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成语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植被分布状况形成的主
要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3.下列生物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A.狼和羊
B.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和豆科植物
C.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
D.一起搬运食物的蚂蚁
4.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 )
A.制约环境
B.影响环境
C.改变环境
D.适应环境
5.下列关于极地狐与大耳狐(见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极地狐与大耳狐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
B.大耳狐耳朵较大,能及时散失体内大量的热量
C.极地狐适应寒冷的生活环境,大耳狐适应炎热的生活环境
D.极地狐耳朵短小,尾巴也短小,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分散失
6.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
A.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
B.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
C.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
D.杂草和玉米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7.“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这句话直接说明了( )
A.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8.下列不能体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B.竹节虫形似竹节
C.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D.蜥蜴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

他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高温、干燥
B.阴暗、潮湿
C.空气污浊
D.阳光充足
10.每当冬季来临时,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环境能适应生物
★11.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的环境中,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两种环境是相通的)。

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12.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

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2)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环境中生活。

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10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

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探究创新
★13.某生物兴趣小组捕捉了160只蝗虫,分成两组,每组80只,做以下实验: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的体色与生活环境的色彩大体一致,在生物学上叫做保护色,是对环境的一
种。

(2)上述实验中第一组和第二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实验结果说明。

(3)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一组蝗虫所在的草坪被破坏,颜色与蝗虫体色差别很大,则蝗虫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知能演练·提升
1.C
2.B 在自然界中,植被的分布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随着海拔的升高,
气温逐渐下降,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3.A A项为捕食关系,B项为寄生关系,C项为竞争关系,D项为合作关系。

4.D 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够适应不断
变化的环境。

5.A 极地狐耳朵小,可减少散热,适应寒冷环境;大耳狐耳朵大,有利于散热,适应炎热环境。

6.D
7.B
8.A 竹节虫形似竹节是一种拟态,有防御敌害的作用;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是一种保护色;蜥蜴
遇到敌害自动断尾,是防御敌害、保护自身的行为。

这些都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9.B 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花盆底下找到的鼠妇数量较多,而干燥环境(如干草地等)中的鼠妇数量
较少,比较这两种环境,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

10.B 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变温动物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
季寒冷环境的适应。

11.D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当光为变量时,鼠妇会向较暗的环境中运动,因此曲线起
点为m,并逐渐上升,最终达到m,保持不变。

12.答案(1)环境影响生物
(2)生物影响环境
(3)水干旱生物适应环境
13.解析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色彩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蝗虫的生存,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当环境发生改变,生物缺少适应环境的能力时,则会被环境淘汰。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答案(1)适应
(2)环境保护色有利于蝗虫的生存
(3)被吃光环境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