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
(总分:13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
1.巴纳德认为,专业化的首要方面是( )
∙A.计划
∙B.个人
∙C.目标
∙D.制度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巴纳德认为管理者的基本功能是( )
∙A.处理协作系统环境与组织参与者满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B.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
∙C.协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二者间的关系
∙D.制定科学的组织目标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3.按巴纳德的观点,下列属于特殊的诱因的是( )
∙A.良好的物质条件
∙B.社会上的吸引力
∙C.扩大参与的机会
∙D.思想感情交流的条件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4.巴纳德指出了三种基本的组织活动:作为组织的参与者乐于合作、确立和界定组织目标以及( )
∙A.激励
∙B.培训
∙C.沟通
∙D.奖惩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5.巴纳德认为他的主要的结构性概念有:个人、协作体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和( )
∙A.组织规模
∙B.组织结构
∙C.创造性组织
∙D.复合性正式组织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6.巴纳德认为,人类协作中最一般的战略因素是( )
∙A.一致的目标
∙B.近似的行为
∙C.以领导形式出现的管理者的能力
∙D.领导层的整体素质
(分数:1.00)
A.
C. √
D.
解析:
7.巴纳德认为,最重要的说服方式是( )
∙A.形成一种强制状态
∙B.引诱合法化
∙C.动机的灌输
∙D.特殊合理化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8.巴纳德认为,组织引诱的来源是( )
∙A.组织的奖励
∙B.组织的收益
∙C.个人的刺激
∙D.个人的贡献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9.纳德认为,决策环境相关的因素包括战略因素和( )
∙A.战术因素
∙B.内在因素
∙C.外在因素
∙D.补充因素
(分数:1.00)
A.
B.
D. √
解析:
10.巴纳德认为,对组织经济状况的惟一声明是( )
∙A.财政声明
∙B.个人本质
∙C.组织本身成败
∙D.社会考虑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1.巴纳德强调组织行为中的社会因素的最重要的附加是( )
∙A.技术的专业化
∙B.社团的系统化
∙C.社团的专业化
∙D.社团的非人格化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2.巴纳德认为,构成组织的要素有三个:协作的意愿、目的和( )
∙A.信息交流
∙B.组织结构
∙C.组织目标
∙D.组织规模
(分数:1.00)
A. √
B.
C.
解析:
13.巴纳德认为,建立在组织的职位上的地位是( )
∙A.功能性地位
∙B.职务性地位
∙C.梯状型功能
∙D.层级式功能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4.巴纳德认为,接受任何命令的惟一理由是( )
∙A.组织的存在
∙B.控制的存在
∙C.纯引诱的存在
∙D.权威的存在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5.巴纳德认为,社会的明确的构造材料是( )
∙A.正式组织
∙B.复合性正式组织
∙C.非正式组织
∙D.复合性非正式组织
(分数:1.00)
A. √
B.
C.
D.
16.巴纳德认为在复合性正式组织中,决策是一种专业性活动,其首要责任是作为沟通中心的( )
∙A.协调者
∙B.执行者
∙C.操作者
∙D.管理者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17.巴纳德认为,系统平衡最终的和基本的是( )
∙A.协作系统同分系统的平衡
∙B.协作系统中各分系统的平衡
∙C.协作系统同整个外界环境的平衡
∙D.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平衡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8.在领导者的五大特征中,巴纳德特别注意( )
∙A.责任性和智力
∙B.活力和智力
∙C.决断力和说服力
∙D.坚忍和责任性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19.巴纳德认为组织的存在取决于协作系统平衡的维持,这种平衡有两个条件,即( )
∙A.组织的开放性和组织的整体性
∙B.组织的有效性和组织的效力
∙C.组织的系统性和组织的效率
∙D.组织的动态性和组织的效力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20.巴纳德认为,组织存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 )
∙A.组织的规模
∙B.组织人员的素质
∙C.领导的质量
∙D.社会环境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1.巴纳德将不考虑好处而接受,构成了一个命令自动得到执行的区域称( )
∙A.缓冲区
∙B.关心区
∙C.无关心区
∙D.保护区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2.巴纳德认为,在组织环境中,一个主要的限制个人选择的因素是( )
∙A.组织目标的设置
∙B.组织目的的定义
∙C.个人水平的高低
∙D.个人的爱好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23.巴纳德的独创性工作主要体现在( )
