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耕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马铃薯免耕栽培是种植马铃薯的新方法,省去了传统栽培中的翻耕、整地、挖薯三道工序,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现将免耕马铃薯无公害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
免耕马铃薯无公害栽培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稻田。

水稻收割时稻桩宜留15~20厘米。

免耕马铃薯无公害栽培实行水旱轮作,能减轻和避免病虫为害,调节土壤理化性状和均衡养分,可有效地促进块茎生长,提高抗逆性。

2、整畦
稻田免耕,开挖丰产沟,沟宽15~20厘米,深15厘米,畦宽160厘米。

挖出的土不可堆在沟沿上,要均匀地抛在畦中间,使畦面略呈弓背形,以免积水。

同时要开好围水沟,做到沟沟畅通,雨过无积水。

一般的小草和稻茬并不影响种植,若有大草可踩倒或锄去,但不要使用除草剂。

3、播种
免耕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有春播和秋播两种方式。

春播应选择早熟、丰产、商品性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的品种,如东农303、克新2号等,选用脱毒种薯增产效果更加明显。

春播一般在2月上旬播种,5月上旬收获上市。

秋播宜选用春季收获的早熟品种优良薯块作种薯,一般在8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下旬收获上市。

种薯要求新鲜、光滑、整齐、无病虫害,单个重20~30克的小整薯。

若种薯需催芽,一般于播前15~20天,在温度15~20℃、湿度75%~80%的条件下进行,芽长1厘米左右时摊薄见光炼芽。

播种时将种薯直接摆放在土壤表面,薯眼斜向接近土面。

每畦播4~5行,行距30~40厘米,株距25厘米,畦边各留20厘米,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播5000株左右。

播种后一定要投放毒饵,做好灭鼠工作,保证齐苗。

4、施肥
可根据稻田肥力和产量要求一次施足基肥,不追肥。

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薯田环境和马铃薯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或多效有机菌肥100~150千克,施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硫酸钾复合肥60千克,再加尿素15~20千克。

在播种时施在两种薯的中间,以防肥害。

若以腐熟的厩肥作基肥,可适当掺土在播种时直接分施在种薯上。

在收获前一个月,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植株可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5、覆盖稻草
播种后用稻草均匀地覆盖在畦面上,轻轻拍实,厚度一般以8~10厘米为好。

稻草覆盖厚度不足8厘米,很有可能产生绿薯,影响商品性;覆盖过厚(超过15厘米),不利于出苗,还会影响产量。

盖草后进行清沟,将沟中挖起来的泥土均匀地压在稻草上,以防稻草被大风刮走,造成种薯外露。

6、田间管理
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不需进行追肥与中耕除草,但必须做好水分管理。

在马铃薯生长发育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分,特别是薯块膨大期,地上部蒸腾旺盛,地下茎生长迅速,这时需水量较多,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块茎膨大,并促进稻草腐烂。

干旱时应采取小水顺畦沟灌,使水分慢慢渗入畦内。

不可用大水漫灌。

在多雨季节或低洼地方,应注意排水防渍,防止田间积水而造成烂薯。

7、病虫害防治
免耕马铃薯采用稻草全程覆盖栽培,地表小气候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病虫为害相对减轻,一般不需喷施农药。

一旦发生晚疫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对水800倍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对水500~700倍喷施,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用2次;如发生青枯病,每亩用2000可杀得100克对水2000倍的药液或新植霉素100克对水4000倍的药液喷施1~2次。

8、适时收获
茎叶呈现黄色为薯块成熟的特征,就可收获。

利用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70%的薯块都生长在土表,收获时只要拨开稻草,就可拣起大部分薯块。

平均亩产量多在1350~1450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