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减法
课题:1.3.2 有理数的减法课时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掌握有理数的减法简单运算

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有理数的减法有关的知识。

借助加法的学习,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计算有理数的减法;通过观察归纳等方法发现如何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减。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成分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转折期,授课时要注意具体性、形象性,同时还要有适当的抽象、概括要求

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2、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态度
重点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运用其进行计算
难点转化过程中两类符号的改变,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提炼课

把有理数的减法转化成有理数的加法
教法学

指导
引导、探究、归纳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完成练习题,回顾
加法的计算方法
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有和小学加法相同的法则,那么
有理数的减法会不会有小学所学减法相同的计算
法则呢?那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回顾旧知,引入
新知
教学过程先计算,在观察等
式的特点,并思考
减法与加法之间的
关系
先计算,在观察等
式,寻找规律
学生观察等式,看
有何规律
总结规律
体会规律
问题1
(1) (+10)-(+3)=
(2) (+10)+(-3)=
(+10)-(+3)=(+10)+(-3)
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从等式中同学们对减
法运算有什么认识?
是否所有的减法都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问题2
(1)(–2 )+ (–8)=
(2)(–10)–(–8)=
(3)(–10)+ ( +8 ) =
于是(–10)–(–8)= (–10)+ ( +8 )
根据规律,我们该怎样进行减法运算呢?
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3、例题讲解:
例1、15℃比5℃高多少?15℃比–5℃高多少?
通过之前的学
习,计算式子,
发现规律,发现
这一规律具有普
遍性,引出减法
法则
对规律加以总结
和归纳,扩充原
有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应用规律
例2:计算
(1) (-32) – (+5)
(2) 7.3 - (-6.8)
(3) (-2) – (-5)
(4) 12 – 21
(5) (-51) + (-2.2) – (-10.8)
4、巩固练习:
1. 下列括号内各应填什么数?
(1)(-2)-(-3)=(-2)+();
(2)0 - (-4)= 0 +();
(3)(-6)- 3 =(-6)+();
(4)1-(+39)= 1 +()
2. 计算:
(1)(+3)-(-2);
(2)(-1)-(+2);
(3)0 -(-3);
(4)1 - 5;
(5)(-23.6)-(-12.4)
知道规律的同
时,应用规律,
达到学以致用
小结1、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书设计
1.3.1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作业设计必做题:绩优闯关1----10选做题:能力关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