∙A.《经理人员的职能》
∙B.《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C.《民主与社会自由》
∙D.《创造性的经验》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24.下列属于新古典时期组织理论家的是( )
∙A.法约尔
∙B.韦伯
∙C.巴纳德
∙D.凯登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5.巴纳德认为,所有的目标应首先建立在( )
∙
∙B.执行层次
∙C.管理层次
∙D.决策层次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二、填空题(总题数:17,分数:17.00)
26.巴纳德在其著作出版后把自己的主要贡献归结为“______”概念和“______”概念。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结构性动态性)
解析:
27.巴纳德首先是从观察最基本的 1出发来论述组织的。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人性行为的本质)
解析:
28.巴纳德认为,一旦协定协作, 1便是社会关系。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限制性因素)
解析:
29.巴纳德认为,决定协作效力的惟一因素是 1。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个人)
解析:
30.巴纳德总是从正面肯定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它的 1作用。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凝聚力)
解析:
31.巴纳德认为,组织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1。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复合性正式组织)
解析:
32.复合性正式组织的特征包括四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系统性非人格化专业化含有非正式组织)
解析:
33.巴纳德对组织的动态分析涉及了以下内容:______、权威、以及沟通和______。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刺激——回报的动态平衡决策过程)
解析:
34.巴纳德认为,广义的说服包含三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形成一种强制状态引诱合法化动机灌输)
解析:
35.巴纳德把刺激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客观刺激主观刺激)
解析:
36.巴纳德认为地位可能有两种:______、______。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功能性地位梯状型功能)
解析:
37.巴纳德认为,组织决定最好在沟通的中心由 1作出。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专于组织决策的管理者)
解析:
38.巴纳德认为,组织决策有两个因素:______、______。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组织目标(或“道德”因素) “随机应变”因素)
解析:
39.组织决策中采用的过程取决于三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决策的目标决策所需的速度决策者所得信息的质量)解析:
40.巴纳德认为,在组织层次方面, 1在整合技术中是首位的,这样组织才能取得其目标。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有效性)
解析:
41.在巴纳德看来,一个管理者不一定是个领导者。
前者在于______,后者在于______。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职位功能)
解析:
42.巴纳德认为,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 1,而下属只要求相信存在着一种共同目的。
(分数:1.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形成组织目标)
解析:
三、名词解释(总题数:12,分数:24.00)
43.协作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在巴纳德看来,协作就是一种克服由物理环境或人的生物特征所强加的一些限制的手段。
) 解析:
44.协作体系的效力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一个协作体系的效力就是它为成员个人提供满足以维持体系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可以称为体系的存在及对个人提供的满足进行平衡的能力。
)
解析:
45.净满足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净满足是指每个成员在协作体系中所得到的大于所投入的那部分。
)
解析:
46.非正式组织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将非正式组织描述为暂时的、无结构形式的、涉及那些没有任何具体联系而发生的互动。
用他的话说,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
)
解析: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将地位定义为“对个人在组织中的权利、特权、责任、义务的说明,以及对控制其行为的限制和禁令的说服所界定的一个个人的状况。
”)
解析:
