,你会选择什么?(惊愕不已,感慨万分,悲喜交加……)
个人加工及备注
一、谈话导人
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中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巩国知识,地各养创新能力,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完成作业,提高语文家养。
二、明确要求
1.认真完成作业的要求。首先费看请作业的要求,认真明读或书写。朗读有感情,书写要端正。其次要不懂就问,善于跟同学起探讨,学会利用网络完成作业。
2.看教学桂图,图上的同学表现得怎样?
三、精彩回放
师:《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这本书中配有许多精美的图片,每张图片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其中让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故事?(随机播放插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59b42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4.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音节、字母的基本认知;2. 研究认读单个字、词语;3. 学会正确书写几个简单的字。
二、教学内容1. 音节和字母的认识;2. 单个字的认读;3. 几个简单字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音节和字母的基本认知;2. 单个字的正确认读;3. 简单字的正确书写。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播放儿歌或拼音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2. 互动法: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3. 演示法:老师示范字的书写方法,学生跟读并模仿。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音节和字母的图片、字的图片、字的书写示范等;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教学课件;3. 笔、纸:用于学生的书写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儿歌或拼音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认识音节和字母,通过图片和示例进行讲解。
3. 学生跟读和模仿音节和字母的发音。
4. 引导学生认读单个字,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字的图片,并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5. 学生跟读和模仿字的发音。
6. 演示几个简单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学生跟写并模仿。
7. 学生进行书写练,老师巡视指导,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8.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是否主动积极地跟读和模仿;2. 考察学生的字的书写准确性,是否能够正确书写几个简单的字;3. 听取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了解他们对研究效果的认知和理解。
八、拓展延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记忆大挑战、找一找等,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巩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九、教学反思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法律术语,保证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易懂性。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2a546f4e87101f69f3195d1.png)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v>教材分析 1. 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 3 篇课文组成。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 本单元重点:( 1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3 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 2 )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
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二、单元教学要点 1、《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树下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重点是能够抓住关键句子,产生民族团结的自豪感。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语言描述了雨中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
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关键句、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
3、《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对待学问不懂就问,不怕挨打。
重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提示,自己阅读,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会和同学交流。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单元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579cf071ad02de80d4d840f2.png)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班级教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教会学生认字,懂得使用保养毛笔。
教学过程:一、认真写钢笔字(一)观察插图,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1.第一页左上角(1)这位同学用的是什么笔?是怎样握的?(2)小结(3)学生模仿执笔方法。
2.右下角背景图(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使用的是什么笔?他们的姿势怎样?(2)教师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出示写字歌。
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纸放平,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3)学生朗读写字歌。
3.小结(二)引导动手,教会学生使用和爱护钢笔。
1.出示各种钢笔,告诉他们这些都是钢笔。
2.小组交换看钢笔。
3.指导看图,教师介绍,教师动手操作,注意卫生。
(三)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兴趣。
1.引导观察第二页上的图,问:从这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模仿练字。
3.作品欣赏4.小结二、认真写毛笔字(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
1.回忆《写字歌》(1)指名读(2)齐读2.指导写毛笔字时坐的姿势与写铅笔字、钢笔字时一样。
(1)让学生坐(2)示范毛笔的执笔姿势。
(3)学生模仿执笔强调:五指执笔后,应做到:指实,掌虚,笔直3.学生反复练习(三)指导学生使用、爱护毛笔。
1.观察第5页上面的图,初步认识“文房四宝”2.观察第5页上面的特写图,体会这些学生严肃认真的练字态度,让学生通过模仿,再次训练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3.观察几幅小图,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4.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说如何正确使用和爱护毛笔。
5.收好工具。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f711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8.png)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课设计年三主人高达周次序一周次1授培育优秀的学5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真写笔字教课目标和要求1、指学生仔察本插或教课挂,使学生认识正确写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正确的写方法,培育学生养成优秀的写。
2、通指察本插或教课挂,使学生知道写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渐养成于写好笔字和毛笔字的。
教课要点及点认识写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激学生学好毛笔字和笔字的趣教课方法及手段授法、察法学法指听、、察集体个性化改正笔墨水教学(一)引入新同学,去两年的学中,我了多学伙伴,两年中我有一个伙伴,它是陪伴我,它就是笔。
今年我要一个新的伙伴,它将代替笔,刻陪伴我小学、初中、大学⋯⋯ ,你知道它的名字?“ 笔”。
大家取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教师解说钢笔的构成。
)(二)指引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如何使用它么?1、察看第一页插图。
小学生上课时是如何写钢笔字的?指引学生察看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察看。
