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T89C51低频信号源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基于AT89C51低频信号源的设计
函数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它广泛地应用在技术试验。

目前常用的函数信号发生器,普通牢靠性较差,精确度较低,难以满足科研和高精度试验的需要。

现用和支持软件及其外设构成的智能函数信号发生器,采纳编程的办法来实现波形,将产生波形的程序用子程序的形式编写,在需要波形时再调用相应子程序,经过D/A转换、运算处理后,作为该信号源输出,其线路简捷、功能强大、性价比较高。

1 主要芯片介绍
1.1 AT89C芯片
1.1.1 引脚图
本文采纳的单片机芯是AT89C51,它是采纳高速创造工艺,通用型为40脚双列直插封装方式,其引脚1所示。

只要将+5 V电源接到VCC和VSS 两端,将晶振接到XTAL1和XTAL2两端,给EA端加高电平控制,然后将机器码固化到AT89C51内就可以用法了。

1.1.2 单片机基本功能
单片机基本系统即单片机正常工作不行缺少的部分,举行设计都要在此系统基础上举行。

(1)外接晶振引脚XTAL1与XTAL2
单片机之所以要加是由于单片机内的CPU在执行指定程序时,要经过“取指”、“译码”,再定时给相关电路发出控制信号,以实现“机器码命令”所要求的功能。

这就要求内部必需有一个基及时钟。

可通过外接晶振或振荡信号二种方式来实现,普通采纳外接晶振的办法较便利。

XTAL1(19),XTAL2(18)为外接晶振的两个引脚。

接入晶振时,还要接入两个20~30 pF的瓷片C1,C2,晶振频率因单片机工作速度而异,Intel MCS-51系列为1.2~12 MHz,ATMEL89C系列为0~24 MHz,目前常采纳6 MHz,11.059 MHz和12 MHz。

石英晶振起振后,XTAL2(18)脚有一个3 V左右的正弦波。

C1,C2短路、晶振不良,AT89C51(18),
第1页共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