48.权威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对权威的定义是:“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通过它的被接受,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要对组织做的事,什么不是对组织要做的事”。
)
解析:
49.无关心区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无关心区:这一区域包括不考虑好处而接受,构成一个命令自动得到执行的区域,即下属在这种状况下并不停下来检查一下命令是否满足表明有效行使权威的条件。
相反,落入该区域的命令包括了个人与组织的有默契的行动,会得到毫不犹豫的执行。
)
解析:
50.决策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将决策定义为一些个人的行动,它是精心计划、计算、深思熟虑的产物,包括了手段到目的的排列。
)
解析:
51.战略因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战略因素又称限制性因素,是这样的环境条件,即如果改变或没有改变,这些条件将允许组织完成其目的。
)
解析:
52.补充因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补充因素是指这样的环境条件,即必须为操纵战略因素以完成组织目的而维持不变的条件。
) 解析: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将领导定义为一些通过建立信任来激发协作性的个人决定的人的权力,或个人行为的质量,以此来指导人们及其组织的活动。
)
解析:
54.道德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把道德定义为人的一种内在的、普遍而稳定的力量或习性,它会禁止、控制或修正同这种习性不一致的当前的具体愿望、冲动或兴趣。
)
解析:
四、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26.00)
55.简述巴纳德对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认识。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首先从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对人作了一个区分。
他认为,作为特定的协作体系的参加者的人,若纯粹从他们的职能方面作为协作的方面来看,只要他们的努力是协作性的,他们的努力就被非个人化,或被社会化。
其次,作为外在于任何一个特定组织的人,将被看作是物的、生物的、社会的一种独特的个人化,具有有限的选择能力。
这两者总是出现在协作体系中。
)
解析:
56.简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协作产生的意义。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作为自然属性的人,他无论在物理学上还是在生物学上都是受到限制的,他只有有限度的自由意志。
当生物的能力被看作是限制因素,而通过协作可以克服这些限制时,限制因素就成为协作本身。
产生协作的原因,除了自然属性方面之外,人类的社会属性,即在共同体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也是产生协作行为的一个原因。
)
解析:
57.如何才能使协作朝着有利于体系的方向发展?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首先,我们必须看到协作体系中不但存在着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存在着人同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后者意味着集体是作为一个单位同个人发生相互作用的。
集体在这里代表着社会行为的一个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同集体的每一个人相互作用。
(2)其次作为一个协作体系,它会有自己的目的和目标。
这一目的本身就是协作的产物,并成为识别协作体系采取的行动的要素,是协作的一个标志。
)
解析:
58.简述协作持续所取决的因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协作的持续取决于两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过程:
(1)同整个协作体系和环境的关系有关的过程;
(2)同满足需要的成果的创新和分配有关的过程。
)
解析:
59.为什么说协作体系的效力取决于边际贡献的效力?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协作行为的效力就是每个人动机满足的程度,决定这种效力的惟一因素是个人,因为动机是个人的,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对协作体系作出贡献的行为是(或将是)无效力的,他就会停止(或暂时停止)做出贡献。
这种状况下,如果他的贡献是协作体系不可缺少的,那么他个人的无效力就成为协作体系的无效力。
由于协作体系不能再继续下去,因而对全体成员都是无效力的。
所以,协作体系的效力取决于边际贡献的效力,或者说取决于边际贡献者。
)
解析:
60.简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信息交流;
(2)通过调节人们的贡献意愿和稳定客观的权威来维持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3)维持人们的个人人格、自尊心和独立的选择,而这是正式组织运作所必需的。
)
解析:
61.简述特殊诱因和一般诱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认为引诱或刺激的范围很广。
他首先把诱因分成特殊的和一般的两类。
前者是特定地给予某个人的,而后者是非个人的、不能特定地给予某个人的。
特殊的诱因包括:物质诱因;个人的非物质机会;良好的物质条件;理想方面的思考。
一般的诱因包括:社会上的吸引力;适合于自己习惯的方法和态度的条件;扩大参与的机会;思想感情交流的条件。
)
解析:
62.简述有效行使组织权威的四种条件。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下属必须懂得命令;