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正直,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余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赏识钢笔作品,你感觉哪写得好?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谈谈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爱吗?如何照料它呢?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保护认识了什么?(三)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练习1、学生取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惯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2、教师巡视指导作业设计:学生取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惯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板书设计:作业练习写钢笔字板书设计培育优秀的学习习惯5履行状况与教课反省授课课题培育优秀的学习习惯5教学基本内容第二课时认真写毛笔字教课目标和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察看课本插图或教课挂图,使学生认识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育学生养成优秀的书写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多媒体,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多媒体,让学生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文房四宝、毛巾、水桶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认真写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一寸一拳一尺文房四宝肯专心有恒心笔墨纸砚第一课时一、引导新课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
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
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1.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
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过渡: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写得好?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怎样照顾它呢?3.看第三页六幅小圈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三、练习l.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2.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指导看图1.左上图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左下图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小朋友在写笔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在把纸铺平开始些毛笔?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
二、欣赏作品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2.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
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过渡: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4.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三、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
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
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要求:l.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多媒体板书设计: l、让我们荡起双桨看海面倒映白塔四周绿树红墙感我们愉快歌唱问幸福生活谁安排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完成以下问题: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导学生读课文。
2.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四周…………" "我们………"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3.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从课文中找出:<小船、白塔、绿树、红墙>四、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背诵第一、二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1.学习课文第三段2.理解词义"尽情"。
集体朗读思考: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3.小结这一段。
三、指名读课文四、齐读课文五、指导背诵①根据多媒体,指导背诵。
相机板书第一小节:"倒映 "、"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 "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课题:2、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认识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
2、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说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读文悟诗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
2、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2、每逢佳节倍思亲思绪万千长安家乡天各一方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2、我们把一些让人高兴的美好的节日称作(板书:“佳节”)3、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4、唐代有位诗人在佳节来临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完成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5、个别读题目6、这句诗你在哪儿见过吗?二、初读古诗。
(一)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顺。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
(三) 再读古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1、佳节——重阳节(九月九日)2、山东——不是现在所说的山东省,而指的是华山的东面。
3、茱萸——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代人认为重阳节戴着它可以祛邪避灾。
它代表了人们一种美好的心愿。
三、初读课文。
过渡: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中。
(一)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出示生词,指名读。
王维重阳扶老携幼头插茱萸手挽手思绪万千兄弟兴高采烈1、介绍王维今山西人,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
2、兄弟: 这里指包括哥哥和弟弟。
3、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足。
(三)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一)出示生字(二)学生借助已有识字方法分析记忆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三)教师范写。
五、作业(一)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二)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课文是以什么为题?紧紧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思亲)3、过渡:诗人为什么会思念亲人?又是怎样思念亲人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一)指名读第一小节。
(二)出示句子: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2、“就”说明了什么?在这两年里,他会怎样?(王维年纪很小,常常思念家乡亲人)3、是呀,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去长安求学,独自一人在外,难免会有孤独的感觉,这就叫——“独在异乡为异客”。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想象)2、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场面?(指名读)3、(出示句子)扶老携幼、兴高采烈,能和你身边的同学配合着演演吗?4、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5、诗人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更加思念亲人)板书:倍6、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啊!——“每逢佳节倍思亲。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以前王维和兄弟们是怎样过重阳节的呢?你感受到什么?2、而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而心却早已飞到了家乡。
王维的这种思乡之情,你能体会到吗?读第三、四句3、王维想了很多,但书上没有全部写出来,而是用了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来表示的。
王维还会想些什么?兄弟们还会说些什么?4、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思绪万千)5、王维将这浓浓的思念融进了四行诗句中……(出示古诗,教师范读)6、亲情是无法割舍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了诗人客居异乡、孤单寂寞的心境。
五、拓展延情(一)、“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思乡情。
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还有很多,读过吗?(二)、诵读《静夜思》、《泊船瓜洲》六、作业1、用"兴高采烈"造句。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课题:3、古诗两首池上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
熟读并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
2、根据古诗内容想象古诗的意境。
3、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7个字,会认5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边读边想,边看边想,合作探究,解决疑难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2.揭题:《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