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1.1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就像教师使用黑板和粉笔,学生使用纸和笔一样
自然、流畅。

信息技术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应用于学生的学,要不断开发多种有效的运用
形式。

1.2使多种教学媒体相结合。

根据教育技术理论,以系统的观点综合应用传统媒体和信息技
术手段,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1.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认知心理学和构建主义
学习理论为指导,改善传授式和接受式教学,加强指导性教学和自主、互助式学习。

1.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开发和管理各种教学资源,创建新教学环境。

1.5使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信息技术的目的与手段相
统一。

开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
学的研究与实践必将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良好的基础,
使学校教育能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方向发展。

2.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基本形式
2.1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教育资源环境进行学科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为学
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和资源库,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已成为当今必备的素质。

其中的
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电子百科全书、教育网站、虚拟软件和电
子论坛等,都成为教育所用。

如何在广袤的海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如何
迅速地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如何合理的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这些都是作
为社会新型人才所必须思考的。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教育资源环境就是要改变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教师是权威的限制,利
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传统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能开
阔思路,集思广益,有利于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这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能培养学生信息中获取、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对大量信息
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
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
适当的参考,由学生自己去搜集素材,这样更能培养学生获取、分析的能力。

2.2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加工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主要培养
学生信息中分析、加工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

当然,这种形式不是单独进行的,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提供教育资源环境。

”如果没有可供探索的资源,无法实现对知识的获取,就根本无法进行的分析和加工。

这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加工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达到对
大量信息的内化。

该教学可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

如:让学生制定一个科研小组活动计划,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搜索,选择任何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包
括文字、图片、动画等,根据任务需要进行筛选,然后将选取的进行重新加工,最后用演示
文稿或网站展示一个合理的、可行的、有创意的研究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2.3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进行学科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
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协作意识、能力技巧、责任心等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因
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也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

但是,在传统的
课堂教学中,由于人数、教学内容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常常使得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信息
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实现协作式学习,提高了协作的效率、改革了协作的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进行学科教学,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交互渠道,利用计
算机网络中的大量工具库、资源库和知识库,进行网络上的师生互动或生生交流,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网络的交互性增进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

即使是课余时间,教师也可
以利用电子邮件与学生进行交谈,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的支持下学生
们还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联系、小组课题等协作
性学习活动。

这种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进行学科教学的方法,可以突破原有的计算机
辅助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融合,达到促进教学、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进行学科教学,需要多种网络技术的支持。

如:智能性较强的网
络教学软件、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论坛、留言板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协作学习过程,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学生之
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2.4利用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虽然强调对知识的加工、处理、以及协作能
力的培养,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所以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进行学科
教学。

工具型教学软件可以为该形式的学科教学提供很好的支持。

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Z+Z智能教育平台”可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协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然后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验证;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
“Z+Z智能教育平台”自己做实验来发现、总结一些规律和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得到更充分的应用,计算机辅助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技术与课程整合,
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的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很难把它从教学过程
中分离出来。

因为它是直接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将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若是脱离了教学目标本意的计算机应用,即便有多么生动,其教育价值必然降低,教学效果
必然失败。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各学科内容的学习兴趣,另
一方面也鞭策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设计更合理,使教学过程更科学,从
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各学科的教学目标落实得更扎实。

同样,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促进、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必将进一步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