(2)命令必须同组织目标一致;
(3)下属相信命令与其个人利益相符;
(4)具有执行命令的能力。
)
解析:
63.简述组织权威有效的原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组织通过有意地操纵刺激,运用说服技术,能扩大“无关心区”的范围以及接受的范围(因而相应缩小抗拒的范围)。
(2)命令在预期的责任范围内。
这些命令很可能在个人的“无关心区”内,被看作是一种“契约性义务”。
(3)除非命令符合巴纳德指出的四个条件,否则不下命令。
(4)非正式组织倾向于支持行使组织权威。
)
解析:
64.简述巴纳德对决定的认识。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在巴纳德看来,有两类决定:个人决定和组织决定。
第一,个人决定是有关是否参与组织的决定,个人决定在组织之外作出,不能授权,因为它们本质上是主观的,此外,它不可能是逻辑思考的。
第二,相比之下,组织决定是由组织目的而非个人考虑控制的决定,因而可以而且应当授权。
组织决定最好在沟通的中心由专于组织决策的管理者作出。
这一方面保证了所需信息被带来决策现场,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组织决策得到恰当的协调。
)
解析:
65.简述组织决策中采用的过程所取决的因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决策的目标。
如果决策过程的目标是查明真理,那么过程本身必须是逻辑性的。
如果目的是决定一个行动,可能会有许多难以确定的因素加入其中,因而过程不可能完全是有逻辑的。
如果过程的目的是说服,这一过程需要理性化,但最终是非理性的。
(2)决策所需的速度。
如果时间很短,逻辑性过程就不能被采用。
(3)决策者所得信息的质量。
精确的信息需要使用逻辑过程。
在相反的限制性事例中,不确定性使用非逻辑过程成为必要。
)
解析:
66.决策通常产生于哪几个领域?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认为,决策通常产生于三个领域:
(1)来自上级的有权威的命令;
(2)下级关于作决定请求;
(3)管理人员本身主动提出。
)
解析:
67.简述管理者的功能。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指出了三种管理功能:
(1)提供一种信息交流体系:
(2)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
(3)提出和确定组织目标。
)
解析:
五、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40.00)
68.试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使得它与正式组织构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1)非正式组织使得一些正式组织非成立不可,如不成立,非正式组织也无法继续发展下去。
非正式组织的成立态度、习惯、风俗影响着正式组织,并且部分地通过正式组织表现出来。
正式组织由于非正式而具有活力并受其调节。
这首先表明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正式组织由非正式组织产生,正式组织为任何一个大的非正式组织或社会组织所必需,但在正式组织产生之后,它们创造出非正式组织并且需要非正式组织。
)
解析:
69.试述巴纳德对有关个人的实质、复合性正式组织的产生及其特征所作的说明。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归纳起来,巴纳德作了如下的说明:
(1)人从本质上讲是受物理和生物的制约的,同时具有一种无法减少的、最低的自由意志。
(2)目的的存在和个人局限的状况导致协作活动。
(3)在进行协作活动时,要克服的战略或限制因素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
(4)为了生存,协作系统必须要有效率地完成其目的,有意义地满足个人的动机。
(5)协作最初可能是非正式的,不过,考虑到个人的积极性、有目的的本质,正式组织很可能兴起。
在这组织中,协作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而不是自发的。
(6)复合性正式组织来自简单的正式组织,简单组织构成了复杂的正式组织相对自主的组成部分。
(7)复合性正式组织的特点是其系统特征、非人格化活动、专业化以及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
解析:
70.试述巴纳德的均衡理论。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的均衡理论,是指在组织提供的诱因和个人为之作出贡献之间维持一种均衡。
在他看来,任何个人组织的决定都包含着一种直接的代价:失去对个人行动的控制。
这样乐意协作包括一种个人的成本一效益分析(它取决于个人的目的、愿望和动机)。
加入组织是组织在比较支付得起的活动后提供的纯引诱的一种功能,每个人都会对引诱和成本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建立在个人保护和个人满足的“自私”的动机之上。
此外,巴纳德认为,这些评估很少是一种逻辑思考,在作了参加组织的决定后,个人的乐于协作是根据不断的对新的引诱和贡献的平衡而转移的。
当所有人感到能从组织中获得比他们的贡献更多的诱惑时,组织才处于一种均衡之中。
)
解析:
71.试述组织内有效沟通的要求。
(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巴纳德指出了组织内有效沟通的几种要求:
(1)必须明确知道沟通的渠道;
(2)需要一种确定的、正式的、面向每一个人的沟通渠道;
(3)沟通线路必须尽可能的短,以防拖延;
(4)整条沟通线常被用来回避冲突的沟通;
(5)作为沟通中心的人必须有充分的能力;
(6)组织运作时,沟通线不应当被打断;
(7)每一沟通应通过恰当地指出沟通的发出者来证实发挥重要作用的职位。
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内要建立一种非正式的管理人员组织,这一组织的建立既避开了正式命令对日常运作的必要性,也通过非正式接触扩大了可能得到的沟通手段。
)
解析:。